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黃石新港:向現代物流樞紐邁進
2022-05-24 09:44:47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趙瀅溪

  原標題:壯大水運體系 建多式聯運國家示範工程 黃石新港:向現代物流樞紐邁進

  初夏時節,黃石新港碼頭三期工程建設如火如荼,8個萬噸級泊位已完成樁基建設,正在進行水工施工。

  位於長江中游南岸,黃石轄區內長江岸線達79公里,由城區港區、棋盤洲港區、陽新港區三大港構成,其中棋盤洲港區是核心,規劃佈置57個貨運泊位。有別於老城區港口,棋盤洲港區又稱為黃石新港。

  黃石新港是全國28個、湖北省4個主要內河港口之一,國家一類開放口岸。黃石新港建成後,將壯大全省“江海聯運、水鐵聯運、水水直達、沿江捎帶”水運體系,構建完善的公、鐵、水、空“四港融合”現代物流樞紐。

  建設智慧環保港口標杆

  黃石新港由黃石市政府與深圳鹽田港股份有限公司合作,進行整體開發、建設和運營。

  “黃石新港按沿海港口高標準打造,一二期工程歷時8年已建成15個泊位,正在建設的三期8個萬噸級泊位,採用目前世界上頂級的技術和設備。”新港港口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安民介紹,其中散貨泊位擬選用1800噸/小時的新型柱式鏈鬥式連續卸船機裝卸工藝,能耗僅為傳統卸船機的60%,作業效率是同規格傳統卸船機的1.3倍以上,便於實現自動化、無人化取料作業。

  緊臨三期碼頭泊位,5個5.5萬平方米、合計22萬平方米的超大型堆場正在緊張施工。現場工作人員張傑介紹,該堆場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全封閉氣膜結構,並配合採用氣溫監控、氣壓自動控制、瓦斯監控和預警、車輛自動控制、無人堆場等先進技術手段,實現港口堆場“零大氣污染”。

  李安民説:“黃石新港一二期工程定位,是以多式聯運為支點,形成長江中游大宗散貨集散中心、樞紐中心;三期工程則以智慧環保為中心,打造長江沿線智慧、環保港口標杆。”

  打造沿江綜合交通樞紐

  黃石新港具備公路、鐵路、水運、航空等多種運輸方式,在建設三期碼頭泊位的同時,也在配套建設、優化集疏運體系,進一步發展多式聯運、打造沿江綜合交通運輸樞紐。

  “黃石新港是長江中游少有的優良深水港區,豐水期水深20米、枯水期6.2米以上,萬噸級內河船可常年滿載通航。”李安民介紹,港口已建成集散貨、件雜貨、集裝箱及多式聯運一體的綜合港區。水運方面,來自巴西、澳大利亞的鐵礦石,非洲和南美的銅精礦,以及北美的玉米、大豆從這裡上岸;來自黃石及周邊地區的精品鋼、機電産品在此登船,通過江海聯運,直抵世界各地。

  鐵路運輸方面,黃石新港通過新港支線鐵路連接黃石山南鐵路,經武九鐵路連接至全國鐵路網,實現真正意義的鐵路進港、鐵水無縫銜接。依靠獨一無二的“鐵水”無縫銜接,黃石新港去年完成貨物吞吐量2000萬噸,躍居長江中上游第六大港,今年目標直指3000萬噸。三期工程中,疏港鐵路二期工程也正在建設,進一步拓展“鐵水”聯運運力。

  公路方面,新港大道、海州大道、黃富沿江省道、S315河金、S349大棋等多條疏港公路正在建設,和已建成的棋盤洲長江公路大橋、武漢城市圈外環線、黃鹹高速公路互通互聯,港區5分鐘跨越長江後與G50滬渝高速公路連接、30分鐘與G45大廣和G56杭瑞等高速對接。航空方面,黃石距離鄂州花湖機場僅30公里,黃石新港也正在積極規劃與順豐機場對接方案。

  從“運輸港”向“貿易港”轉變

  煤炭、鐵礦石、鋼鐵、糧食等大宗貨物,通過港口上岸後,如何抵達企業最後一公里,一直是難題。

  “以往都是通過貨車轉運到廠,效能低,成本高,污染大。”張傑説,黃石新港三期疏港體系將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建設4條從碼頭前沿到後方企業的全封閉貨運廊道,貨物直達企業料廠,“能實現1分鐘到碼頭,5分鐘到鐵路,15分鐘到企業。”

  黃石新港多式聯運項目2017年入列國家第二批多式聯運示範工程項目。“三期工程8個泊位,將於2023年6月建成投入使用,屆時累計建成23個泊位,貨物吞吐量將達到7000萬噸/年。”黃石新港園區黨委書記程艷民説,黃石新港將進一步豐富航線,優化集疏運體系,推動貨物雙向對流,實現從“運輸港”到“貿易港”轉變,迎來“貨從黃石轉,能繞全球跑”時代。

  目前,黃石新港産業園區建設正在推進,寶鋼涂鍍板、弘盛40萬噸高純陰極銅、湖北優科、新興管業等四個百億級工業項目也正在加快建設,黃石新港將扛起“億噸大港 千億園區”“港口新城”的發展使命。(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龔雪 通訊員 徐燕玲)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