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     輿情智庫
茶旅聯動壯根基——湖北蘄春縣檀林鎮裴圍村産業扶持發展惠民紀實
2021-07-02 18:38:44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湖北報道:蘄河源頭、蘄陽正北,邊貿重鎮檀林巍然聳立;星分冀軫、地接鄂皖,群山環繞裴圍風光迤邐。

  上世紀五十年代末期,國家在黃岡市蘄春縣境內興建大同水庫,在防洪、灌溉、發電、供水、生態等方面發揮了巨大效益,有力促進了蘄春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地處蘄北的檀林鎮裴圍村,涉及大同水庫移民103人,其中搬遷群眾35人,後期移民68人。在國家、省、市、縣、鎮各級的科學指導下,當地積極保護移民權益,在實現脫貧致富奔小康方面,進行了有力探索和實踐。

茶旅聯動壯根基——蘄春縣檀林鎮裴圍村産業扶持發展惠民紀實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10702102149

蘄春縣檀林鎮邊城公園 供圖 蘄春縣委宣傳部

  思路一變天地寬

  水庫移民是一件長遠的大事,要把大事做實,實事做好,就得把解放思想與因地制宜有機結合。

  如何堅持前期補償補助與後期扶持相結合,如何將解決溫飽問題與解決長遠發展問題相結合,如何做到國家幫扶與移民自力更生相結合……一道道必答題擺在面前,需要實事求是、科學理性地回答。

  蘄春縣、檀林鎮、裴圍村態度明確、思路清晰,即堅持以人為本,移民安置、生産生活與生態保護並重,繼續按照開發性移民的方針,完善扶持方式,加大扶持力度,改善移民生産生活條件,逐步建立促進庫區經濟發展、水庫移民增收、生態環境改善、農村社會穩定的長效機制,使水庫移民獲得更多的改革發展成果。

  群眾盼在哪、缺在哪,就幹在哪。裴圍村“兩委”一班人問計於民,老黨員、老村幹、群眾代表異口同聲:“石牛山、筆架山、將軍山、皇姑山、桐山等群山環抱,蘄河水蜿蜒穿村而過,蘄太線大動脈近在咫尺,這都是巨大的資源啊。”“咱們村有十余畝的老茶葉底子,茶葉受益週期長,種下去就能享受到60年成果。”“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種茶採茶下到十來歲娃,上到七八十歲爹爹婆婆都能上手,只要走對路子,一定能打出品牌、闖開市場。”

  村黨支部書記陳永中等人集思廣益、尊重移民意願,爭取檀林鎮黨委政府、縣移民局、縣農業農村局等多家支持,確定茶葉産業為主攻方向,以一組“八斗壟”、二組“大新塘”等地塊為中心,著手開闢荒山荒地,編制切實可行的茶葉産業發展規劃。時任縣水利局副局長、移民局局長的陳緒超如是肯定:“裴圍村班子戰鬥力強,民風淳樸,産業發展是有底氣的。”

  不折不扣,然諾於民。當地將扶持資金直接發放給移民個人,堅決核實到人、建立檔案,並確保扶持資金及時、足額發放。當地對發展茶葉産業的扶持資金,統籌使用,確保公開透明,並接受移民監督。

  思路明晰,甩開膀子,裴圍村駛上全新的發展快車道。

  務實重行助發展

  發展産業不是一蹴而就的,準備流轉的土地涉及一、二組130余戶群眾。

  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2009年3月,在檀林鎮、縣移民局的支持下,裴圍村多管齊下,召開群眾代表會議,宣佈“發展茶葉産業,流轉的荒山每畝每年給予200元,流轉的荒地每畝每年給予300元,移民群眾、困難戶優先安排就業。”

  陳永中、吳勝江、劉玉銀等村幹還分組牽頭,帶領黨員幹部進灣入戶,算大局賬、經濟賬,約定每五年一結算,直接發放到群眾賬戶。不到半個月,群眾一致贊成擁護,順利簽下20年租期的流轉合同。

  同時,裴圍村聘請老村幹代表吳風財、朱運貴和移民群眾代表田松雲等三人組成項目監督組,堅持村集體領銜,建立起種植、栽培、管理、生産、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産業發展格局。

