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省啟動優化營商環境“清、減、降”專項行動
2021-04-06 09:52:2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李玥

  原標題:把群眾所需所盼所急的事情解決好——我省啟動優化營商環境“清、減、降”專項行動

  編者按

  營商環境是一個地方的重要軟實力,優化營商環境就是解放生産力,就是提高綜合競爭力。湖北省全面對標國際國內一流營商環境,開展清文件、減審批、降收費的“清減降”專項行動,緊扣全省營商環境評價反映的突出問題,精細梳理“高效辦成一件事”事項清單,努力把湖北打造成發展環境優,投資吸引力、地區核心競爭力和軟實力強的地區之一。本報今起推出“優化營商環境‘清減降’專項行動”專欄,敬請關注。

  開展“清文件、減審批、降收費”(簡稱“清、減、降”)專項行動,是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優化營商環境工作部署的重要舉措。近日,湖北省成立“清、減、降”專項行動領導小組,併發布了“清、減、降”專項行動實施方案。

  清文件——

  破除“文件打架”,優化制度供給

  湖北省將針對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文件打架”以及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可能存在的限制公平競爭、干預市場主體自主經營等問題,改進與新發展階段、新發展理念、新發展格局不相適應的思想觀念和工作習慣,破除制度性障礙,優化制度供給,實現2021年以前制定的與優化營商環境不一致的規章、規範性文件100%清理,新制定的政府規章、規範性文件100%審查。

  今年3月底前,湖北省司法廳已牽頭印發《關於開展與優化營商環境不一致的政府規章清理工作的通知》,收集梳理清理意見。4月底前,省司法廳將會同省公安廳、自然資源廳、交通運輸廳、水利廳、市場監管局對清理意見開展審查,形成清理結果。

  今年6月底前,根據省政府常務會議審議意見修改完善清理結果,並以省政府令的形式正式公佈。

  減審批——

  對標先進省市壓縮審批時限

  大力推進政務服務減時限、減環節、減證照、減材料、減基層負擔,提升市場主體和人民群眾辦事便利度和滿意度。

  在減審批時限上,將省級依申請和公共服務事項辦理時限與廣東、浙江、上海、江蘇等先進省市比對,對標先進壓縮辦理時限,3月底前完成省級減時限工作,確保高頻事項承諾時限不高於先進省市。同時,推動辦理時限比對向市縣延伸。

  在減審批流程上,湖北省將推薦100項“一事聯辦”事項,探索“高效辦成一件高頻事項”。

  減審批材料上,湖北省將加大電子證照等重點數據匯集與應用,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同時,加強綜合窗口建設,推進統一受理平臺應用,政務服務網、“鄂匯辦”APP需多措並舉,增加電子證照應用場景。

  打通政務服務“最後一公里”,2021年12月底前,湖北省將推進自助終端集約化、智慧化建設,打造“24小時不打烊”政務自助服務體系,提升線上“一網通辦”和線下“一窗通辦”效能,並推進“全省通辦”“跨省通辦”。

  降收費——

  動態調整涉企收費清單,取消不合理收費

  2021年6月底前,湖北省將動態調整《涉企保證金目錄清單》《涉企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清單》等涉企收費清單,進一步減少涉企收費項目,降低收費標準,取消不合理收費。

  9月底前,允許所有製造業企業參與電力市場化交易,繼續推動降低一般工商業電價;全面推廣高速公路差異化收費,堅決整治違規設置妨礙貨車通行的道路限高限寬設施和檢查卡點。

  10月底前,湖北省將開展專項行動,進一步降低行業協會商會涉企收費標準;整治金融領域不合理收費問題。同時,持續加大仲介市場培育力度,實現服務收費市場化,促進公平競爭。

  12月底前,落實中小企業寬頻和專線2021年平均再降費10%的要求;取消港口建設費,將民航發展基金航空公司徵收標準降低20%;鼓勵受疫情影響較大地方對承租國有房屋的服務業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減免租金。(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天縱)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