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宜昌秭歸臍橙乘“雲”直上
2022-07-27 12:47:1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原標題:今天在樹上,明天在路上,後天在消費者舌尖上,數字鄉村建設帶來巨變——秭歸臍橙乘“雲”直上

宜昌秭歸臍橙乘“雲”直上_fororder_01

7月22日,在秭歸縣泄灘鄉萬家村的果園裏,電力工人正在維護檢修軌道線路,電動雙軌車穿梭在果園裏,採摘裝筐的夏橙沿著軌道從山頂直奔山腳的公路邊。(視界網 雷勇 攝)

  7月21日,趁雨勢漸小,宜昌市秭歸縣泄灘鄉陳家灣村果農陳毅軒,一路小跑趕到山坡上,將一筐筐摘好的夏橙運上軌道。

  往年夏天,陳毅軒家的40多畝成熟夏橙,需要近200多個小工肩挑背扛,僅這一項成本每斤就需0.4元。今年,他在果園安裝了地面單軌果園運輸機和空中索道。按下遙控器,不到半小時,一車15筐約600公斤的夏橙,就沿軌道轉運至山腰,再經空中索道轉運至公路裝車。

  如今,泄灘鄉像這樣的果園軌道運輸機有318條,每斤夏橙採摘成本可節約0.15元。全縣長達13萬米、681套臍橙田間軌道運輸系統,22台植保無人機,正在讓秭歸柑農告別肩挑背馱的歷史。

  2020年,秭歸入列國家數字鄉村試點。橙子和這片土地,迎來變遷。

  從“看天收”到數字種植

  在郭家壩鎮煙燈堡村,每隔一段距離,就會有形似路燈的滅蟲器將連貫的橙園間隔成塊。在這200畝晚熟臍橙數字化種植示範園,氣象墑情自動採集設備、害蟲探測儀等數據收集智慧化設備遍佈林間。

  “每棵樹榦周圍都有4個藍色滴管半埋在樹下,一直連至200米外的操作室。”該鎮農業服務中心高級工程師寇志倫介紹,這是智慧水肥一體化系統,果園管理者僅需手機,就能實現遠程澆水、施肥。與此同時,根據氣象、墑情設備採集的空氣和土壤濕度數據進行管理,每畝柑橘能節水70%以上,節肥40%以上,省工90%以上。在秭歸,這樣的數字化種植園已有近萬畝。

  生長、採摘、運輸、銷售……秭歸縣農業農村局信息處辦公室,負責人陳力輕點滑鼠,幾秒鐘內,12個鄉鎮的臍橙産業鏈數據躍上“三峽柑橘産業大腦”顯示屏。遙感圖像、土壤墑情、種植戶信息、橙園管理乃至甜度都被一網打盡。從田間地頭到消費者餐桌,所有數據“雲共享”。

  距泄灘鄉不遠的一個洗果廠內,剛從樹上採摘的夏橙,在生産線上翻轉,經噴灑水洗、過篩後,按規格落入包裝箱中。高峰時,該洗果廠一天要洗20噸橙子。

  現場負責人介紹,不符合銷售標準的次果會被分選出來。品質較好的橙子運送到光電智慧分揀車間,在對果實顏色、糖度、水分進行紅外線分析後,進行分級打包。近兩年,秭歸提檔升級了一批洗果廠,建設7條數字化分選生産線,採用數字化分選技術倒逼臍橙品質提升,推進臍橙標準化生産。

  産業“大腦”數字興橙

  “這幾天橙子批發市場價格好,鄉親們都在趕著出貨。”夏橙價格實時浮動,每週關注臍橙指數,成了陳毅軒等秭歸果農的必修課。

  “今年夏橙收購價比2021年上漲55.5%。”他指著手機螢幕介紹,這是縣裏專門為臍橙量身定制的市場晴雨錶,産地收購價、電商銷售價、市場批發價盡在掌握。“指數能反映臍橙産業産銷各環節的價格走勢,給大家當數字參謀,橙子怎麼賣划算,一看便知。”

  秭歸縣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為做好數字技術與秭歸臍橙深度融合的文章,秭歸正著力建設三峽柑橘産業大腦,為全縣臍橙全産業鏈打造大數據管理服務平臺和數據支撐。以屈姑國際農業集團為龍頭,建設農産品加工産業集群,建立品質可追溯標準化示範園區,實現從田間到舌尖的全程品質監管。

  眼下,秭歸不斷創新臍橙零廢棄精深加工科技成果,先後開發出橙罐頭、橙酒、橙粽等系列精深加工産品80多種,實現臍橙“從花到果、從皮到渣”的零廢棄綜合利用。

  “今天在樹上,明天在路上,後天在消費者的舌尖上!”該負責人稱,截至2021年底,秭歸縣臍橙種植面積已達40萬畝,年産量80萬噸,綜合産值達100億元,今年上半年臍橙銷售已破45萬噸。受“數字興橙”拉動,全縣電商企業達到2600家,年銷售額突破30億元,秭歸臍橙年快遞量達1600萬件,連續兩次被評為國家電商進農村綜合示範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金淩雲 通訊員 鄭家裕 聶爽)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