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     輿情智庫
解鎖奮鬥密碼 錨定目標再出發 武漢江夏區正式邁入“千億俱樂部”
2022-02-24 17:18:1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附參考連結】GDP破千億!解鎖武漢市江夏區的奮鬥密碼——寫在江夏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一千億元之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224142019

江夏中央大公園 攝影 柳斌

  國際在線湖北報道:日前,從武漢市統計局傳來消息,2021年武漢市江夏區地區生産總值(GDP)突破1000億元大關,達到1010.23億元,正式邁入經濟總量“千億俱樂部”,實現歷史性跨越,一個新的里程碑就此誕生。

【附參考連結】GDP破千億!解鎖武漢市江夏區的奮鬥密碼——寫在江夏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一千億元之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224142027

楊橋湖 攝影 柳斌

  歷時3年,2次向目標發起衝刺——千億之路跌宕起伏

  “一組簡單的數字,一部迎難而上、銳意進取的奮鬥史。”站在千億的新起點上,許多江夏人感慨頗多。

  時間的指針撥回到5年前。

  2017年,江夏區調整發展戰略,當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770.98億元,增長10.5%,主要經濟指標增速均高於全省、全市平均水準,呈現出強勁的發展態勢和巨大活力。

  2018年,江夏區延續穩中向好的勢頭,當年地區生産總值直接跳過800億元關口,達到906.15億元,比2017年增加135.17億元,千億城區目標已觸手可及。

  彼時的江夏,連續11次雄踞湖北全省縣域經濟方陣榜首,連續2年入圍中國工業百強區。在這樣的背景下,2019年年初,江夏區搶抓機遇,順勢而為,發起了向千億城區目標的首輪衝刺。

  “當時大家都信心滿滿,幹勁十足!”回顧奮鬥歷程,江夏區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當全區上下信心百倍向目標發起衝刺之時,誰也沒有想到,躍上千億台階的挑戰如此之大。數據顯示,江夏區2019年完成地區生産總值948.8億元,與千億失之交臂。

  “翻開江夏撤縣建區乃至更遠的歷史,沒有哪一個年份像2020年那樣艱難。”武漢市江夏區科學技術和經濟信息化局局長熊吉輝説。2年前,在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衝擊之下,江夏區經濟總量不升反降,僅完成地區生産總值842.04億元,比2019年還降低104億元,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從91.85億元跌落至65.21億元。

  進入2021年,江夏區在武漢市下達960億元經濟總量目標的基礎上,自我加壓,以“跳起來摘桃子”的精神,再度吹響“衝刺千億城區、重返縣域經濟榜首”的奮進號角。“説實話,許多人為江夏捏了一把汗。”熊吉輝坦言道。

  前進道路上從來不是一帆風順的。2021年8月,當江夏區上下錨定目標奮力拼搏之時,疫情再襲江夏,對經濟社會發展帶來嚴重衝擊。面對疫情防控和經濟發展的雙重考驗,全區上下頂住壓力、負重前行、迎難而上,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經濟發展,努力把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降到最低,以“9天清零”的速度再次贏得“江夏保衛戰”,書寫了“英雄城市、英雄人民”的江夏風采。

  只有想不到,沒有做不到。2021年終盤點,江夏人拼出了一份來之不易的成績單:完成地區生産總值1010.23億元,同比增長14.0%,增速居武漢市新城區第一。其中,第一産業實現增加值111.71億元,同比增長8.4%;第二産業實現增加值403.58億元,同比增長18.9%;第三産業實現增加值494.95億元,同比增長11.7%,呈現全面恢復、快速增長、質效提升的良好態勢,實現“十四五”良好開局。

【附參考連結】GDP破千億!解鎖武漢市江夏區的奮鬥密碼——寫在江夏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一千億元之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224142034

位於江夏區的上海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 攝影 柳斌

  沉著應對經濟轉型之痛,加快轉方式、調結構——千億之門這樣打開

  回顧歷史,江夏區發揮區位、資源、産業三大優勢,通過主攻工業,經濟發展突飛猛進,逐步實現了從農業大縣到工業強區的華麗轉變。

  俗話説,經濟發展通常是好和壞相伴而行的。2017年統計數據顯示,江夏區三次産業比為13.5:62:24.5,呈現出“二産獨大”的顯著特徵,這為未來發展留下了隱憂:工業打噴嚏,江夏經濟就感冒。

