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再次通過 “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
2022-08-22 11:31:4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原標題:積極探索節水“武漢模式” 武漢再次通過 “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

武漢再次通過 “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_fororder_01

8月17日下午,在荊州市江陵縣秦市鄉白柳河渠,村幹部帶領村民在湍急的河流中打木樁、抬沙包,築壩攔水,灌溉農田。(視界網 梅聞 孫楊 攝)

  8月21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獲悉,繼2013年、2017年後,武漢第三次通過“國家節水型城市”復查。

  國家節水型城市是一個城市節水的最高榮譽,2009年,武漢市成功創建。近5年,武漢夯實城市節水基礎,開拓創新,各項節水指標進一步提升,較上一考核年度(2016年),萬元GDP用水量降低23.5%,萬元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2.3%,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達到91.52%。

  樹立工業節水“武漢標杆”

  作為國內重要工業基地,武漢高耗水行業相對集中。

  武鋼、中韓石化、通用等傳統支柱企業,京東方、長江存儲和華星光電等新興産業龍頭企業,廣泛採用節水工藝,成為行業節水的典範。

  京東方在建設中充分考慮水的高效利用,反滲透濃水回用、工藝水循環、冷凝水回收等節水系統與工廠同步建成;華星光電用水效率不斷提升,單位産品耗水量僅為行業平均值60%。

  行業領頭羊的帶動促進了全行業節水效果的提升,武漢工業用水重復利用率居全國同等城市前列。

  打造高校節水“武漢模式”

  作為“大學之城”,武漢雲集近百所高校,年用水量近億立方米。

  2019年,武漢在全國率先啟動高校三年節水減排行動。12所高校創新合同節水管理模式,積極整合社會資本與技術資源。武漢工程大學高峰期年用水量達277萬立方米,實施合同節水管理後,節水服務公司投資500多萬元對用水設施進行改造,當年學校即節水127萬立方米。湖北工業大學開展合同節水管理僅半年,節水率就達到37%。

  “合同節水管理”作為新用水管理模式,正在武漢越來越多高校中實施。至2021年底,武漢全市高校用水量較2018年同比減少2237萬立方米,總體下降21.6%,超額完成行動計劃目標。

  建立生態治理“武漢樣板”

  武漢優於水又憂于水,全市節水工作與生態環境治理息息相關。

  為提高城市水資源配置效率和利用效率,武漢加快推進再生水利用。三金潭、龍王嘴等污水處理廠進行升級改造,尾水水質達到景觀環境用水標準,用於黃孝河、巡司河等城市河流生態補水。武漢鋼鐵有限公司將工業廢水和市政污水集中處理,回用於工業生産和周邊企業,年再生水回用量超過0.75億立方米。諶家磯再生水廠和鐵橋路地下凈水廠等新建項目將陸續投産,設計規模每日超過30萬立方米。

  2021年,武漢全市再生水利用量達到3.88億立方米,利用率27.9%。全市湖泊總體水質持續好轉,2021年劣Ⅴ類湖泊首次實現清零。

  全民同講節水“武漢故事”

  為讓“人人節水、人人惜水、人人愛水”理念深植人心,武漢市打造武漢節水科技館、長江文明館兩大全國水情和科普教育基地,成為市民熱門打卡地。同時,創新宣傳手段,全國首創的《節水微課堂》系列節水科普網課,入選全國100部優秀科普微視頻作品。

  武漢還組織開展“百萬大學生節水減排行動”“愛我百湖”志願者活動,不斷豐富節水志願行動內涵;組織開展水源地保護區探訪、走進節水型企業等活動,增強市民對治水節水工作的了解;組織開展“居民小區節水行”“優秀節水主題班會評選”等活動,不斷匯聚基層群眾力量。

  截至2021年底,武漢全市節水型企業(單位)達492家、節水型小區達203個、節水示範家庭有2000余戶,為共建節水型城市注入源動力。(湖北日報全媒記者黃磊 通訊員 郭育軍 張可 王莎莎)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