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堰智慧城市大腦指揮中心。(通訊員 李世醒 攝)
1725平方米的空間裏,數據跳動、大屏閃爍,一塊4米×18米的顯示屏被分為若干個小屏,每個小屏,對應一個應用場景……5月15日,十堰“城市大腦”在十堰傳媒大廈上線。
“十堰建設智慧城市,‘城市大腦’是核心。”十堰市行政審批局局長陳瑛介紹,“城市大腦”是一個集應急指揮中心、城市運行中心、民生服務中心為一體的開放式智慧運營平臺,首批上線政務服務、防汛防澇、燃氣安全等應用場景,後續將不斷迭代,連接經濟、生態、交通、公共安全、城市治理等信息數據,打通司法、安監、消防、環保等部門系統,讓百姓生活更方便、城市治理更智慧。
搶抓新基建打造“城市大腦”
十堰大數據運營有限公司總經理向雲峰把“城市大腦”指揮中心比作人的大腦,負責儲存數據的“武當雲谷”為心臟,“i武當”APP則是人的手。
指揮中心已建成視頻共享、空間地理信息交換、融合通信、疫情防控、政務統一受理、數據共享交換等平臺,每天匯聚近14億條數據。
位於丹江口市的“武當雲谷”大數據中心正抓緊建設,部分功能已投入使用。該項目規劃架設1萬個機架,除支撐“武當雲”運行外,還計劃打造互聯網企業算力中心、行業應用及災備中心等。
車城百姓最熟悉的將是“i武當”APP。它是面向市民及企業的“一站式”城市智慧服務平臺,包含不動産、交通出行、疫情防控、醫療健康等11大類200多個應用場景,目前已上線應用場景60余個。今年2月,十堰市通過“i武當”APP發放新春留堰消費券800萬元,帶動消費近5000萬元。
陳瑛介紹,十堰計劃舉辦數據應用創新創業大賽,力爭“i武當”APP下載使用量突破60萬,推動更多政府部門和企業上雲、用雲,加快各類數據資源跨部門、跨領域、跨層級利用,讓“城市大腦”更加“耳聰目明”。
數據跑起來,“大腦”活起來
“城市大腦”如何運轉?
以“防汛防澇”應用為例,指揮中心內,工作人員可通過顯示屏,掌握城區“五河”及6座中小型水庫的動態。
在看不見的背後,“城市大腦”利用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對應急、氣象、住建、城管、自然規劃、公安、水文等部門數據調取、分析,精準判斷和預報城區汛情和內澇狀況,自動生成指令,按照事態緊急程度,同步下達給相關部門和人員。
“目前,與防汛防澇相關聯的視頻數據有8.6萬路。”向雲峰説,“一路就代表一個攝像頭,如此大規模的數據應用,在傳統治理模式中簡直難以想像。”
數據“跑”起來,城市管理“活”起來。
十堰建設智慧防疫大數據應用平臺,接入全市重點行業從業人員、核酸檢測、疫苗接種人員、發熱門診就診、隔離點等數據16類、5.85億條,圍繞外防輸入、多點觸發、應急處置、全民防護“四張網”搭建中高風險地區來堰返堰人員排查、全市在堰未接種疫苗人員排查等數據模型,實現實時監測、“紅黃碼”觸網報警、異常信息及時推送等功能,累計排查異常人員信息近百條。
今年,十堰擬定智慧城市建設項目25個,涉及資金7億元。“城市治理最需要解決什麼、群眾最期盼什麼,‘城市大腦’就謀劃、推出什麼。”陳瑛表示,將堅持“誰應用誰主導、誰需求誰建設”原則,推動各政府部門建設智慧平臺,將其中開發成熟、市民需求迫切的應用場景引入“城市大腦”。
搭乘國家“東數西算”東風
有了“城市大腦”,十堰智慧城市建設將進一步提速。
陳瑛表示,除了提升城市治理能力和民生服務水準,“智慧十堰”還將推動物聯網、雲計算、人工智能等數字産業的發展。
圍繞“城市大腦”,十堰與華為公司已簽署協議,推進十堰商用車産業數字化。在5月15日“城市大腦”上線儀式上,華為公司高級副總裁、政務一網通軍團CEO楊瑞凱表示,華為將充分發揮技術服務等優勢,與國內外“車、路、雲、網、圖”等領域合作夥伴一起,助力十堰發展智慧網聯商用車。
同時,十堰與東風公司展開多輪磋商,加快東風公司商用車車輛網與十堰“城市大腦”對接,推動産業轉型升級。
産業數字化之外,還有數字産業化。
去年5月,國家相關部委出臺文件,推進“東數西算”——利用西部相對低廉的電力、土地資源,集中化、規模化建設數據中心,為東部數字産業提供算力支撐。十堰位於“數字中國”建設的地理中心,具有土地、電價、綠色能源等優勢,建設“城市大腦”、加強數據中心建設,有利於搭乘産業發展順風車。
十堰還將把“城市大腦”作為轉變幹部工作作風、思維方式的抓手。該市要求,全市上下樹立大數據思維,擁抱數字時代,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建設更高水準的數字政府。
“過去,數據分散在各部門。有了‘城市大腦’,部門數據共享,破除壁壘,進一步方便市場主體和老百姓辦事,有利於優化營商環境。”陳瑛説。
閱讀提要
城市的智慧化程度是城市發展水準與競爭力的重要體現。去年5月開始,十堰大力建設智慧城市,在交通疏導、政務服務、民生保障等方面效果顯著。
隨著“城市大腦”建成,該市將堅持需求牽引、效果為先,推動應急、城管、生態保護等應用場景嵌入城市大腦,將部門線下業務線上化,進一步提升城市治理能力。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饒揚燦 戴文輝)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