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湖,這裡誕生了英雄的革命首府湘鄂西革命根據地,誕生了英雄的革命隊伍洪湖赤衛隊,誕生了英雄的歌曲《洪湖水浪打浪》。這裡曾建立起較為完整的紅色政權,走出了一支長征主力軍,創造了湖區革命範例,為中國革命立下赫赫戰功,留下無數感人肺腑的英雄故事……
洪湖,地處四湖流域最下游,有名的“水袋子”“蟲窩子”,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隨著工業發展,漁民圍網養魚,水域污染嚴重,“浪打浪”變成了“竿連竿”,洪湖美景不再。
“實施長江大保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黨中央一聲令下,洪湖聞訊而動。三千漁民上岸邁向新生活,60萬畝洪湖水浪打浪美景再現。
生態得以保護,民生得以改善,洪湖得以新生。這是各級黨委政府共同努力的結果。
近年來,洪湖市大力實施基層黨建,集中力量補短板、強基礎,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堡壘,為建設“紅色洪湖、綠色洪湖、金色洪湖”提供組織保證。
洪湖“一河兩岸”風景。
“窮窩子”變成示範村——“紅色頭雁”領航鄉村振興
洪湖市萬全鎮黃絲村位於洪排河邊,地勢低窪,十年九澇,是曾經遠近聞名的“水袋子”,建檔立卡的“窮窩子”。
2015年,剛過而立之年的謝靖,在眾多村民信賴和期望中,放棄溫州經營尚佳的服裝生意,走馬上任挑起黃絲村黨支部書記重擔。作為土生土長的黃絲人,謝靖深知,單純靠種植糧食很難擺脫貧困,必須走出一條符合村情民意的新路子。廣泛徵求群眾意見後,他提出“依水興村”思路,挖掘背靠洪排河的地理優勢,發展生態養殖,實施鄉村旅遊。
村“兩委”和黨員幹部帶頭,成立“黃絲垸”生態水産養殖合作社,對全村4800多畝水産養殖面積統一規劃,圍繞蟹、蓮、蝦三大主導産品進行規模養殖;將農戶房前屋後閒置土地清障平整,引進市場主體種植橘子、油桃、水蜜桃等水果;籌資100萬元建設80畝花卉苗木基地和70畝有機蔬菜園,形成沿河蟹蓮蝦、沿村果蔬花的産業佈局。
2020年,黃絲村人均純收入突破2.5萬元,比2014年凈增2.2萬元。昔日窮村現已成為省級文明鄉村、洪湖市美麗鄉村示範村。
群眾富不富,關鍵在支部;支部強不強,要看領頭羊。近年來,洪湖市大力實施“紅色頭雁”工程,將黨組織書記的選拔、培育、管理,作為推動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2018年村(社區)“兩委”換屆,洪湖市一次性調整130名村(社區)黨組織書記,其中從機關事業單位選派59人進村任職,回引能人返鄉37人,整體建強了“頭雁隊伍”。
2018年回鄉的烏林鎮烏林村80後黨支部書記漆國偉,帶領村黨支部發展農旅融合,使烏林村成為“全國生態文化村”“湖北省省級生態村”。
老灣回族鄉豐垸村以前是有名的軟弱渙散村,班子不團結,集體經濟幾乎為零,環境臟亂差,幹群關係緊張。2018年11月,老灣鄉將90後機關幹部朱義選派到豐垸村擔任黨支部書記。朱義上任後,一方面以身作則,狠抓班子建設;一方面積極爭取各方支持,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村“兩委”還領辦了一個勞務公司,集中調配全村在家閒置勞動力,服務周邊市場主體。2020年用工工資過百萬元,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群眾有獲得感,幹群關係就融洽,班子做事也有勁。2020年11月,受老灣回族鄉黨委指派,朱義又轉戰另一個軟弱渙散村沙洲村。
今年即將換屆,洪湖市堅持好中選優、優中選強,擬調整黨組織書記67人,回引返鄉能人15人。
洪湖大湖風景。
村史館讓村裏有了“魂”——“紅色陣地”助推鄉風文明
