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十堰汽車步入“油電並重”時代
2022-12-09 12:23:4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十堰汽車步入“油電並重”時代——2022楚商年會高峰論壇觀察

十堰汽車步入“油電並重”時代_fororder_01

重大項目簽約成功。(通訊員 劉旻 全正 攝)

  12月8日,2022楚商年會召開,眾多業界大佬齊聚武當山下十堰市。

  “十堰汽車産業已經步入‘油電並重’的新時代,未來必將成為全國有影響的戰略新興産業基地之一。”在當天召開的2022楚商年會系列高峰論壇上,十堰市政府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十堰造”新能源汽車産銷兩旺

  “十堰因車而建,發展新能源汽車具有良好的産業前景。”12月8日,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苗圩作專題演講,對十堰新能源汽車寄予厚望。

  十堰市新能源汽車産業起步于2015年,現已形成以東風商用車、東風華神、東風小康、易捷特、三環汽車等企業為主的新能源整車研發生産格局。目前,全市具備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産資質企業達8家。截至今年三季度,該市累計産銷新能源汽車18.46萬輛。

  新能源汽車,為何産銷兩旺?

  參加高峰論壇的業內人士透露:“需求旺盛,技術先進。”

  十堰製造的新能源汽車部分創新成果,處於行業領先水準。其中,東風商用車在業內率先推出18噸純電動全系列環衛底盤,持續多年位居中重卡純電動環衛底盤行業第一,佔環衛電動化市場份額46%。東風特專通過自主創新,與全球領先的氫燃料電堆動力系統生産廠商合作,開拓氫能整車研發生産,實力位居國內氫燃料電池物流車前列。

  此外,湖北維斯曼新能源科技公司研發的燃料電池渦旋式空壓機,利用無油渦旋核心技術,完成了2年滿載試驗運行,可滿足氫燃料電池堆對壓縮空氣的要求,並替代進口。

  新能源項目扎堆,總投資逾百億元

  “十堰依託傳統油車這一産業基礎,形成了新能源汽車産業鏈條;即便是在動力電池環節,也較快地補上了‘短板’。”十堰市經信局人士介紹,近年來,該市已建、在建或將建的新能源汽車相關項目,總投資逾百億元。

  其中,位於張灣區的遠景零碳智慧電池産業園,項目一期投資60億元,主要建設20G瓦時高端動力電池生産基地,首條乘用車插電式混合動力電池包産線已于9月30日投産。

  丹江口市正威新能源智造産業園,由世界500強深圳正威(集團)有限公司投資興建,其中一期工程投資110億元,主要建設年産5G瓦時磷酸鐵鋰高比能電芯及盒體、3萬噸高端鋰電銅箔等功能板塊。

  鄖西縣,年産3G瓦時新能源鋰電池産業基地建設熱火朝天,6條國際領先的動力電池生産線投産後,年可實現産值30億元;竹溪縣,力萊高端鋰電池生産技改項目快馬加鞭,投産後可生産超低溫鋰離子電池;鄖陽區,昊塑科技新能源産業園一期鋰離子材料項目投資約18.6億元,可年産9.6萬噸鋰離子材料。

  楚商年會綠色産業等論壇介紹,十堰東風力神、猛獅、東實大洋、亞新等一批傳統汽車零部件生産企業,也陸續投入新能源汽車發展大潮。

  協同創新搶佔“新能源”風口

  高峰論壇上發佈的信息顯示,我國新能源汽車産量連續七年位居全球第一,現階段加快發展意義重大。

  “底特律的沒落,值得傳統汽車城市引以為鑒。”在綠色低碳發展高峰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張永偉呼籲,在眾多的城市競爭中,十堰要把發展整車企業和整車集群擺在首位。

  曾在十堰工作、生活過的苗圩,則對該市發展新能源汽車,提出了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引進高素質人才隊伍、構建技術創新生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等四點建議。

  他認為,要加快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提高用戶充換電的便利性,減少用戶里程焦慮;通過人才的帶動,實現資源向十堰集中;支持東風商用車等“鏈主”企業,聯合上下游企業協同創新,發揮創新鏈集聚效應。

  據了解,十堰市規劃,加快構建“純電動為主、氫燃料示範、智慧網聯賦能”的新能源汽車發展格局,力爭到2025年,新能源汽車産量達到30萬輛,其中乘用車達23萬輛,産值達550億元,整車産品智慧化應用達到50%,産業規模、品牌影響和技術水準進入國內前列。(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夏永輝 通訊員 周玉娟 程學雨 劉濤)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