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宜昌“六多合一”改革揚名全國
2021-06-09 10:39:27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國土規劃、用地評價、施工圖聯審等多評合一、多驗合一,獲國務院、住建部表揚推介 宜昌“六多合一”改革揚名全國

  “提前兩個多月開工,每個月僅財務成本就節約下200多萬元。這時間換來的都是真金白銀!” 5月28日,在宜昌西陵區樵湖嶺,大家房地産公司工程部負責人周宜川指著面前拔地而起的房地産項目深有感慨。

  周宜川介紹,公司去年10月拿地,今年1月27日開工。從規劃許可到施工圖審查、辦理施工許可證動工等,時間比公司內控節點3月底整整提前兩個月。而這要得益於宜昌推行的項目審批和企業開辦監管“六多合一”改革。

  近年來,宜昌市從國土空間規劃,工程建設項目的用地評價、施工圖聯合審查、聯合驗收以及企業辦證和市場聯合監管六方面入手,推行“六多合一”改革。通過減環節、合併流程,推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去年11月,“六多合一”改革受到國務院第七次大督查通報表揚。此項改革同時獲得湖北省2020年度“法治化營商環境創新案例”。今年3月,宜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經驗再次獲得住建部表揚推介。

  一張藍圖核到底

  “以前修一條市政道路,用地規劃要比對環境總體規劃、耕地紅線圖等各種規劃,挨著查一遍、審一遍。一個規劃通不過,用地規劃更改後還要全部推倒重來一遍,麻煩程度可想而知。”宜昌市城市建設投資開發有限公司總工辦工作人員張利説,因為規劃衝突調整方案追加投資,最多的一次項目投資額追加超過50%。

  這樣的情況今後就能避免了。在前期研究基礎上,2019年宜昌市以高新區試點,啟動編制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梳理整合城市總體規劃、土地利用規劃、部門專項規劃等120余項規劃要點。將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自然保護地、公益林等形成一張藍圖,內含56個數據圖層。

  “現在不論是政府建設還是企業投資,需要哪塊土地,相關信息輸入‘多規合一’綜合信息平臺,後臺相關部門並聯核查或審批。限定5個工作日辦結。”宜昌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審批科負責人段永志介紹説,去年以來,當地中旗化工園等一批項目通過平臺實現快速拿地,其中白洋青春公寓從立項、規劃到敲定地塊僅用10天。今年內,該市“一張藍圖”計劃縣市區全域覆蓋。

  加速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多項合一”不止於此。宜昌市還推出環境影響、水土保持、洪水影響、文物保護等10類評價由各工業園區統一評價評估的“多評合一”;消防、人防、防雷、技防等施工圖審查的一窗受理、統一平臺審核的“多審合一”;工程竣工驗收時,規劃、消防、人防等部門單項驗收整合為一次上門驗收的“多驗合一”等。

  宜昌市住建局工作人員王愛國介紹,以“多評合一”為例,全市18個工業園區投資4569萬元開展10類評估編制。一年多來,先後有186個項目免費享受評價成果直接入園,平均為每個項目省時45天以上、節省資金20萬元左右。

  “企業評部門”滿意度98.78%

  “我們企業孵化器以生物醫藥、醫療器械公司為主,目前入駐130多家。很多企業請我們幫忙進行登記註冊。”宜昌城東U谷企業孵化器副總經理尹楊介紹。

  尹楊説:“如今入駐企業只需提供公司名稱、法人、註冊資本金等基本信息,辦事員足不出戶就能辦理。最快上午9點網上錄入完畢,12點證件就可批下來。”

  在宜昌市政務服務中心四樓,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看到,企業開辦綜合指導服務窗口,豎著兩塊説明牌。其中,一塊展示牌上的商事登記“多證合一”整合事項清單標明:宜昌市在國家“24證合一”、省“36證合一”基礎上,推行商事登記“58證合一”,即企業在註冊登記、申領發票、銀行開戶、社保登記等6個事項一窗辦理基礎上,洗染業經營備案、快遞企業分支機構備案等58項備案或審批手續,能同步進行。企業開辦最多跑一次。

  優化營商環境,破解堵點難點,宜昌市還探索“多管合一”。推進跨流域及跨領域、縣級、鄉鎮、區域等五大類型綜合執法。該市夷陵區組建綜合執法隊,實行轄區內各項執法職責。黃柏河水資源保護綜合執法局探索實行全流域綜合監管執法,集中行使水利、環保、農業、漁業、海事等行政監督檢查職責等,破解“九龍治水”難題。

  2020年,該市開展營商環境“企業評部門”活動,全市營商環境總體滿意度達98.78%。該市政務服務局相關負責人稱,下一步將著力推進“六多合一”改革標準化實施,在更大範圍落地,服務地方營商環境建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週三春 通訊員 劉耀壘)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