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鄂州共建“五同”核心區
2022-04-13 11:01:1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上月,鄂州市黨政主要領導先後到訪省發改委、中鐵第四勘察設計院、武漢地鐵集團。多輪溝通,只為一個共同目的——推動武漢與鄂州間的市域鐵路建設。

  這是今年以來武鄂同城化發展動向頻頻的一個縮影。前不久,兩市宣佈共建“五同”核心區,即“規劃同編、交通同網、科技同興、産業同鏈、民生同保”,進而攜手打造區域協調發展樣板。

  季溝通、月例會、周碰頭

  3月17日,武漢黨政代表團到訪鄂州。期間,主客雙方現場踏勘未來二路對接工程進展。今年內,該條道路將全線貫通。

  連通的“路”不僅在腳下,還體現在兩地愈發順暢的互動中。借由構建多層次、常態化聯繫機制,武鄂市級領導每季度一溝通,分管領導每月一例會,職能部門每週一碰頭。

  1月19日,兩市生態環境部門協商梁子湖共保聯治工作;2月14日,兩市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共謀在國土空間規劃編制、項目用地保障、信息化建設、生態保護、人員交流等方面展開闔作;3月17日,兩市住房公積金中心齊推5項同城化便民措施。

  互動密集,見效提速。武鄂同城化發展規劃、空間規劃已有初步成果,葛店開發區、紅蓮湖新區被納入東湖科學城260平方公里拓展範圍。而在民生領域,319項政務服務事項實現城市圈“跨市通辦”,鄂州第三代社保卡載入“武漢通”功能,武鄂城鎮職工社保、醫保等實現無障礙轉移接續。

  “目前兩市去年議定的合作事項已全部完成,今年新增了21項重點工作需雙方繼續共推。”鄂州市發改委副主任吳宏發説。

  重點突破帶動整體推進

  正在拓寬的短咀裏湖橋,是數萬“新武鄂人”每天同城上下班往返的必經之路。拓寬工程籌備之初,兩市工作人員一起跑規劃、跑審批,僅3個工作日便完成全過程審批。

  近年來,武鄂加快推進交通“硬聯通”,現已有2條城際鐵路、1條普鐵和9條公路連通,且有兩條高速公路在建。到年底,鄂州計劃再打通6條與武漢對接的“斷頭路”。

  3月19日,花湖機場順利完成試飛,正向6月通航、11月開啟貨運功能的目標衝刺。以光谷科創大走廊建設、航空客貨運“雙樞紐”建設為突破重點,武鄂同城化已呈整體推進之勢。

  中國民航機場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劉武君表示,天河機場與花湖機場,一客一貨兩大樞紐協同運行,不僅是對城市圈交通格局的改變,也將拉動沿線産業集聚、促進經濟發展,提升城市圈的對外通達能力與國際交往能力。

  “經多年探路,武鄂科技成果轉化合作持續開展,不斷深化‘研發在武漢,轉化在鄂州’模式,以科技同興助力産業同鏈,共同打造世界級産業集群。”鄂州市科技局局長楊偉志説。

  據統計,2021年,鄂州與武漢對接簽約項目40個,總投資244.45億元。

  示範城市圈同城化發展

  自3月起,武鄂兩市住房公積金中心啟用業務互辦窗口。此舉意味著,兩地市民可在對方城市公積金網點辦理本地公積金業務。

  據了解,該項舉措將於近期在武漢城市圈的其餘城市推行。而且,兩市率先實施的其他住房公積金便民措施亦將於下半年全面推廣。

  “武漢與鄂州經濟互補性強、合作空間大,具有同城化發展的良好基礎,同時也是鄂州提出建設同城化核心區的底氣所在。”鄂州市委書記孫兵説。

  一年多來,武漢和鄂州先行先試,率先突破,在規劃、交通、科技、産業、民生領域深度融合,取得了一系列實質性進展,同城化勢頭強、效果好。

  在此基礎上,今年兩市還提出,未來將打破行政藩籬,通過跨區域規劃和統籌,創新資源配置、要素保障、公共服務、利益共享等領域的體制機制,強化核心區勢能。

  既是核心區,也是重點區、先行區、示範區。孫兵認為,武鄂同城化發展理應更快一步、更深一層,為武漢城市圈同城化發展提供借鑒,發揮示範帶動作用,加快“九城就是一城”進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勁松 夏中華 通訊員 黃朝暉 曹彥)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