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冶南方承建的印度克羅美尼不銹鋼項目,創下兩項全球之最。(受訪單位供圖)
作為全國建築業重鎮,武漢建築業産值連續3年跨過萬億元大關,並在今年上半年登上全國第二的高位。
在國內競爭日趨白熱化的當下,中建三局、中國一冶、中冶南方等在漢央企早年便響應國家號召,站在“設計之都”武漢的肩膀上,精心佈局海外。
逢山開路、遇水架橋,憑藉過硬“內功”和廣闊視野,它們在全球多地留下“建築漢軍”的足跡。
中建三局:
樹起巴基斯坦基建“標杆”
平均每天修路724米,392公里的6車道高速公路不到3年提前完工;單日瀝青混凝土施工超2.5萬立方米,打破公司建造紀錄……在中東、東南亞的多項目收穫成功後,中建三局又在巴基斯坦PKM高速公路項目(蘇庫爾至木爾坦段)上屢創“工程奇跡”。
閃耀的成績背後,這條“中巴友誼之路”的建設卻是困難重重。除了氣溫高、雨季長導致的工期緊張外,工程沿線土質鬆軟,施工要求驟然提高,讓工程備受關注。
壓力當前,3萬餘名中巴員工迎難而上,項目團隊首次把彎沉檢測列為必檢內容,路面每個結構層、每條車道、每隔20米進行一次檢測,平整度品質標準控制執行比國內還高。瀝青路面則率先採用SBS改性瀝青技術,抗車轍、抗高溫、抗老化性能比普通瀝青大幅提高。
同時,沿線鋪設的光纜,將新設的電子收費系統、監控系統、事件檢測系統等接入控制中心,並實現遠程智慧化控制,開啟巴基斯坦高速公路現代化、信息化元年。
“2020年項目正式交付巴方時,該國公路局官員對我們的項目團隊連連豎起大拇指。”中建三局二公司海外公司黨總支書記、總經理薛原介紹,此工程不僅暢通了巴基斯坦南北交通大動脈,將兩地車程從11小時壓縮至4小時內,還成為該國迄今施工標準最高的公路項目,為後來者樹起“中建標杆”。
中國一冶:
借智全球“打工人”
作為最早走出去的在鄂央企之一,自2016年起,中國一冶每年在國內高校招聘外籍留學生,集聚起一批全球“打工人”,為海外項目接上地氣。
“是一冶給了我為家鄉綠色發展作貢獻的機會。”10月26日,中國一冶越南分公司辦公室副主任丁氏秋荷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説。
畢業于雲南師範大學的丁氏秋荷,在2019年3月入職後,便迅速加入該公司同年啟動的越南河內垃圾發電項目,負責與當地各主管部門對接。在她的努力下,中方項目人員簽證辦理流程大幅提升,大量翻譯、認證費用節省下來,她本人也獲評2020年公司優秀外籍員工。
“以前,河內的生活垃圾大部分都依靠填埋,容易造成周邊環境污染。”丁氏秋荷介紹,項目投用後,每日可為河內處理約60%的生活垃圾,且能支撐24萬戶居民的用電量,社會、經濟效益明顯。
在她身後,中國一冶海外單位的外籍員工佔比已達10%。著眼外籍員工語言、協調上的優勢,該公司建立起培養機制,比照中方員工,為其打造薪資、晉陞管理通道。
“經過多年培養,目前已經有數名留學生進入項目部、境外分公司的核心管理崗位,成為公司境外一線管理中堅力量。”中國一冶國際工程分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趙海説。
中冶南方:
向海外輸出中國標準
今年以來,中冶南方海外市場捷報頻傳——由其設計、建設的塞爾維亞第一座超低排放加熱爐在8月正式點火,系列智慧化、綠色化技術首次輸出至歐洲;繼越南和發榕桔一期項目後,榕桔2鋼廠煉鐵、煉鋼兩個總承包項目也交由中冶南方實施。
“核心技術是企業立身之本,也是我們實現高品質出海的‘命門’。”中冶南方海外部負責人余華勝介紹,歷經60餘年在鋼鐵工程技術領域的持續創新,該公司向海外輸出技術、裝備的腳步從未停下。
在俄羅斯,中冶南方為該國最大硅鋼生産企業新利佩茨克鋼鐵公司提供新能源汽車用高端電工鋼連退機組,成功輸出全球領先的硅鋼工藝裝備技術。
在印度,克羅美尼(CHROMENI)不銹鋼項目為中冶南方贏得業內讚譽——全線長700米的不銹鋼冷軋生産線,全球最大;200米/分鐘的工藝速度,全球最快。
截至目前,中冶南方的自主技術與裝備已應用到俄羅斯、烏克蘭、日本、韓國、印度、越南、馬來西亞等多個國家的項目上,在碳鋼、硅鋼、不銹鋼等領域,始終保持技術領先優勢。
“為促進工廠綠色、智慧化轉型,我們的技術仍在持續升級。”余華勝説。該公司的新六代超臨界發電技術研發,可使機組熱效率達43.5%,較傳統技術發電效率大幅提升,而其上一代技術已在全球多個項目落地。(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馬文俊)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