“劉紹南,1903年出生於沔陽縣戴家場土地溝,也就是現在的洪湖市戴家場鎮紹南村。1927年秋,劉紹南等人率領共産黨員和農民群眾共300余人,在戴家場發動了聲勢浩大的武裝暴動,打響洪湖地區武裝鬥爭的第一槍……”
5月18日,戴家場鎮紹南村婦聯主席黎新娥,向前來參觀劉紹南烈士陳列室的洪湖市稅務局機關幹部講述劉紹南烈士革命事跡。黎新娥説,為了更好地緬懷劉紹南,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建設了劉紹南烈士陳列室,成為黨史學習教育的地方。
“從小就聽長輩們講劉紹南故事,現在通過參觀陳列室,能夠了解得這麼詳細,心裏更充滿了崇敬,感覺找到了村裏的魂。”村老黨員劉昌洪説。
作為湘鄂西革命根據地首府所在地,洪湖市境內革命舊址眾多。近年來,洪湖市累計投入2億多元,大力開展“紅色陣地”建設,對市內紅色資源進行普查,依託村黨員群眾服務中心,修復了抗日戰爭漢沔縣委中心等一批革命舊址,建設了劉紹南、彭國材等一批革命烈士紀列館,打造了20多個紅色教學點。
燕窩鎮燕子窩村是抗日戰爭時期“新升隆”號輪船遇難所在地,16名新華日報社記者和9名八路軍戰士在此壯烈犧牲。2018年,該村建設“新升隆”輪遇難烈士紀念館。今年清明期間,新華日報社記者專程來此緬懷革命先烈,周邊鄉鎮和村莊的黨員幹部也在這裡開展“清明祭英烈”活動20多場次。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洪湖市充分利用這些“紅色陣地”,開設農村“微黨校”,組織黨員幹部就近就地開展革命傳統教育,通過瞻仰一次紅色舊址、重溫一遍入黨誓詞、聆聽一個紅色故事、高唱一首紅色歌曲等活動,在紅色“潤心”之旅中尋找初心使命。
除了挖掘紅色資源之外,洪湖市還因地制宜建設100多個村史文化館、民俗文化館、村級産業館、微型政治生活館等,形成螺山——老灣“鄉村振興”示範帶,峰口——濱湖“田園綜合體”示範帶,瞿家灣、沙口、戴家場“紅色教育”示範帶。
濱湖辦事處楊嘴村有“鳳舟之鄉”美譽,該村歷史上留下的一艘鳳舟,曾到澳門參展,2016年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産。2019年,該村建設鳳舟文化館,大力弘揚團結拼搏、勇爭第一的鳳舟精神;沙口鎮劉橋村挖掘村名來歷,打造“孝”文化為題的村史館;螺山鎮復興村圍繞本地主導産業,建立“一蟹五蝦”産業館……
這些村史館各具特色,凝聚人心、教化群眾、淳化民風,助力洪湖市成功舉辦全省鄉村振興現場會,獲得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楹聯文化城市等稱號。
黃家口鎮下豐岸村漢沔縣委中心舊址紀念館。
黨員下沉共創“五好”小區——“紅色物業”創新基層治理
“不到一個月時間,我們小區路燈亮了,下水道通了,還有了老年活動室!”看著小區短期大變化,洪湖市棉花公司宿舍小區劉奶奶高興不已。
棉花小區是改制企業職工宿舍,典型的無物業服務、無主管部門、無人防物防的“三無”小區。92戶居民因為佔停車位、電線私拉亂扯、垃圾亂堆亂放、晾衣曬被等問題沒少鬧矛盾。
在劉奶奶眼裏,小區大變樣是從去年10月份居民大會召開後開始的。下沉黨員來到小區,幫助成立黨支部和自治委員會,一些長期沒人管的問題,大家都商量著慢慢解決了。
小區是城市治理基礎單元。洪湖市探索“紅色物業”創建模式,將下沉單位和黨員分到小區、編到樓棟,共同創建黨建引領好、治理機制好、服務群眾好、社會風尚好、鄰裡關係好 “五好”小區。
洪湖市民政局下沉黨員到棉花小區報到後,第一時間聯繫小區26名黨員,組建綜合黨支部,成立2個樓棟黨小組。在黨支部領導下,選舉成立自治委員會,5名委員中,有3人是共産黨員。
今年元月,綜合黨支部組織召開三方聯席會議,商定居民自治方案,收取常住居民每年240元衛生費,支部和居委會成員不拿工資,負責聘請門房、收繳衛生費、管理賬目等。
市民政局出資幫助棉花小區解決路燈安裝、下水道疏通等問題,提請春雨亭社區建設紅色議事廳和老年活動室。17名下沉黨員協助居民清理樓道亂堆亂放和雜亂的曬衣繩,幫助6位困難老人續繳醫保費。“三無小區”實現了從“三無”到“三有”的華麗轉變。
