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回家的路 溫馨安全——2022年春運首日現場探訪記
2022-01-18 10:43:43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回家的路 溫馨安全——2022年春運首日現場探訪記_fororder_01

2022年春運首日漢口火車站客流平穩,秩序井井有條。(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田悅 實習生 何霖欽 攝)

  編者按

  春運,一頭連著家鄉的年味,一頭連著異鄉的打拼。又是一年春運時,有的人,在感受春運歸途中的幸福溫暖;有的人,懷揣新年的憧憬留守異鄉。無論你身在何方,哪有愛,哪就是家。即日起,本報開設“春運同期聲”專欄,將鏡頭和筆對準春運,講述“回家”的故事。

  1月17日,一年一度的春運拉開帷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武漢火車站、漢口火車站、傅家坡汽車站、高速公路徑河收費站等地,見證2022年春運首日。

  錯峰出行成常態

  上午10時許,武漢火車站站前廣場,旅客依次“貼身份證”進站。據介紹,這是該站最新引進的健康碼自動識別系統,只需要輕輕一貼,後臺系統即可同步國家大數據庫核對登記,提高通行效率。

  候車大廳內,防疫消殺來回進行。南昌的楊先生來漢已經三年,他擰著大包小包,帶著自己三歲的女兒回老家過年。

  春運首日武漢站發送旅客3.6萬人次。武漢車站黨群工作科況才咏解釋説,疫情前的春運中,探親流、學生流、務工流往往疊加。今年春運,人們明顯錯峰出行,學生在春運前就已分批離漢。省交通廳運輸保障處主任科員陳杭稱,受疫情影響,錯峰出行或將成為今後春運的一種常態。

  數據顯示,武鐵春運首日管內119個客運站共計發送旅客25萬人次,這與去年12月日均數據相近。武漢天河機場起降航班480架次,迎送旅客5.3萬人次,較去年同期有所增長。

  客流沒有增加,但是服務卻一點沒少。今年春運,武漢火車站值班專職醫生上崗,以應對旅客突發疾病。

  讓旅途更溫馨

  武昌至北京西的Z38次列車上,歡快的音樂聲中,憨態可掬的“虎寶”和喜氣洋洋的“財神”載歌載舞,向旅客送上祝福。旅客們紛紛放慢腳步,與“虎寶”拍照合影。

  1月17日上午,襄陽客運段、襄陽鐵路公安處書法愛好者登上G6818次列車,為乘車旅客書寫吉祥春聯、福字,送上新春祝福。

  平安春運、有序春運、溫馨春運,讓旅客體驗更美好。今年,武鐵各級黨政工團開展崗位奉獻、暖冬行動等主題實踐活動,“武鐵小桔燈”青年志願服務隊深入站廳服務旅客。

  在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已安裝了自助行李托運設備,還有智慧化的自助登機閘機,讓旅客出行更輕鬆。

  據介紹,針對可能發生的極端惡劣天氣,鐵路、航空部門均制定了預案,確保春運期間安全、順暢、便利,確保旅客不發生大規模滯留。

  防疫不掉鏈

  今年春運,如何落實防疫措施?

  17日上午,漢口火車站的站前廣場人流如織。健康碼、行程卡二維碼展牌隨處可見,進站口左右兩側大螢幕和廣場大喇叭滾動提醒公眾“戴好口罩、保持距離”。防疫消殺、衛生清潔員隨處可見。一樓扶梯處,保潔人員將地面掃了又掃,扶梯把手擦了又擦。

  據了解,為保障客流安全、有序流動,武鐵管內119個客運站嚴格執行屬地防疫政策,落實常態化消毒措施,省內七家民用機場也按照屬地防疫部門要求,對來自中高風險地區的航班進行嚴格管控。

  武漢天河機場航站樓的出發及到達區域、衛生間出入口、電梯內外、自助設備等旅客使用頻繁的位置,均設有無接觸式手部消毒器,且在服務櫃檯和登機口櫃檯都備有手部消毒液。對於其他旅客服務設施、自助設備,每天定期開展多頻次消毒。

  在傅家坡汽車站,目前已啟用自助售票系統,進站通道同樣採用了健康碼自動識別系統。下午4:20左右,記者來到位於東西湖區的硚孝高速徑河收費站,現場進出城通道順暢,防疫人員正在對外省來漢人員進行信息登記,道路右側,隔離帳篷已經搭好、救護車在一旁待命。(湖北日報見習記者 胡祎 通訊員 陶誠)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