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荊門:漳河大壩穿“背心” 漢江大堤變“胖墩”
2022-11-25 11:04:2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蔣碩

  原標題:荊門重點水利工程搶抓黃金期施工——漳河大壩穿“背心” 漢江大堤變“胖墩”

  2020年大汛後,湖北制定水利補短板工程行動方案,一批水庫除險加固、大中型灌區改造、堤防加固工程加快實施。荊門碾盤山水電樞紐、漳河水庫除險加固和灌區改造、漢江堤防加固等一批項目納入其中。

  秋冬時節,雨水漸少,水利工程建設迎來施工黃金期。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奔赴漳河水庫除險加固、漳河灌區改造、漢江堤防加固鐘祥段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設現場,探訪項目進展情況。

荊門重點水利工程搶抓黃金期施工——  漳河大壩穿“背心” 漢江大堤變“胖墩”_fororder_01

漳河水庫雞公尖大壩防浪墻施工中。(省漳河工程管理局供圖)

  漳河水庫

  40釐米厚防滲墻從壩頂打入基岩

  11月16日,雨後初霽,加固整修一新的漳河水庫觀音寺大壩分外雄偉。

  “一自漳河馴伏後,良田萬頃保糧源。”漳河水庫地處荊門、宜昌、襄陽三市交界處,總庫容21.13億立方米,保護行洪河道範圍內30多萬人口,灌溉農田260.52萬畝。

  漳河水庫1964年建成後,年久失修,存在多處安全隱患。2019年底,漳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獲湖北省發改委批復。此次除險總投資4億多元,重點加固觀音寺、雞公尖、付集等7座大壩及兩座溢洪道和6座引水閘,還同步建設水雨情測報系統、大壩安全監測系統等,工程于去年8月開工。

  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工程科程磊介紹,觀音寺大壩是漳河水庫最高大壩,上游幹砌護坡風化嚴重,觀音寺電站引水穿壩導流洞滲水較為嚴重,影響大壩安全。此次加固,觀音寺大壩重點改造600多米長的堤頂公路,加固下游壩坡,新建211米觀音寺電站引水隧洞。記者登上大壩看到,加寬刷黑後的堤頂公路及壩坡、三級馬道煥然一新,一米多高的防浪墻結實牢固,引水隧洞正在施工中。

  雞公尖大壩是漳河水庫樞紐主體工程之一,主要進行護坡加固和壩頂改造。站在壩頂,記者發現,大壩上游壩坡並不是“坡”,而是14級臺階。“建成臺階式消浪坎有利於消浪,減輕庫水對大壩的沖刷。”程磊解釋説。雞公尖大壩壩頂公路過去僅5米寬,此次擴至8米,擴寬路面的混凝土擋墻已澆築完畢,正在填土方,壩頂電纜溝也在開挖。下游背水坡整修加固後,已鋪上厚厚的草皮。

  付集大壩加固是漳河水庫除險加固的重點工程之一。“最關鍵的工程是1575米長的混凝土防滲墻。”程磊介紹,大壩防滲墻好比人在內衣和外套之間,新穿一件“防水背心”,防止庫水滲入壩體將土粒帶出,形成滲漏通道。防滲墻厚40釐米,從壩頂打到壩底,再打入基岩,最深處23.94米。施工時,先在壩頂上游側分段掏挖深槽,槽孔成型後灌入混凝土,待混凝土凝固後再掏挖下一段槽孔。

  目前,漳河水庫除險加固工程進度已達八成,涉及水庫安全的重要隱患均已消除。省漳河工程管理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漳河水庫還將推進信息化改造,完善水雨情測報系統,在觀音寺大壩建設機器人站房,實現大壩管理可視化、智慧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王群峰 龔遠勇)

荊門重點水利工程搶抓黃金期施工——  漳河大壩穿“背心” 漢江大堤變“胖墩”_fororder_02

漳河水庫雞公尖大壩壩頂施工現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 攝)

  漳河灌區四幹渠

  重建兩大渡槽潤澤12萬畝良田

  十幾米高的槽墩巍然矗立,87噸重一榀的渡槽正在澆築,工人們正忙著搭建腳手架……11月16日,鐘祥市雙河鎮林坪村,漳河灌區四幹渠北幹渠改造關鍵工程——六跨連拱胡家灣渡槽拆除重建工程正加緊施工。

