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義務植樹40載染綠荊楚山川 湖北森林覆蓋率增長21.54個百分點
2021-03-12 09:08:4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胡禮國責編:石麗敏

義務植樹40載染綠荊楚山川 湖北森林覆蓋率增長21.54個百分點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312081618

咸豐坪壩營國家森林公園五彩繽紛。(省林業局供圖)

義務植樹40載染綠荊楚山川 湖北森林覆蓋率增長21.54個百分點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312081622

3月3日,來自省林業局、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等單位的幹部職工,在武漢市黃陂區武湖段長江江灘參加義務植樹活動。 (省林業局供圖)

義務植樹40載染綠荊楚山川 湖北森林覆蓋率增長21.54個百分點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312081627

武漢志願者撫育管護景觀林。(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供圖)

  3月12日,植樹節!今年是開展全民義務植樹活動40週年。

  1981年12月13日,五屆全國人大第四次會議通過《關於開展全民義務植樹運動的決議》,決議頒布後,一場具有法定性、義務性、全民性的植樹活動,在全國蓬勃開展。

  40年春華秋實,全省廣大人民群眾積極投身義務植樹活動,裝點秀美山川,18萬多平方公里荊楚大地秀美如畫。

  來自省綠化委員會辦公室的數據顯示,40年來,全省人民參加義務植樹累計12.6億余人次,植樹42億株,適齡公民義務植樹盡責率達到85%以上,有力地推動與支持了湖北省林業生態建設發展。

  40年風雨無阻 義務植樹觀念深入人心

  春風催新綠,植樹正當時。

  今年3月3日,省林業局60多名幹部職工,來到武漢市黃陂區武湖段長江江灘,與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黃陂區園林和林業局、長江航運公安局武漢分局幹警一起,共同組成200多人的隊伍,開展義務植樹活動。大家三四人一組,揮鍬鏟土、扶樹培土、提水澆灌,與園林施工人員一道,揮灑汗水,僅一上午栽下近2000株池杉。

  入春後,這樣的植樹場景在荊楚大地隨處可見。

  3月4日,十堰市1200多名幹部群眾和官兵來到鄖陽區茶店鎮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種下3.3萬株樹苗,面積達300畝。

  武漢、黃石、宜昌、襄陽……全省各地義務植樹活動如火如荼,人們播下一片片新綠,大地一派生機勃勃景象。

  植樹造林,功在當代、利在韆鞦,這是保持生態環境、造福子孫後代的偉大事業,需要一代接一代的持續奮鬥。

  湖北生態地位非常重要,長江、漢江交匯,三峽工程、南水北調中線工程等國家重點工程位於其中,需要提供生態屏障、綠色支撐。因此,植樹造林,保護濕地,維護生態平衡尤其重要,一刻也不能鬆懈。

  “全民義務植樹活動開展40年來,廣大人民群眾認真貫徹落實決議,積極履行公民植樹義務,各級領導率先垂范,各個部門踴躍參加,駐鄂部隊積極參與,義務植樹活動取得顯著成效。”省林業局局長劉新池説,進入新時代,人們的綠化意識和生態文明觀念進一步增強,愛綠、植綠、護綠成為共識和自覺行動。

  近年來,隨著林業主管部門和新聞媒體廣泛宣傳,義務植樹活動深入人心。不止是植樹節這一天,人們一年四季隨時植樹造林,為大地增綠添彩。

  40年風雨無阻,一路兼程。從山區到平原,從石漠之地到庭院旮旯,處處留下荊楚兒女植樹的身影。

  加強頂層設計 義務植樹規範化基地化

  修枝、松土、加施基肥……驚蟄時節,十堰市張灣區大壩林場職工忙開了。一位職工告訴記者,近3年,林場定期對新造林進行撫育管護,“看著樹一天天長大,越來越綠了,心裏格外開心”。

  曾幾何時,“年年種樹年年荒,年年種樹還是老地方”,雖然不少樹栽下去了,但是後期由於缺乏管護,造林品質差、成活率低,造成人力、物力、財力浪費。

  如今,不僅要種,更要管護,人們的觀念發生科學改變。省林業局生態修復處負責人告訴記者,各級林業部門樹立“成活是硬道理、成林是硬成績”的工作導向,科學規劃設計,加強栽後管護。