目前,洪湖城區已成立小區黨支部186個、樓棟黨小組1166個。各小區黨支部書記,比照扶貧駐村模式,由下沉單位選派優秀幹部擔任,負責統籌協調管理小區事務。
洪林華府小區綜合黨支部書記、市政府辦下沉黨員王守志每天上班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小區微信群,整理分辦下沉黨員、業委會和物業公司蒐集上報的居民需求。
“4月初,我們按市裏統一要求,組織下沉黨員開展一次大走訪,蒐集整理23條居民需求,這就是我們二季度工作重點。”王守志説。
新冠疫苗全民接種、防範電信詐騙,由下沉黨員辦理;樓道門禁監控安裝、公共設施維修、空置房屋和公共樓道垃圾清理,要召開業委會、物業公司聯席會議研究;部分居民房産證辦理、自來水收費改革要提請社區“大黨委”協調支持。王守志對蒐集到的居民需求一一作了安排。
為了保證下沉服務不走形式,洪湖市制定了三項制度:黨員季度大走訪,廣泛蒐集社情民意;支部“週末議事會”,定期召開黨組織、社區、業委會、物業公司“四方”聯席會議,研究解決重大事項;書記每天工作半小時制度和年度述職評議制度,要求小區書記每天保證半個小時的工作時間,對居民需求進行整理、分辦和協調,每年到社區黨組織進行述職並接受評議。
洪監高速洪湖段。
流金淌銀的紅綠變奏——紅色“三帶”凝聚發展力量
每天淩晨5時,洪湖市烏林鎮葉洲村73歲村民樊孝英,像往常一樣早早起床。穿上工裝,拖著掃帚,背起網袋。她沿著1組、2組、3組的小路,挨家挨戶清掃門前垃圾,直到9時幹完活才回家吃早餐。
樊孝英是位有著54年黨齡老黨員。儘管村裏有11名保潔員,但她已幹了4年,樂此不疲。
在村委會公開欄上看到,村裏成立的紅色“三帶”黨員志願者服務隊合影,她站在第二排。
“志願者服務隊主要職責是護綠保潔、河湖管理等。我們為無職黨員設了24個崗位,卻有40多人主動報名。”村委會副主任葉宜洪説。
鄉村振興需要群眾廣泛參與。洪湖市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帶頭傳承紅色基因、帶頭保護綠色家園、帶頭開創金色産業的紅色“三帶”主題活動,通過設崗定責、積分管理,引導黨員在鄉村振興中勇當先鋒,帶領群眾加油幹。
近年,葉洲村在村莊環境整治中,累計清理陳年死角垃圾57噸,拆除違章建築174處,搬遷墳墓2200多座。村裏70名黨員帶頭拆除自家違建房,帶頭遷墳,帶頭做好左鄰右捨得工作,沒有出現一起矛盾糾紛。
産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石。在紅色“三帶”主題活動中,洪湖市鼓勵村“兩委”和黨員領辦專業合作社,編制黨員創業致富項目手冊,統籌人社、農業、水産等部門資源,有計劃地開展免費創業培訓,對創業黨員發放免息小額擔保貸款,廣泛選樹黨員致富帶富標兵,引導黨員帶頭開創金色産業。
峰口鎮塘腦湖村“兩委”班子和16名黨員領辦波濤水産養殖專業合作社聯合社,下設浩威、雲樺、夢農、澤秀、塘瑞等5個專業合作社,發展小龍蝦、特色果蔬、優質稻等産業,基地面積1200余畝,吸納村民50多戶,脫貧人口20人,年産值2500萬元,促進村集體增收近10萬元。
螺山鎮原官墩村水産養殖能手余致睦與江蘇老漁民公司合作,引進“一蟹五蝦”本地化苗種培育及養殖項目,發展高效水産,幫帶12家養殖示範戶,帶領群眾共同致富。
洪湖推廣“村黨組織+合作社+基地+公司+農戶”模式,152個村黨組織領辦專業合作社,建起75萬畝生態種養、30萬畝再生稻、28萬畝水生蔬菜基地。同時還引入美好集團、湖北泰鴻、海大集團等80多家企業,流轉土地近30萬畝,開發鄉村田園綜合體等項目。
大學讀書時加入中國共産黨的楊晶,回鄉創辦洪湖青泥巴食品有限公司,網上銷售蓮藕、蓮子等特色農産品。“年銷售額近1000萬元,産品供不應求。”他説公司在3個鄉鎮有200多畝基地,與農戶結成了利益共同體。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