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江岸區舉辦沈勝文先進事蹟報告會
2021-03-11 09:56:24來源:長江日報編輯:胡禮國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江岸區舉辦沈勝文先進事蹟報告會 掀起學先進、當先進新熱潮 英模精神點亮漢口之心 英雄人民唱響正氣之歌

武漢江岸區舉辦沈勝文先進事蹟報告會_fororder_01

沈勝文先進事蹟報告會現場。

武漢江岸區舉辦沈勝文先進事蹟報告會_fororder_02

沈勝文探望社區老人,老人跟他説起悄悄話。

武漢江岸區舉辦沈勝文先進事蹟報告會_fororder_03

居民把沈勝文當親人,邀他拍“全家福”。

  他堅守基層民警崗位十七載,始終牢記使命、默默奉獻,先後被評為“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中國好人”等稱號。他進百家門、訪百家情、解百家難,用暖心贏民意,成為群眾心中的“沈當家”。

  為貫徹中央關於政法隊伍教育整頓工作的決策部署,落實省、市、區的要求,大力弘揚英模精神,共築江岸道德高地,3月10日,由中共江岸區委員會、江岸區人民政府主辦,江岸區委宣傳部、江岸區委政法委、江岸區公安分局承辦的全國公安系統二級英模沈勝文先進事蹟報告會在江岸區會議中心舉辦。

  場內,學習英模熱潮涌動。場外,5.8萬名網友通過長江日報直播隔空傳遞英模正能量。

  江岸區掀起學先進、當先進的新熱潮。學習沈勝文不忘初心、永葆忠誠的政治本色,人民至上、一心為民的宗旨情懷,不畏艱險、攻堅克難的擔當意識,愛崗敬業、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激勵全區黨員幹部對標先進、爭當先進,唱響忠誠之歌、擔當之歌、為民之歌、奉獻之歌,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貢獻力量,為建設“漢口之心、美好江岸”不懈奮鬥!

  英雄本色

  小事成大愛 平凡亦英雄

  有一種安全感叫 “沈當家,你來了”

  2013年,武漢市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區百步亭文卉苑建成,轄區情況十分複雜,管理難度極大。沈勝文主動請纓接手這個“燙手山芋”。

  7年來,沈勝文紮根於此,積極主動抓治安,熱情幫扶群眾,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把文卉苑治理成了無群體涉穩事件、無大案要案、無重大火災事故、無電信網絡詐騙的“平安明星小區”,受到群眾愛戴。

  對轄區群眾來説,有一種安全感叫“沈當家,你來了”。對沈勝文來説,有一種幸福感叫“以後有事就找我老沈!”

  “沈當家”來了 老人實現生前最後心願

  杜爹爹9年前曾3次中風,落下偏癱,獨居的他只能靠輪椅生活。老人生前最大的心願是,想再看看武漢建設成什麼樣了。

  了解情況後,沈勝文便想辦法開車帶著老人遊覽武漢。老人彌留之際,想見沈勝文最後一面,等他趕到醫院,老人才安心離世。

  “沈叔叔”來了 困難家庭姐弟有了信心

  沈勝文在一次走訪中得知,剛上中學的羅某,父親因癌症去世,母親患間歇性精神障礙,姐姐即將念大學,全家人僅靠低保生活,加上以往父親治病欠下的債務,生活舉步維艱。

  沈勝文心頭一酸,臨走時塞給姐弟300元錢,鄭重地對孩子們説:“以後有事就找我老沈!”