  漳河灌區地跨荊門、荊州、宜昌三市,設計灌溉面積260.52萬畝,骨幹渠道總長830.58公里,對保證灌區糧食生産發揮了重要作用。

  省漳河工程管理局工程科副科長鄭傳飛介紹,漳河灌區1966年建成後,部分渠係一直未硬化,滲漏嚴重,水資源利用效率不高。1998年起,國家實施漳河灌區續建改造工程,到2019年累計硬化襯砌渠道473公里,但仍有部分渠道未納入改造範圍。如四幹渠北幹渠下游還剩48公里沒硬化,渠道年久失修,淤積嚴重,特別是胡家灣渡槽和響水洞渡槽存在槽身錯位、混凝土脫落、鋼筋銹蝕銹斷等多種病險情況,灌溉放水時一半澆田一半浪費。

  今年1月,省發改委批復漳河灌區續建配套與現代化改造工程一期項目,項目總投資3.93億元,其中省管漳河項目投資2.19億元,荊門市管三幹渠項目投資1.74億元。

  按計劃,省管漳河項目包括渠道渠坡整治、渠係建築物加固等,四幹渠北幹渠9.84公里渠道襯砌和響水洞、胡家灣兩大渡槽重建工程被納入。北幹渠渠係改造包括渠道硬化,重建節制閘、分水閘等。沿著渠係行走,記者看到,部分渠道清淤、渠底硬化已完成,閘站設施正在施工中。

  “胡家灣渡槽和響水洞渡槽是北幹渠續建控制性工程。”鄭傳飛介紹,胡家灣渡槽全長299米,有29榀槽身,今年3月5日拆除;響水洞渡槽全長330米,11月13日拆除。拆除後,兩大渡槽將原址重建。

  在胡家灣渡槽重建現場,記者看到,渡槽的84根灌注樁和承臺、拱墩及墩帽等都已施工完畢,正在進行拱圈支架施工。不遠處,一榀榀渡槽正在澆築。“每榀渡槽長8.8米,87噸重,最大流量7.98立方米/秒。”胡家灣渡槽項目經理楊建介紹,該渡槽工程共需渡槽34榀,已預製澆築23榀,預計年底完成混凝土澆築,明年3月完工。

  四五公里外,響水洞渡槽已被拆除,工人正在清理拆除後的廢渣石。項目負責人許志勇介紹,響水洞渡槽橫跨江漢支流浰河,河道上方採取百米大拱一跨過河,為減少施工對汛期行洪的影響,渡槽拱圈將在省內水利工程中率先採用水準轉體施工技術,即沿浰河平行澆築好拱圈,然後空中轉體後與兩端拱圈連接。

  兩大渡槽重建後,將顯著改善灌溉農田12.17萬畝,灌溉保證率由原來的75%提升到80%以上。(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通訊員 王群峰 龔遠勇)

荊門重點水利工程搶抓黃金期施工——  漳河大壩穿“背心” 漢江大堤變“胖墩”_fororder_03

漳河灌區四幹渠北幹渠改造關鍵工程——六跨連拱胡家灣渡槽拆除重建工程正加緊施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李劍軍 攝)

  漢江堤防鐘祥段

  63公里大堤“長胖”1.5米

  秋日暖陽下,鐘祥皇莊漢江大堤巍巍矗立。堤上,工人正忙著培土,為大堤“強身健體”。

  過去,漢江堤防荊門段整體標準不高,汛期常出現散浸、翻砂鼓水等險情。2013年起,漢江堤防荊門段開始大規模加固,三期工程去年2月開工。

  據介紹,漢江堤防三期項目全長63公里,涉及皇莊堤、文集堤和石牌堤,建設內容包括堤防加固、拋石固岸和涉堤建築物等,總投資7.5億元。

  行走在皇莊堤堤頂,加寬培厚的大堤,堤頂寬達6米,兩輛車可輕鬆錯車。鐘祥市水利和湖泊局漢江堤防加固項目負責人章賢明介紹,皇莊堤全長24.2公里,加固前堤身單薄,未達到國家二級堤防標準,2020年大汛,部分堤段散浸嚴重。加固後堤身加高0.5至1.6米,堤頂從4.5米加寬到6米,明年春將全部硬化。