  唯有思想破冰才能發展突圍。基於這種清晰判斷,江夏區把轉變發展方式,調整産業結構,優化産業佈局作為經濟發展的重中之重,打出了一套漂亮的組合拳。

  ——實施“補鏈、延鏈、強鏈”工程,突出生産性服務業項目的招商,推進傳統産業轉型升級,加快汽車産業向新能源、智慧化方向發展,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248個、30億元項目9個、世界500強項目15個,智造經濟、數字經濟蓬勃興起,海康威視、永旺夢樂城、中關村信息谷等一批重大項目入駐,規上工業企業數由2016年的265戶增長至2020年的290戶。2021年全年完成固定資産投資560億元、工業投資212億元。

  ——主動融入全市大健康産業規劃,按照“國家戰略、湖北貢獻、市級項目、江夏擔當”的戰略定位,高標準規劃建設光谷南大健康産業園,統籌做好項目招商,配套設施建設,全力打造國家級産業基地,經濟發展新動能加快聚集。

  ——創新實力逐步提升,湖北7大實驗室江夏佔有一席,武漢生物所10億劑疫苗二期擴産能項目,僅用86天建成投産,再現“江夏速度”,騰訊武漢研發中心等245家高新技術企業快速發展,新增國家級孵化器3家,累計打造眾創空間54萬平方米,科技創新指數在全省縣域中穩居第一。全年新登記企業10600戶,較2020年同期增長近三倍。

  ——優化服務“軟環境”,提升發展“硬實力”,出臺支持中小微企業疫後重振政策措施,發放助企貸款40.8億元,落實技改、高品質發展等專項資金1.49億元,引導産業轉型升級。

  ——緊盯“高效辦成一件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等107項高頻政務事項實現“一事聯辦”,300余事項實現自助辦,企業開辦實現“零成本”。

  ……

  爬坡過坎,重塑優勢。如今的江夏,實力更強、結構更優、潛能更足,服務業增加值以百億元的速度持續“跨關”,年均增速達26%,三次産業佔比優化為11.1:39.9:49,逐步改變了“二産獨秀”的局面,形成了“二、三産業並駕齊驅”的新格局,實現了由“一車獨秀”向“一車一苗一網”多輪驅動加速轉變,經濟發展的韌性及抵抗市場風險的能力逐步增強。

【附參考連結】GDP破千億!解鎖武漢市江夏區的奮鬥密碼——寫在江夏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一千億元之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224142040

江夏經濟開發區 攝影 柳斌

  80%以上財力用於民生,發展成果人民共享——千億背後民生賬本

  “作為一個新江夏人,感覺這幾年江夏發展很快、變化很大,家門口新建了學校,開通了地鐵,給人一種煥然一新的感覺。”市民羅曉欽説,經常在朋友圈看到“江夏又引進一個大項目”“江夏這些幼兒園將新改擴建”等事關老百姓的好消息,從這些都看得出江夏發展越來越好,經濟實力也越來越強。

  翻開近年來江夏區的“民生帳單”,每一項民生工程的暖心變化,都見證著百姓持續攀升的幸福指數。

  就業,是民生之本。促進大學生、農民工、退役軍人、特殊群體等重點人員就業,5年間新增城鎮就業7萬人、增長23%,城鎮登記失業率3.2%,遠低於全國4.9%的水準。

  教育,是民生之基。江夏先後投入103億元發展教育事業,新改擴建中小學、幼兒園90余所,增加學位3.6萬個,補充教師2000余名,全面完成34所義務教育學校改薄,在武漢市率先創建國家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示範區。

  社保,是民生之依。城鄉居民醫療保險參保率穩居全市前列,養老保險基本實現全覆蓋,養老床位比五年前將近翻了一番,24小時便民服務實現區街全覆蓋。

  交通,是民生之利。先後投資340多億元完成700余個城建項目,地鐵2號、7號、8號線先後開通,江夏成為武漢首個邁入“地鐵時代”的新城區。東西向的新南環線加快建設,南北向的107國道、紙賀線順利完成,區街村三級公路新改建350余公里。

  醫療,是民生之需。江夏雲景山醫院、區人民醫院南樓、中醫院新院區等項目先後完工,省級“五化”村衛生室全面覆蓋,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先後獲評三級醫院,榮獲“全國中醫藥先進區”等殊榮。

