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曾經的“光灰”城市,以“最嚴執法”築牢生態底線——黃石生態環境指標躍升至全省前列
天藍了,水清了!老工業基地黃石,從“光灰”城市變為宜居之城,生態環境指標是最好的風向標。
不久前,湖北省長江大保護十大標誌性戰役指揮部發出通報顯示,經過3年攻堅,黃石生態環境打了一個漂亮的翻身仗:15個專項戰役中,9項評為優秀,6項評為良好,綜合評估位次從後進躍升至並列第四。
“最嚴格的執法,才能守好生態底線。”黃石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張紅珍説,黃石生態環境底子薄,必須時刻繃緊生態安全之弦。
長江沿線3萬噸固廢被清理
4000噸鋼渣,露天堆放在江邊。
4月1日,黃石市環保執法人員來到西塞山區大排山村,發現兩座堆積如山的廢料,立即調查取證,並通過村委會找到鋼渣所有人某科技公司,下達責令整改通知書。
2020年9月1日起施行的《固體廢物污染環境防治法》明確規定,産生、收集、貯存、運輸、利用、處置固體廢物的單位和其他生産經營者,應當採取防揚散、防流失、防滲漏措施,而該公司沒有採取任何措施。10天后,執法人員再次回訪,鋼渣已經全部清走。鋻於該公司及時整改,且近兩年未有其他環境違法行為,環保支隊開出15萬元的罰單。
今年以來,黃石市生態環境部門與公安機關聯動,對全市48家年産危險廢物100噸以上的重點單位,以及沿江直線距離2公里以內的45個堆場進行大排查、大整治,截至目前,清理處置工業固廢3萬餘噸。
暗訪夜查“躲貓貓”
“干預我們正常生産,我要投訴你們!”
“我是市生態環境局負責人,有情況直接跟我説。”
5月中旬的一個深夜,張紅珍帶隊暗訪,當來到大冶一家模具鋼企業時,一股嗆鼻氣味撲面而來,大量煙氣瀰漫在車間周邊。
執法人員正準備進一步勘察,企業負責人攔住暗訪組,要求“驗明正身”。經過一番溝通,執法人員查明該企業電爐與收塵裝置不匹配,無法做到煙氣全收集。
次日淩晨4時,完成前期調查取證工作後,企業收到11.4萬元罰單。
夜間工業電價較低,一些用電大戶往往選擇夜間生産。以為夜間監管放鬆,個別企業悄悄偷排,與執法人員“躲貓貓”。針對這一情況,黃石環保執法大隊實行常態化夜間執法,線路事先保密,一經查實,當場處罰。
今年以來,黃石共開展夜間檢查行動23次,發現環境問題17個,現場糾正12個、立案查處5起,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5份,累計處罰金額85.4萬元。
罰款不是目的,重在解決問題
今年2月10日至13日,黃石市生態環境局智慧環保監控平臺顯示,陽新某碳素公司廢氣二氧化硫和顆粒物在線監控數據連續數日超標。
執法人員迅速與第三方監測機構聯繫,共同趕到企業,查明超標排放該公司現有脫硫設施與生産不匹配,且沒有及時維護保養。約見公司主要負責人後,企業著手整改。其間,環保執法人員多次上門指導,監測其外排廢氣。
3月24日以來,在線監測顯示,該企業脫硫系統持續穩定運行,污染物排放在線數據、現場監測數據均達標。
“罰款不是目的,重在解決問題。”黃石市環保執法支隊支隊長張功武介紹,執法大隊與環保監測站、環保研究所建立聯動機制,幫助企業整改。
不久前,位於江北工業園的健豐牧業,因污水總磷排放超標,被罰款24萬元。企業遲遲找不到超標原因。環保研究所博士團隊3次上門排查,整改很快完成。
5月18日,生態環境部通報優化執法方式第二批典型案例,黃石市生態環境局“發揮第三方監測作用,執法幫扶並重”做法受到表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娜 通訊員 劉莉婭)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