  單絲不成線,獨木不成林。科學植樹造林,事半功倍。湖北省頂層設計,逐步形成義務植樹的制度化、規範化、基地化和規模化。

  黨的十八大以來,省委、省政府相繼作出綠滿荊楚、精準滅荒、長江兩岸造林綠化三年行動等決策部署,朝著“無山不綠、無水不清、無路不蔭、無村不美”的目標,大力推進山區綠化、平原綠化、城市綠化、鄉村綠化、通道綠化、水岸綠化,全面打響國土綠化總體攻堅戰。

  各地在推進義務植樹過程中,普遍推行義務植樹基地化規範化。宜昌市、鄂州市、通山縣、大悟縣等地,結合綠滿荊楚行動和精準滅荒工程,由市、縣綠化委員會統一規劃義務植樹基地,每個市(縣)直部門劃定100-300畝的宜林荒山,一定三年,責成每個部門包栽包管包活,由市、縣綠化辦檢查,每年考核通報,三年驗收結賬。

  “義務植樹基地化有利於加強義務植樹的管理,提升了造林成效。”省綠委辦負責人説。

  全民義務植樹,“義務”二字重如山,每一個適齡公民必須盡責。

  為了“義務”二字更自覺,更有制度保障,湖北省許多地方進行諸多創新。宜昌市在2012年開始就試行義務植樹“認捐”“認養”形式;荊門市2013年開展“公務機動車碳匯造林”試點,302家機關、企事業單位按每車每年500元的標準繳納碳匯造林資金,由市綠化辦統一造林。

  2017年,全國綠委《全民義務植樹盡責形式管理辦法(試行)》出臺。隨後,省綠委辦對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願服務和其他8種盡責形式進行了廣泛宣傳。

  青山不負人 綠色生活讓幸福指數提升

  3月春暖花開,正是踏青好時節。

  移居海外多年的江先生回武漢省親,來到漢口江灘,他徜徉在偌大的綠色親水準臺,流連忘返,連聲感嘆生活在江城“太幸福了”。

  為了滿足人們對綠色生活日益增長的需求,全省林業主管部門統籌推進城鄉綠化,著力創建森林城市。目前,全省建成國家級森林城市11個、省級森林城市36個、省級森林城鎮214個、森林鄉村369個、綠色示範鄉村5560個。

  城鄉居民綠色生活幸福指數提升。據介紹,全省森林城市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到40%以上,城區人均公共綠地面積達到10平方米以上,城鄉生態環境和人居環境進一步改善。

  植樹就是減排,造林就是增匯,綠色就是低碳。

  如今,綠色發展理念成為全社會共識,不僅民眾參與綠化的積極性大增,各類企業投資造林經營也漸成全省造林綠化的一大亮點。晨鳴紙業、咸寧巨寧、荊門寶源、石首吉象、湖北康欣等林業産業化龍頭企業,成為湖北省造林綠化的生力軍。“十三五”期間,全省累計完成造林面積1619.4萬畝。

  義務植樹活動,有力推進了國土綠化,全省基本實現了應綠盡綠。

  這是一組綠意盎然的數字:

  據統計,截至2020年底,湖北省森林面積達到1.16億畝,森林蓄積量4.15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到41.84%,分別比40年前的5670萬畝、1.16億立方米、20.3%增長104.6%、257.8%和21.54個百分點。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豐富的森林資源,蘊含寶貴的財富,這些生態財富必將産生巨大的價值。

  近年來,湖北省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探索“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有效轉化路徑,形成木本油料、林下經濟、森林旅遊康養、林特産業等4種模式。目前,全省國家和省級林業龍頭企業分別增長到25家、446家,已建成林下經濟基地2800萬畝,特色經濟林基地2308萬畝。2020年,全省林業總産值超過4000億元。

  人不負青山,青山定不負人。(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訓前 汪彤 通訊員 趙輝)

  湖北林業資源豐富

  ●林地876.09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47.13%,森林覆蓋率41.84%。比40年前增長21.54個百分點

  ●濕地144.99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7.8%,居中部第一位。

  ●草地18.47萬公頃,佔全省國土面積0.99%。

  ●林地、濕地、草地共佔全省國土面積55.9%。

  ●全省分佈高等植物6292種,約佔全國總數18%,居中部第一位;脊椎動物851種,約佔全國種類總數19%。

  ●全省現有8類311個省級以上自然保護地、226個國有林場。

  (數據由省林業局提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