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神農架生態系統生産總值超800億元
2021-08-26 09:22:17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神農架生態系統生産總值超800億元_fororder_01

神農架滿山蒼翠,風景優美。圖為紅坪晨霧。(通訊員 陳金武 攝)

神農架生態系統生産總值超800億元_fororder_02

市民體驗神農架“空氣罐頭”。(通訊員 喻玲 攝)

神農架生態系統生産總值超800億元_fororder_03

“億家鑫福”公司搭架種植的高品質西瓜。(通訊員 稅浪 攝)

  820.30億元!8月20日,郭永兵博士團隊算出神農架林區生態系統生産總值(GEP)初步評估結果,標誌著神農架創建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邁出堅實一步。

  今年4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要求各地選擇具備條件的地區開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探索政府主導、企業和社會各界參與、市場化運作、可持續的生態産品價值實現路徑。

  神農架森林覆蓋率達91.6%,擁有3767種維管束植物,佔全國植物種類總數的12.9%;有脊椎動物636種、昆蟲4375種,已知獸類物種數佔全國獸類的14.3%,鳥類數量佔全國的30.6%。

  神農架是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是我國首個同時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成員、世界地質公園、世界自然遺産”三大保護制度冠名的地區。神農架自然生態系統的完整性、原真性、不可再生性和不可複製性全球少有,其生態産品價值呈現出多樣性、稀缺性、普惠性、約束性等特點。

  今年7月12日,神農架成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正式啟動試點創建工作,並制定《神農架林區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工作方案》和《神農架林區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方案》,將重點開展生態産品調查監測、探索神農架生態産品價值核算體系、暢通生態産品價值實現途徑、完善生態補償和回報機制等6方面的工作。

  生態産品調查監測包括開展森林資源、水資源、地質遺跡、生態景觀本底調查工作,進一步摸清生態産品“家底”,並改造升級農村産權交易平臺,建立覆蓋全區全部生態産品信息平臺。

  在暢通生態産品價值實現途徑方面,神農架大力發展生態旅遊,提升生態旅遊空間溢出價值;壯大生態農林産業,大力推進“六種四養”,加快林下産業發展,打造國家級綠色有機農産品基地;推進“旅遊+中醫藥康養”戰略,圍繞康養、康療、康體三大主題,打造一批示範康養基地。

  “方案”表明,創建試點將讓生態更加惠民,包括開發更多生態管護員公益崗位,完善獸災保險和農作物、中藥材自然災害保險制度,適當提高補償標準等。同時,探索建立神農架“兩山銀行”,擴大農業風險抵押擔保金規模,推動商業銀行開展綠色信貸業務。

  神農架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表示,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是一個開放的路徑,神農架將探索發展生態飛地經濟,支持周邊地區在神農架建立生態特區,並推進碳排放權和碳匯交易,研究林業碳匯實現機制,制定“碳達峰、碳中和”政策措施,力爭到2025年實現GEP到GDP的轉化率達15%。(湖北日報記者劉漢澤、通訊員喻玲、蔣寧)

  專家訪談

  讓生態顯現應有價值——訪神農架國家公園研究院博士郭永兵

  好山、好水、好空氣是否有價?

  有。在浙江省麗水市景寧縣,一個民宿房間800元的標價中,明確寫明包含生態價值350元。

  50畝山林,在不砍伐的前提下如何“變現”?可以把山林作為有價商品,到銀行抵押貸款。

  郭永兵博士介紹,2019年,麗水成為我國首個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幾年來,麗水出臺全國首個市級生態産品價值核算技術辦法,創新生態信用和金融賦值,讓生態成為有價商品參與金融貸款。

  神農架林區是全國唯一以“林區”命名的行政區域,擁有全球中緯度地區保存最為完好的原始森林,現有森林面積28.92萬公頃,每年可釋放氧氣300多萬噸,吸收灰塵100多萬噸,吸收有毒氣體200多萬噸。同時,神農架有海拔2500米以上的山峰20多座,山體年蓄水量達30余億立方米,相當於丹江口水庫年均蓄水量的四分之一,被譽為“華中水塔”。

  在郭永兵看來,這些自然資源的生態價值,應該通過合適的方式轉換成經濟價值。他認為,“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是基於“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科學理念提出的,旨在打通綠水青山轉化為金山銀山實現路徑。神農架生態資源豐富,生態保護良好,應該先行先試,勇於創建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

  郭永兵認為,開展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應該著力在三個方面下功夫。一是生態調節類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就是為保證生態系統在氣候調節、水文調節、釋氧固碳、生物多樣性保護等方面服務功能的正常發揮,建立“保護者獲利”“受益者付費”“破壞者賠償”的生態補償機制。二是文化服務類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就是依託各種自然資源和文化資源,大力發展生態藝術、生態體驗、生態康養、生態旅遊等特色文化産業,推動文化服務類生態産品價值實現。三是物質供給類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就是依託良好的生態資源,大力發展生態食品、生態能源、生態養殖業、生態中藥材等相關産業,實現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在生態産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探索中,一定要堅持生態産業化和産業生態化,依託當地自然生態系統優勢,以生態為資源發展相關産業,在保護的前提下,充分發揮經濟、社會、生態綜合效益,努力實現生態保護與生態價值實現的良性循環,實現生態美與百姓富的統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漢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