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鄂西頁巖氣地質資源潛力達11.68萬億立方米——湖北頁巖氣産業“底氣”足
頁巖氣,賦存于富有機質泥頁巖及其夾層中,是以吸附和游離狀態為主要存在方式的非常規天然氣。
與常規天然氣相比,頁巖氣開發具有開採壽命長和生産週期長的優點,加快頁巖氣勘探開發和利用,對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對於清潔能源的需求、控制溫室氣體排放具有重要意義。
上世紀90年代後期,頁巖氣的開發和使用開始在各國得到重視。
進入21世紀,我國加速發展頁巖氣産業。2020年,我國頁巖氣年産量超過200億立方米。根據國家能源局規劃,到2030年,我國要在海相、陸相及海陸過渡相頁巖氣開發上取得明顯突破,年産量將達到800億至1000億立方米。
一個具有廣闊前景的新興産業,起勢發動。
資源潛力巨大
2015年,湖北首口頁巖氣井在來鳳縣壓裂成功,2017年,位於宜昌市點軍區的鄂宜頁1井經過測試,首次在長江中游獲得高産頁巖氣流。
近年來,恩施州累計完成頁巖氣勘探投資約30億元,開展了多批次資源調查評價和勘探開發,完成各類勘探井32口,明確了利川區塊、咸豐區塊、建始及周緣區塊三個核心有利區。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公佈數據顯示,恩施州頁巖氣遠景資源量達4.5萬億方,佔全省近二分之一,地下多達五套層係有頁巖氣發現。
《湖北省自然資源保護與開發“十四五”規劃》指出,鄂西地區頁巖氣地質資源潛力達11.68萬億立方米,居全國前列,具有年産能100億立方米的開發潛力。
2021年,我國頁巖氣産量230億立方米。其中,中石化重慶涪陵頁巖氣田全年産氣71.65億立方米,中石油西南油氣田頁巖氣産量達111.7億立方米。鄂西地區頁巖氣如能大規模商業開發,將有望成為我國第三個大型頁巖氣産區。
今年5月,湖北省印發《湖北省能源發展“十四五”規劃》,提出加快宜昌、恩施地區頁巖氣勘探開發,2025年頁巖氣産能達到20億立方米/年。
近日,省發改委印發《恩施州大産業發展規劃(2022—2035年)》,將頁巖氣開發列為清潔能源大産業的發展重點之一,提出打造全産業鏈,加快頁巖氣勘探開發規模化、商業化,力爭到2026年,綜合産值達到100億元;到2035年,形成頁巖氣全産業鏈,綜合産值突破900億元。
産業鏈規模初現
經過多年積累,湖北在頁巖氣的工程施工、裝備製造方面已有較強基礎,産業鏈初具規模。
江漢油田是我國頁巖氣勘探開發的領軍企業之一,其主導的“涪陵大型海相頁巖氣田高效勘探開發”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使我國成為第三個完全掌握頁巖氣開發成套技術的國家。
長時間開發,對氣井管理也提出了高要求。國內首口實現商業開發的頁巖氣井——涪陵頁巖氣田焦頁1HF井,自2012年投入生産,目前日産量4萬立方米。“精細管理是該井能持續生産10年的秘訣。”江漢油田頁巖氣管理部油田專家陳忠介紹。
在頁巖氣鑽探施工方面,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公司是我國南方石油工程領域産業鏈最完整、國産化程度最高、一體化優勢突出的石油工程技術綜合服務商。國內5000米以上頁巖氣井最快鑽井紀錄、國內頁巖氣井水準段最長、水準段“一趟鑽”進尺最長紀錄,均是他們創造。
在鄂企業中石化石油機械股份有限公司,是中國石化唯一的油氣裝備研發製造與專業技術服務中心,産品頻頻刷新油氣鑽探紀錄。2020年,該公司在重慶涪陵頁巖氣田首次規模化應用超大功率電動壓裂裝備,建立了國內首個全電動壓裂裝備體系,現場作業人數減少40%、噪聲降低17%、能耗降低20%以上,綜合成本可降低30%以上。
軟體産品方面,今年8月,中國石化宣佈我國油氣領域“深地一號”項目獲重大突破。在“深地一號”項目中,壓裂混砂作業控制和井口數據採集使用了位於荊州的四機賽瓦公司研發的SOFEView 5.0軟體系統。2021年以來,這家企業的油氣裝備控制系統,陸續成套和深化應用於國內涪陵國家級頁巖氣示範區、順北深層油氣田市場和國外東南亞印尼油田市場。
目前,荊州已建成全國産業鏈最完備的石油石化裝備基地,骨幹企業約60家,産業工人2萬多人,生産的油氣裝備、化學、管材等産品及服務已走向世界幾十個國家和地區。
按照國家要求,頁巖氣勘探開發區塊設置有生態保護紅線要求。湖北日報全媒記者了解到,目前,湖北省有關方案已上報國家,待確定後即可啟動頁巖氣礦權招標出讓等工作。屆時,湖北省頁巖氣開發産業鏈有望獲得“噴發”式發展。
綠色開採“絕技”多
湖北在頁巖氣綠色環保開發方面擁有眾多“絕技”。
頁巖氣開發中産生的油基鑽屑含油率高達15%-25%,屬於危險廢棄物。通常情況下,油基鑽屑可經處理分離成水、油、灰等物質,水和油可以循環使用,唯獨鑽屑灰需要固化處理後掩埋,污染問題難以有效解決。
近日,由中石化江漢石油工程頁巖氣開採技術服務公司申報的一項發明專利獲國家知識産權局授權。該項目負責人劉俊君介紹,一口3000米的頁巖氣井,油基鑽屑的出灰量約290噸,該項專利技術可將油基鑽屑灰有效轉化為油氣資源開發所使用的固井水泥漿,單噸水泥漿摻灰量成分佔比可達40%,平均兩口井的固井水泥漿能消耗一口井的油基鑽屑灰,打通了鑽屑無公害處理“最後一公里”。
這項成果僅是該公司致力於綠色開採技術研發的一個縮影。
開採頁巖氣需要用大量水配製壓裂液,返排廢水怎麼辦?他們開發出環保壓裂液體系,用廢水甚至海水都可以配製。最新産品今年已投入市場,不到一個月訂單超千萬元。
油氣田經過長時間生産開發,最令人頭疼的問題就是地層漏失,它會造成安全隱患和環境污染。對此,他們開發出FAR防漏型可循環微泡修井液,給地下油氣層裹上“防污膜”,較常規修井液成本降低近40%。
這些環保技術已經産生良好的環境效益。在涪陵頁巖氣田,全面實行水基和油基鑽屑“不落地、無害化”,部分指標超過北美標準。目前,涪陵頁巖氣田水基、油基鑽屑資源化回收利用率達100%。(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通訊員 謝江 李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