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藝苑新聲傳匠心——記回蘄非遺手工陶藝師高全軍
2021-06-05 16:58:51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湖北報道:初夏時節,在旱柳、重陽木的濃蔭下,黃岡市蘄春縣管窯鎮李家窯廠區平添幾分涼爽。窯工們練泥、拉坯、盤築,忙得不亦樂乎。

  “陶藝是有靈性的存在,我喜歡這種探索與分享相融通的過程……”談到陶藝,高全軍很快打開話匣子。

  學用融通見證初心

  高全軍,1997年自蘄春一中畢業,本科就讀于原湖北師範學院(現湖北師範大學),2001年考入北京師範大學讀研,師從著名學者王一川,攻讀文藝美學專業。2004年研究生畢業後,他留京工作。

  可是不安分的因子,已在高全軍心中悄然萌發。

  “我希望找到一種接地氣、融合自己專業、符合自己秉性的行當,真正實現生活體驗和藝術品鑒的完美結合。”高全軍回憶道。

  2005年參加工作不久,他就戀上了陶藝,工作之餘自費前往江西景德鎮、河北邯鄲等地學習制陶技藝,“中國文化博大精深,南北方的陶藝文化也各有韆鞦。”他如數家珍,北方磁州窯陶崇尚質樸審美,取當地偏白土質,粗線條勾勒裝飾粗獷,白釉黑彩對比強烈;南方採用高嶺土,追求細膩逼真表達,陶品薄而透明,“那種比對帶來的藝術震撼和心靈敬仰,非切身體驗不可得。”

  2010年,高全軍在北京市通州區註冊成立“樂之陶”工作室,利用週末時間通過舉辦文藝沙龍來“玩陶”。

  沉澱的夢想一旦被點燃,再也阻擋不住他對藝術的癡迷和追逐。2013年,他選擇辭職,專注陶藝文化事業至今。

  高全軍形容這一時期是很有意義的成長期,他把景德鎮的陶瓷釉料都嘗試了一遍,“釉料成品顏色很多,我就採取笨鳥先飛的辦法,像做化學實驗一樣,自己親自調釉,一遍遍調,一遍遍燒,一遍遍看,目的單一而篤定,直到調出自己滿意的顏色為止。”

  嚴苛到極致,産出的陶品涵蓋茶具、花器、食器、燈具、雕塑、瓷板畫等多個領域,不少人慕名組團前往“樂之陶”體驗制陶,感受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2015至2016年間,高全軍又多次前往江西景德鎮、江蘇宜興、廣東潮州、河北唐山、福建建陽、邯鄲磁縣等地學習,深入了解陶瓷生産藝術、品牌塑造、産業發展、文旅融合等方面的情況。

  匠心涅槃致力鄉村振興

  2014年4月回鄉探親期間,高全軍無意間得知家鄉素有“窯都”之稱的管窯鎮窯火復興,當即探訪赤西湖畔的村子。這裡多以姓氏作為陶窯名,至今還在使用的肖家窯、李家窯、沈家窯、王家窯、洪家窯、萬家窯、蘆窯、管家窯等眾多村名,見證了過去這裡冶陶的興旺。

  “土龍窯、土坯房古樸厚重,李家窯廠的龍窯近百米長,蔭庇龍窯的重陽木樹齡960餘年,窯架橫樑等實物考證650餘年,老匠人們更是一見如故。”相見恨晚。他當即拜當地知名陶藝匠人王柏青為師,並結識省級工藝美術大師、李家窯廠廠長王亨發。

  在技藝切磋中,高全軍了解到,管窯手工制陶陶泥,取自赤西湖底沉積多年的黃色粘土,白膠泥,性軟,可塑性強;技藝中重要的練泥、拉坯、盤築、印坯、畫坯、施釉等成型工序,以及裝窯、燒窯、包裝等工序,早在明代就已確立了完整、齊備的工藝流程。

  回鄉,實踐夢想,成為離弦之箭。

  此時,父母親卻打來電話激烈反對,哥嫂也試圖勸阻。

  2020年4月,執著的高全軍回鄉了。與多年前“魚躍龍門”不同的是,他這次回的是“農門故土”,多數親友認為他只是一下子嘗新鮮,鬧騰不了多久就會打道回府。

  妻子呂文文是高全軍堅定選擇的支持者,她安慰道:“選擇了自己所愛的事情,也許並不是多數聲音認可的,我們還是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

  説幹就幹,高全軍投入300余萬元,租賃李家窯老廠區20年;修復窯棚、改造古窯、購置泥料配方、陶泥、松枝松乾等燃料;增添電窯爐、氣窯、練泥機、壓缸機、石膏模具等現代化設備,除保留最傳統的手工拉坯技藝外,採用機械壓坯、鐵坯、注漿成形,免除了人工挑泥、踩泥的艱辛;雇請王亨喜、賈芳喜、丁國安、章明安等十余名老匠人,帶領他們前往安慶、宜興等地學習交流,恢復高瓶、茶具、蓮子缸、睡蓮盆、鼓凳等傳統陶品生産……

  為了解決成型問題和窯爐狀況,高全軍在李家窯連燒三窯,結果三次的成品不僅品質低下,而且成功率不足10%,耗費資金15余萬元。有人認為錢白白地打了水漂,高全軍卻看到了突破口,“這筆試驗費用的付出是值得的,唯有先‘破’才有後‘立’。通過三次試驗和考證,我看到了傳統技術的整體面貌,知道了各個環節上的致命缺陷,為後續的學習和生産提供了參考和借鑒。”

  如今,高全軍已獲得黃岡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傳承人資質;樂之陶陶藝有限公司接受定制的28口口徑長達1.2米的千斤大缸,全部由手工盤條、高溫釉燒而成,創下了湖北省陶瓷歷史上最大千斤缸的燒制紀錄,並且受到市場好評,各項訂單排到了下半年。

  今年5月26日,第六屆蘄艾文化節期間,高全軍作為湖北樂之陶陶藝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分別與同濟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王穎吉、華中師範大學美術學院教授呂楓韻等簽訂合作協議,聘請他們為決策諮詢顧問,挖掘楚陶文化內涵,吸納陶瓷技術、文化産業和藝術品網絡傳播等領域的科技智慧,全力復興管窯手工制陶事業。

  管窯鎮黨委書記徐紅霞點讚這位回鄉創業高材生,“高全軍的回鄉對我們開發管窯非遺陶藝文化,引入現代制陶企業管理制度,推動陶瓷産業轉型升級、打造陶瓷文化品牌、拉動陶瓷文化旅遊具有示範意義。”(文 陳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