  2014年,裴圍村因勢利導,成立蘄春縣“圍圍”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引進霧雲山茶葉有限公司,建立起“合作社+龍頭企業+基地+農戶+互聯網”的發展模式,完善全産業鏈架構;村企聯建創辦茶葉加工扶貧車間,村集體以土地和車間入股,貧困戶就近務工,每月可增收2000元。2018年,“圍圍”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被評為蘄春縣十佳帶貧市場主體、縣級示範合作社。

  為打造有機綠茶品牌,樸實的裴圍人堅持生態有機種植,採用人工除草、鋪稻殼、施有機肥等高標準種植方式,創立的自有“勝林崗”牌綠茶産品,2018年一舉通過中國農業科學院茶葉研究所品質認證,獲得有機轉換認證證書,2020年12月在第十七屆武漢農業博覽會上獲得“金獎農産品”稱號。

  目前,該合作社現有成員34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9人(均已脫貧),發展連片茶園750畝,加工廠區佔地16畝、廠房面積2616平方米,現代化生産線2條。

  效益為先惠民生

  茶葉産業興起,裴圍群眾的日子愈發紅火。

  “圍圍”茶葉種植專業合作社以産業帶動為己任,與30戶有意願、有勞動能力的貧困戶簽訂幫扶協議,免費發放茶苗、肥料,提供技術指導;種植戶的茶葉,合作社按高於市場價10%收購,群眾沒有後顧之憂,真正實現了産業帶貧。

  移民群眾田松雲、田耀福等笑呵呵地説,“每年僅出售茶青一項,我們的收入達到4000元以上。固定用工的李治年、李超花、吳高照、田玉蘭、陳秋蓮、方漢存等移民群眾,年收入過2萬元。”

  得益於美麗鄉村、創新創業、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戰略的先後實施,依靠茶葉産業興旺起來的裴圍村蓋起了設計一流、功能齊全、建築面積1600平方米的黨群服務中心,自2020年投入使用以來,極大地方便了群眾辦事,豐富了群眾的精神文化生活。該村初步建成了以茶葉為主題的邊城公園,全力打造産業示範園、扶貧攻堅園、鎮區後花園,演繹了強村富民的生動實踐。

  據了解,2020年該村春茶上市6000余斤,産值400余萬元,帶動村集體增收50余萬元,帶動本村及周邊10余個行政村500余群眾人均增收2000元。

  檀林鎮黨委書記劉琪林、鎮長高銀等算了一筆賬,自2007年以來,裴圍村每年僅茶葉基地流轉費就發放了16萬元。春秋兩季茶葉採摘期間,該村優先選用移民群眾、脫貧戶來茶園務工,每人每天收入80元到120元。

  旅遊康養享靜好,茶旅聯動促振興。立足檀林鎮邊城文化特色,搶抓蘄太高速建設機遇,裴圍村突出康養主題,打起了“賣”優美景觀和天然氧吧的主意,將茶葉産業發展和鄉村旅遊深度結合,打造大別山知名的邊城公園。

  目前,該公園已擁有750畝有機茶園,硬化循環路3.6公里,刷黑1.5公里,安裝路燈140盞,修建遊步道3公里、觀光亭7座、文化長廊500米,以及“茶馬古道”“茶香居”“蓮花池”等特色景觀十余處,登頂遠眺,蘄北原生態自然景觀盡收眼底。

  在陳永中心中,裴圍村“十四五”期間“四個一”目標明確,即依託現有茶葉種植、生産、邊貿趕集等資源、文化優勢,整合資源品牌,建設蘄北茶葉交易中心,建成1000畝有機茶園、實現茶葉年産值1000萬元、年純利潤100萬元、群眾固定就業100人以上。

  屆時,水庫移民群眾將更直接地享受黨和政府溫暖,邊城生態茶旅開發工程將更加系統,茶産業市場培育更為成熟,鄉村旅遊與康養進一步融合,遊客品茶觀光、體驗採摘、鄉愁追憶等體驗感更加新鮮、愉悅。(文 詹鎮 張敏 陳鈺)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