  江邊貨輪上,挖掘機將一塊巨石拋向堤腳,形成兩米寬的石臺。章賢明介紹,皇莊堤段受江水迎流頂衝,長期沖刷容易掏空堤腳,拋石可保護堤腳,皇莊堤段拋石護岸4.7公里。

  “石頭都是從幾十公里外運來的。”章賢明説,石頭從上游的石材廠買來,先用車運到碾盤山電站碼頭,再乘船到皇莊堤。漢江堤防加固三期共拋石護岸14公里,共需石頭37萬立方米。

  在文集堤段,記者看到,用於灌溉的同盟閘正在施工,十余名工人正在扎鋼筋籠、挖箱涵底板。三期工程堤段,同盟閘、唐港北閘、和平閘建於上世紀60年代,老化嚴重,拆除重建總投資1200萬元,明年底將全部建成。

  章賢明介紹,63公里堤防加寬培厚預計共需土方220萬立方米,已完成18公里。完工後,63公里堤防將整體“長胖”1.5米,變成“胖墩”後的鐘祥漢江大堤,防汛標準大幅提高,將更好地守護兩岸群眾生命財産安全。

  三期工程完工後,還將實施漢江堤防加固四期工程,涉及柴湖圍堤、洋梓軍民堤、官莊堤、大集堤,總長80公里,項目前期工作正在推進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祝華 童晨曦 通訊員 孫禮新)

荊門重點水利工程搶抓黃金期施工——  漳河大壩穿“背心” 漢江大堤變“胖墩”_fororder_04

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七橋村村黨支部書記、主任陶澤武展示維修好的U型渠。

  小塘小泵站

  “眾籌”資金 眾手施工

  “大夥兒共同辛苦半個多月,2800多米長的U型水渠終於修好了,來年乾旱灌溉更有保障了。”11月15日,荊門市東寶區子陵鋪鎮七橋村,村民們看著新修的水渠,欣喜之情溢於言表。

  七橋村水利基礎設施較差,村裏多段水渠滲漏嚴重,今年大旱,該村4個地勢較高小組的田飽受乾旱。

  今年7月,村民何修貴在灣組夜話中首次建議,整修U型渠。村委會討論後,發動黨員群眾共同參與。

  資金哪來?“村民出一點,集體籌一點,企業捐一點,政府支持一點,最後湊齊了經費。”村支書陶澤武道出了竅門。為保證項目實施,村民們還自發選舉村民代表,成立理事會負責籌資籌勞、監管施工。

  10月18日,U型渠整修開工,在家村民齊上陣,將U型渠兩旁的雜草、樹木清除,整修襯砌破損渠道。“在家村民無償出工,在外村民出錢買包子作午餐,大夥兒經常從天亮忙到天黑。”陶澤武感慨,群眾齊心力量大。11月5日,歷時18天,U型渠整修完成。

  眾籌整修水利設施的還有子陵鋪鎮金泉村。11月17日,該村的曾家大堰正在施工,楊家大堰清淤完畢。

  楊家大堰庫容1.3萬立方米,灌溉良田40畝,整修前淤積嚴重,土堤倒塌,今年大旱堰塘裏滴水不剩。資金集體貼、政府幫,村民出工,9天修好了大堰塘。

  “楊家大堰一共花了6萬元,政府出1.86萬元,其餘的村集體承擔,佔地啥的村民都不要錢。”金泉村村委會副主任蘇昌銀説,施工時,受益村民楊中付、盛保成主動承擔挖機師傅、現場協調管理人員午餐,分文不收。

  東寶區水利和湖泊局副局長劉鵬介紹,水利設施建設點多面廣,一些末梢渠係、小堰塘建設需要群眾共同參與。今年9月,該局探索秋冬農田水利設施共同締造建設,擴建清淤100口堰塘,疏浚水庫灌區渠係255公里,維修30座小型泵站,該局根據實施情況給予獎補。目前,東寶區303個項目,已開工六成,58個已完工。(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童晨曦 通訊員 歐陽萍 鐘金鑫)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