光谷科技創新大走廊瞄準“世界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2月20日,武漢市東湖高新區黨工委擴大會上透露,2021年,光谷力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10%,發明專利總數突破2.1萬件,並首次提出全新的“221光谷産業體系”。
隨著東湖科學城、光谷科創大走廊的全面啟動,在爭創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與國家科創中心的新一輪創新發展期,光谷從過去30年側重産業創新,到如今在原始創新能力上,不斷加碼。
年內,圍繞多個大科學裝置與5大省級實驗室密集佈局,光谷在推動源頭創新方面,將支持領軍企業聯合産業鏈上下游、科研院所、高校等,建設國家級戰略性創新平臺和産業創新聯合體,大力提升一批國家産業創新中心、製造業創新中心等平臺的技術創新和産業服務能力。
同時,加強共性技術平臺建設,支持“四不像”新型研發機構市場化運作,深化工業技術研究院改革。所謂“四不像”機構,是指不像企業、不像高校、不像事業單位,也不像科研院所,但是卻集科研、教育、産業、資本于一體的新型研發機構。
此外,還將推進武漢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核心集聚區建設,加快建設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武漢國家農業科技産業創新中心。
2021年,光谷高新技術企業有望達到4000家,瞪羚企業超過500家,獨角獸企業超過7家。
2021年,光谷首次提出了“221産業體系”,即由“光芯屏端網”、生命健康兩大萬億産業集群“兩強帶動”,數字經濟與新消費“兩新融合”,同時搶抓“未來産業”。
在這一産業指揮棒下,光谷將搭建一批新技術、新産品應用場景,大力發展5G、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數字化産業,支持在線教育、在線醫療、在線文娛等數字消費服務新業態、新模式加速發展。量子科技、腦科學、區塊鏈等未來産業,也將為搶佔未來科技制高點蓄能發力。
在重大産業項目上,加速推進小米二期、藥明康德、邁瑞醫療等項目投資;在對外開放上,力爭引進外向型企業5家,實際利用外資22.6億美元,促進自貿區、綜保區、跨境電商綜合試驗區“三區聯動”發展。
光谷“科技之城”的獲得感,也將在今年得到大幅提升。重點區域,5G基站有望實現全覆蓋,新型智慧城市、智慧化市政基礎設施、智慧交通、智慧醫療、智慧應急等,都將裝進“光谷城市大腦”,改變光谷居民的生活。
交通出行領域,將推動武漢東站投入運營,加快軌道交通19號線一期,以及高新大道、高新二路、高新三路、光谷科學島等“三線一點”重點工程建設,光谷還計劃新建超過4000個新能源充電樁。年內,光谷中心城地下空間和綜合管廊全面建成,亞洲最大地下綜合體呼之欲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墨 王成龍 通訊員 張珊妮)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