  姐姐拿到入學通知書,沒錢交學費,沈勝文送去6000元學費。為解決羅某生活費又不傷其自尊心,沈勝文多次找到他就讀的高中,協調學校為他辦理了和普通飯卡一模一樣的“免費”飯卡。

  每逢過節,沈勝文還會帶上禮物去看望。一句句“沈叔叔,你來了”,姐弟倆跟沈勝文就像親人般。

  “沈警官”來了 危急病人得救了

  “看到警察,我就看到了希望!”危急病人家屬拿到沈勝文送來的救命藥時,握住沈警官的手哭了。

  疫情期間,交通管制、小區封控等管制措施嚴。一天,沈勝文接到轄區居民小宋打來的求助電話,遠在黃陂郊區的家屬急需免疫球蛋白救治,他籌到了藥物,卻受困于出行難無法送達。沈勝文聽聞後立馬開起私家車,火速取到藥品,開始了一場與時間的賽跑。前往黃陂的路多處封閉,他只能抄小路。

  “實在走不通,我就是跑也要把藥送到!”原本半小時的路程,沈勝文走了兩個多小時將救命藥送到。

  星星之火

  英模精神都來學 就像星星匯銀河

  武漢是英雄的城市,武漢人民是英雄的人民。英雄精神遍佈江城每一個角落,體現在每一個人身上,出現在每一個平凡的崗位上。如今,沈勝文英模精神踐行者已遍佈江岸區角角落落。英模精神如火炬般,點亮“漢口之心”,成為建設“美好江岸”的星星之火。

  警嫂岳群:“你守護群眾,我守護你!”

  “你守護群眾,我守護你!”在沈勝文妻子岳群心中,這就是愛情的樣子,也是她對英模精神的踐行。

  為了讓丈夫毫無後顧之憂地服務群眾,岳群主動挑起了家中重擔。將家收拾得井井有條,半夜獨自抱孩子去醫院看病,家中老人也習慣了有事只找她。

  疫情期間,沈勝文在抗疫一線86天沒回家。家中生活物資一度緊缺,10斤麵粉,岳群和女兒吃了一星期,但她對丈夫只字未提,“老沈太忙太累了,我們不能再給他加擔子!”

  86天后,沈勝文回家,岳群給他做了一桌子菜,但沈勝文沒有動筷子,突然站起身,給她敬了一個禮。這是沈勝文對妻子無聲的愛的回饋。

  社區群幹諶先智:“像沈勝文一樣把居民當親人!”

  百步亭四居委會綜治主任諶先智説:“社區工作者和群眾的關係,不是生硬的服務和被服務的關係,我們要像沈警官一樣把居民當親人,這也幫我找到了人生價值。”幫受挫居民重拾生活信心,就是他踐行英模精神、把群眾當親人的一個縮影。

  轄區居民小田在一場意外中受傷,辭職回家治療,一度情緒低落。諶先智常常陪她聊天,得知其熱愛美食,就提議她參加烘焙培訓,主動把培訓師傅請到她家裏。如今,小田開起了烘焙店,在左鄰右舍關照下,生意越來越好。

  徒弟胡康培:“像沈勝文一樣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

  “把每一件小事做到極致,這是我從師傅身上學到的寶貴財富。”社區民警胡康培跟著沈勝文學了不少服務群眾的“絕招”,如今也在自己的崗位上,把每件為民服務小事做到了極致。

  居民李先生將3萬元首飾遺忘在共享單車上,胡康培放棄週末休息,幫其失而復得。看到七旬老人陳爺爺分享紅包連結,胡康培一眼識破是新型詐騙,立馬衝到老人家及時制止。

  巡查路上,他幫行動不便的居民搭把手,看到居民臉上犯愁,主動走上前解心結,真正將“群眾事無小事”落到實處。

  居民志願者李鴻傑:“像沈勝文一樣為社區盡一份力!”

  73歲的李鴻傑做過手術,不能做重體力活,但他積極報名成了一名社區志願者,且一當就是6年。 

  李鴻傑説,遇到坎兒時,沈當家拉了他一把。他希望能像沈勝文一樣為社區盡一份力。

  幾年前,李鴻傑每月靠1000多元退休金生活,除了供孫子讀書,還要支付日常醫藥費,生活拮據。沈勝文不但承擔了李鴻傑孫子的學雜費,逢年過節還會給他送慰問金和衣物,這一幫就是7年。

  李鴻傑負責小區衛生管理,撿撿煙頭,做做電梯清潔,整理一下共享單車。“事都不大,但心安了。”

  (撰文:韓通 李君君 唐時傑 賈雪梅 李慧紫 羅思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