  良好生態環境也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江夏區堅持“生態立區”的首位戰略,5年累計投入200多億元,全力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長江岸線生態保護修復、“清水入江”工程、“三非三網”整治、黑臭水體和劣V類水體攻堅治理、靈山礦區連片修復復墾……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的有力舉措,給老百姓帶來了深刻的感受:天更藍了,山更綠了,水更清了,環境更優美了。

  GDP增速再快,老百姓的“錢袋子”卻沒有鼓起來,那麼再快的GDP增長速度,對群眾來説無異於鏡中花、水中月。

  可喜的是,伴隨著GDP的不斷增長,5年來,江夏區城鄉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由29174元和17972元,增長到38265元和23903元,年均分別增長9.4%和9.5%,全區49個貧困村全部脫貧出列。此外,江夏區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穩居全省第一方陣,城鄉人均收入比值縮小為1.58,遠低於全國的2.56,居民“錢袋子”越來越鼓,人民群眾得到了看得見、摸得著的實惠。

【附參考連結】GDP破千億!解鎖武漢市江夏區的奮鬥密碼——寫在江夏區地區生産總值突破一千億元之際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20224142045

江夏安山濕地 攝影 柳斌

  勇於參與全國縣域經濟競爭,打造高品質發展示範區——千億賽道歸零出發

  2022年,是江夏區撤縣設區的第27個年頭,如果按照人的年齡階段來劃分,27歲,正是人勇於創新、快步奔跑、活力十足的時候。

  放眼全國。2017年12月,工信部首次發佈中國工業百強區,江夏區位列全國第48位,在湖北省和武漢市各城市區中排名第一。2021年,江夏位列第86位。

  縱觀湖北。自2008年至2018年,江夏連續11年位列湖北縣域經濟綜合排名之首。近2年進入調整換擋期,2020年排名滑落至第11名。

  立足武漢。截至2021年,武漢已有10個區GDP超過千億元。其中,東湖高新區2020年GDP突破2000億元大關,黃陂區2019年GDP突破1000億元,硚口區、青山區今年將向“千億城區”的目標發起衝擊。

  “前有標兵、後有追兵、自有困難,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慢進也是退。”一位長期關注江夏的經濟學家表示,站在經濟總量千億元的新起點,江夏既不能沾沾自喜,也不能瞻前顧後,惟有找準定位,跳出江夏看江夏,把江夏的發展放到全國、全省、全市的大局中去謀劃、去思考,真正找準制約江夏跨越發展的瓶頸和短板,敢於正視問題,抓住關鍵要害,才能展現作為、行穩致遠。

  決策科學,方能決勝於未來。江夏區第六次黨代會找準了未來發展“坐標係”,明確了發展“線路圖”:未來五年,確保全區生産總值超過1500億元、力爭2000億元,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年均增長10%以上,躋身全國工業百強區30強行列,達到全國縣域經濟50強水準,打造全國創新發展先行區、全省縣域經濟龍頭區;打造全國鄉村振興樣板區、全省城鄉融合發展標杆區;打造市民尋找“鄉愁”的目的地、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打造具有全國影響的文化標識地;打造武漢乃至全省縣域當中收入水準最高、消費實力最強、安全保障最好、幸福指數最高的魅力之區。

  此外,江夏區還提出,要深入實施“生態立區、産業興區、創新活區、文化名區、共富強區”戰略,大力推進“五穀共建”,奮力建設“富強江夏、和諧江夏、美麗江夏、活力江夏、幸福江夏”,勇於代表湖北主動參與全國縣域經濟競爭,為打造中部地區高品質發展示範區而努力奮鬥。

  征途漫漫,惟有奮鬥。站在新起點上的江夏,處在“天時、地利、人和”前所未有的黃金髮展機遇期,湖北省五個萬億級産業基地江夏有其四,全市九大支柱産業江夏全覆蓋。同時,江夏區東連光谷、西接車谷,是武漢最具活力、最顯品質、最有潛力的南部産業大走廊核心承載區。江夏區有深厚的文化底蘊,有絕佳的生態稟賦,有通達的區位優勢,有雄厚的産業基礎,還有全國區縣少有而獨特的創新資源,更有江夏人代代相傳的那股“不服周”的精神。 

  千億不是終點,而是新征程的起點。

  江夏,未來可期!(文 熊利兵 王夫之 田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