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     輿情智庫
今年湖北省新增8.28萬個停車位
2021-10-15 10:13:5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盤活空地、錯時共享、智慧統籌,多管齊下緩解停車難——今年來,我省新增8.28萬個停車位

今年湖北省新增8.28萬個停車位_fororder_01

  “停車位建好後,方便多了!”仙桃市龍華山街道何李社區居民毛凱時常感嘆小區的新變化。

  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湖北省今年以來已新建8.28萬個停車泊位,緩解了群眾停車難、佔道停車致交通擁堵等問題。

  新招迭出找“空地”

  10月1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仙桃市何李社區,只見嶄新規整的100多個停車位分散在各個位置,不時有居民前來停車。毛凱説,以前車子都停在路上經常被刮蹭,今年7月底社區新增停車位後,情況迅速得到改善。

  “利用社區空臺、空地等閒置土地,每處能建一個到七八個停車位。”何李社區黨支部書記付華章告訴記者,社區充分盤活零散閒置地,因地制宜劃分車位數量。

  土地從哪來,是新建停車場中的普遍難題。在仙桃,當地根據新老城區地域性質和人口密度差異,針對性地採取“待建空地深挖潛力,邊角空地見縫插針,景觀區域有機融合”方式,摸清老城區閒置用地底數,利用社區空臺、空地、空廠房和拆違地塊,既新增停車位,又控違治臟。

  宜昌市則按照“閒置地建永久停車場、收儲待用地建臨時停車場”的思路,調整國土空間規劃、城市交通規劃,提高學校、醫院、商業中心等停車設施建設配比標準。截至8月底,該市已新建9047個停車位。其中,結合老舊小區改造,拆除積存違建騰退可利用公共空間,建成停車位2200余個。

  打“時間差”調出泊位

  10月7日,荊州市城管委門口,“中秋、國慶期間免費開放停車場”的紅色公告牌格外顯眼。

  當日,市民王先生在門衛處登記相關信息後,將車開進了院內。“明天早上7點半前一定要把車開走,不能影響單位正常上班。”離開時,門衛叮囑。

  “從9月30日晚7點到10月8日早7點半,面向7座及以下小轎車免費開放,每天都有十幾人進來停車。”荊州市城管委執法督察科雷華介紹。

  荊州正探索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位常態化開放機制。國慶期間,該市城管委、交通局等170余家單位免費開放了7780個停車泊位。宜昌、仙桃、大冶等地,則大力推進機關事業單位錯時免費向群眾提供院內停車位。

  小區、商圈停車位晝夜使用不均,停車位“旱的旱死,澇的澇死”,是許多城市共同面對的難題。對此,宜昌協調116個小區停車場白天對外有償開放,9個商圈地下車庫夜間優惠開放,同時在中南路、江海路等12個路段設置600個“潮汐車位”,供市民夜間免費停車。

  點開手機找車位

  外出購物、吃飯,人們常常遇到難題:哪有停車位?

  打開“宜昌城市停車”APP,周邊停車場點位圖清晰呈現,綠色表示有空余停車位,紅色表示已滿。10月12日上午,記者點進宜昌新華書店停車場,“剩餘停車位126,1小時5元,3小時6元”,收費標準一目了然,市民可一鍵導航,到場停車。截至8月底,該市已有68個停車場、2.46萬個車位接入該系統。

  “以前根本不知道哪個停車場還有空位,把車開過去才知道滿了。現在打開APP就可以準確停車。”宜昌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説:“以往利用率不高的停車場,現在也都用上了。”

  分佈分散、閒置率高、市民無法獲知停車場車位信息,是加劇停車難的重要原因。為此,宜都市建設了“1+1+N”全市智慧停車管理系統,即1個管理中心、1個信息平臺、N個服務功能,市民通過微信公眾號“宜都智泊”,可實時查詢停車點位圖和泊位使用情況,了解資費信息並線上支付,減少繞行、等待時間。在不易辨別方向的大型地下停車場,還可利用空車位指引、反向尋車引導等功能,快速找到停車位。

  目前,武漢、宜昌、咸寧、孝感、黃石等城市都在積極開展智慧停車管理試點。

  省住建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省工作專班將加大對全省城市停車泊位建設工作的檢查督導,各縣、市政府要按要求完成年度目標。對行動遲緩、建設滯後的單位通報批評,嚴肅查處停車行業“微腐敗”問題,大力糾治不正之風。(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李朝霞 通訊員 石堃 彭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