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省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會在荊門東寶舉行
2021-09-30 16:19:48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9月26日、27日,湖北省秸稈綜合利用現場會及項目管理培訓在荊門市東寶區舉行。全省17個市州和非重點縣市區農業農村局相關負責人員參加會議。

  與會者觀摩了東寶區子陵鋪鎮建泉村水稻機收、秸稈打捆離田現場,萬華禾香板業(荊門)有限責任公司展廳、生産車間,以及荊門市荊農秸稈有限公司秸稈收購、壓包、銷售現場,觀看了東寶區秸稈綜合利用宣傳片。宜昌市、鐘祥市、洪湖市、南漳縣等地交流了秸稈綜合利用做法。

  近年來,東寶區堅持以“用”促“禁”,在全域秸稈禁燒的基礎上,大力推廣秸稈肥料化、飼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積極探索秸稈利用出路;研究出臺《2017—2021年東寶區秸稈收儲利用補貼辦法》等扶持政策,通過向上爭取、基金籌集、財政支持“三個一部分”多方籌措補貼資金12772萬元,用於秸稈綜合利用補貼。同時,東寶區健全收儲運體系,全區共成立秸稈收儲仲介服務組織46個,吸納近200名農機手成為秸稈“經紀人”;區級財政拿出230萬元集中採購52台秸稈打捆機,免費配給轄區內的合作社、種田大戶或秸稈收儲市場主體使用,進一步擴大秸稈離田機械保有量;按照“村有點、鎮有中心、區有收儲公司”的規劃,該區引入社會資本成立1家區級秸稈收儲公司(荊門市韆鞦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建立鎮級秸稈收儲中心4個、村級秸稈收儲點19個,全年秸稈“收、儲、運”能力達到30萬噸,積極拓寬秸稈來源,形成了以東寶區為中心、幅射周邊縣市的區域性聯合收儲網絡。

  此外,東寶區還大力培育全産業鏈條,依託園區優勢、秸稈資源和收儲體系,成功引進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全國秸稈綜合利用龍頭企業——萬華板業,投資10.68億元建設荊門萬華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生態産業園。2020年,萬華板業年産禾香板24萬立方米,消耗秸稈等農林剩餘物近30萬噸。以萬華板業為龍頭,該區大力開展以商招商、産業鏈招商,吸引詩尼曼家居、亞丹家居、伊仕利家居等10多家定制家居企業和30多家産業鏈配套企業相繼落戶,形成從“秸稈—秸稈板—定制家居”的秸稈綜合利用全産業鏈;全産業鏈提供1.2萬個就業崗位,帶動800戶貧困戶就業,帶動農民增收2.4億元,全區農作物秸稈利用率從2012年的52%提高到2020年的100%,在全省率先實現全量化利用,産生了良好的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

  會後,農業農村部和華中農業大學專家教授分別以《秸稈資源調查與臺賬填報工作》與《雙碳背景下秸稈綜合利用的形勢分析及前沿技術》為題進行了輔導培訓。(文 黃正恒 劉洋)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