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8日,上汽通用武漢分公司繁忙的新能源汽車生産線上,工人們正在給電動車裝電池。(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熙勇 攝)
區域名片
汽車,江夏區重要的支柱産業。
搶灘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風口,江夏大力支持上汽通用發展新能源、無人駕駛汽車,積極推動捷威電力、楚能等多個新能源項目建設,繼續引進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相關企業,産業鏈協同發力。
2021年,江夏區汽車工業産值近700億元,初步形成以上汽通用為核心、70多家規上汽車零部件企業聚集的全新矩陣。
今年6月,上汽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産量較2021年同期大幅提升,當月實現産量4.9萬輛,同比翻番;上半年累計産量超過20萬輛,實現産值近215億元,産量産值均實現兩位數正增長,跑贏車市大盤。
今年上半年,江夏區汽車零部件企業産量增長16.2%,汽車産量增長18.1%。
現場探訪
8月5日,地處江夏區的上汽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總裝車間,一派繁忙景象。
同一條生産線上,同時生産傳統燃油車型和新能源車型,車間廣泛使用全過程品質追溯和數字化防錯系統。
近日,上汽通用汽車正式發佈新一代智慧純電動車專屬平臺——奧特能電動車平臺,基於該平臺打造的多款新能源智慧網聯車型將陸續在武漢分公司生産。
碰撞5秒內主動放電保安全
“武漢奧特能超級工廠主體工程改造已完工。”上汽通用汽車武漢分公司總經理達申申介紹,上汽通用汽車和泛亞汽車技術中心全程參與該平臺及相關車型的同步開發。
“奧特能平臺從電池研發生産、電池物理防護、電芯配方、電池熱管理四個角度出發,提出電池的全面安全保護方案。”達申申介紹,整個平臺滿足汽車行業電子電氣系統安全層面最高的標準,擁有專屬的電芯配方和七重核心電池熱管理技術。還有強化的全新電池物理防護架構,採用高強度的框架結構,抗擠壓能力達到國標的3倍,而且在碰撞發生後5秒內即可完成主動放電,確保事故後救援安全。密封性也能達到IP67防塵防水和IP6K9K高壓噴水防護等級。
“奧特能平臺採用業內首創的無線電池管理系統。”達申申説,這比普通電池包少九成線束,減少線束老化帶來的故障風險,信號傳輸品質更高更可靠,日後升級更便捷。
3年內將推出10多款新能源車型
“目前該平臺的第一款車型已經開始試生産及試驗認證等工作。”達申申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多款基於奧特能平臺打造的新能源智慧網聯車型,以及配套的電池、電驅系統項目已完成立項備案工作。
達申申介紹,奧特能平臺具備高度靈活的技術開放性,它採用可替換、可升級的電池模組,以及可靈活排布的電芯組合方案,可支持各種形式的電池包,滿足不同續航里程、不同驅動形式、不同性能的多類産品,覆蓋轎車、SUV、MPV等不同軸距和造型尺寸的各類整車需求。
“通過高度本地化的業務鏈體系,實現了奧特能平臺超過95%零部件的本土化製造和採購。”達申申説,“十四五”期間,上汽通用汽車計劃將投入500億元用於電動化和智慧網聯化領域的科技研發和産品落地。到2025年,上汽通用汽車計劃推出10款以上基於奧特能平臺的國産新能源車型,覆蓋旗下別克、雪佛蘭和凱迪拉克三大品牌以及多個細分市場,為消費者帶來更豐富的選擇。
3000畝地承載汽車産業新未來
“我們正規劃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産業園、環野湖未來汽車産業研發基地。”武漢市江夏經濟開發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該核心區與目前通用汽車及周邊配套廠商相鄰,共佔地約1800畝,重點引進新能源及智慧網聯整車及産業鏈企業。
據介紹,未來江夏區將用約3000地畝重點引進汽車整車企業總部、汽車軟體開發、汽車系統集成、創新企業孵化、動力電池研究院、汽車輕量化實驗室、汽車基礎技術中心和大數據中心,以及新能源智慧網聯整車研發製造與運營為一體的綜合性總部基地。
“我們還將建設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産業輔助功能區。”該負責人介紹,具體包括汽車文旅區、生活配套區,比如汽車主題公園、負碳生態體驗園、汽車綜合性能測試場和智慧網聯測試場,以及承擔居住、消費、娛樂與交通功能的生活區。(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湯煒瑋 通訊員 王夫之 姜亮平)
專家點評
抓住黃金15年“二次招商”
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粗略估計有6至8倍的成長空間。我們正進入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産業的“黃金15年”。
江夏區作為傳統汽車工業強區,站在搶灘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風口,應當推進傳統汽車同新能源智慧網聯汽車融合發展。
首先,要抓住産業鏈分散重塑戰略機遇,積極承擔産業轉移。其次,充分利用江夏區現有産業鏈相關配套資源,如總部資源、延鏈商機等資源,進行二次招商。最後要整合産業資源,使江夏從設計、研發、製造到服務、供應鏈等全鏈條協同發展。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國機智慧技術研究院産業規劃事業部總監 楊大偉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