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了6000噸,賣了2800噸,還剩3200噸。”
3月8日上午,陽新縣農業科技園區荊頭山農場農機專業合作社院內,一捆捆圓柱形的稻草堆積如山,用薄膜覆蓋,合作社負責人陳平並不著急。
這些稻草已被中糧集團旗下一家養殖場相中,提前支付訂金,近期加工後發運。
2015年,湖北全面禁止露天焚燒農作物秸稈,稻草處置成為新難題。陽新荊頭山農場引進秸稈打捆機、揉絲機、打包機等,將稻草變廢為寶,對外銷售。
荊頭山農場引進秸稈打捆機,始於2018年。
當年10月,中國國際農業機械展覽會在武漢國博中心舉辦,陳平受邀參加,看到一款打捆機,可對秸稈進行綜合利用。
看到其中的商機,陳平從江西南昌購進一台,當年投用。由於經驗不足,故障頻出,最後勉勉強強收了300噸稻草,以每噸320元的價格,賣給陽新龍港鎮一家養牛場。
2019年,合作社又投入30多萬元,購進1台優牧達打捆機、2台蘇達爾打捆機。4台打捆機上陣,共收了3200噸稻草。孰料去年遇到疫情,被迫低價處理。其中2000噸,以每噸290元的價格,賣給凱迪公司發電廠,其他則零零星星賣掉。
稻草經過打捆,一般用作牛羊飼料,每噸450元左右,如果加工好了,價格更高;牛羊不吃的稻草,一般是在打捆前淋過雨,産生霉變,則可用作生物質發電或者製作菌棒,但價格低很多,每噸200多元。
2020年,合作社繼續新購農機設備,增加優牧達、蘇達爾打捆機各一台。
6台打捆機發力,這一年收了6000噸稻草,按每噸400元均價計,銷售收入240萬元。
陳平介紹,合作社院內剩下的這些稻草,將壓縮處理,“揉絲機將稻草揉搓成柔軟的絲狀,剔除土壤等雜質;打包機將其壓縮成密實的塊狀,類似于‘壓縮餅乾’,便於運輸和儲存。”加工到這個程度,每噸可賣750元。
陽新是農業大縣。據初步估算,陽新縣每年秸稈量達20余萬噸,全部收集起來,可以賣1個億。今年,陳平計劃在全縣東、西、南、北四個方向,各設一個秸稈回收點,目前4家合作社有合作意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通訊員 陳新海 曹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