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今年1月到11月 湖北生態環境執法立案2359件
2022-12-29 15:17:12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落實長江大保護,今年1到11月 湖北生態環境執法立案2359件

今年1月到11月 湖北生態環境執法立案2359件_fororder_01

湖北生態環境執法部門走進一線,架起執法高壓線。(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今年1月到11月 湖北生態環境執法立案2359件_fororder_02

檢查企業生産臺賬,湖北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盯牢重點排污單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今年1月到11月 湖北生態環境執法立案2359件_fororder_03

嚴厲打擊危險廢物違法犯罪,湖北生態環境執法部門多次開展專項行動。(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鐵軍出擊

  編者按

  走過2022年,全省生態環境執法鐵軍敢於執法、攻堅克難,交出了守護荊山楚水的美麗答卷。

  守護美麗荊山楚水,湖北生態環境執法鐵軍始終在路上。據統計,今年1至11月,全省共立案2359件,下達處罰決定書案件1676件,罰款1.19億元,適用《環境保護法》及四個配套辦法333件,其中涉嫌環境污染犯罪移送公安機關案件47件。

  今年以來,緊緊圍繞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和長江大保護,省生態環境廳統籌指導全省生態環境執法機構嚴格落實執法責任,加大執法監管力度,強化執法幫扶,切實解決了一批突出環境問題,助力全省環境品質改善。

  聚焦環境問題頻發的重點行業,緊盯影響群眾環境權益和制約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的突出問題,湖北生態環境執法機構狠抓日常環境執法辦案,組織開展工業企業涉水排放、排污許可執行落實等執法檢查,依法嚴厲打擊各類突出環境違法犯罪行為。

  圍繞年度重點執法任務,湖北精準開展了工業企業涉水排放、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等一系列重要專項任務,嚴厲打擊了一批環境違法犯罪行為,消除了重點行業、重點領域環境隱患。

  其中,工業企業涉水排放方面,全省共立案305件,罰款金額3389.928萬元,移送公安機關42件,發佈典型案例179件,立行立改環境問題733個;打擊危廢方面,共查處違法案件149件,罰款金額1612.4639萬元,移送公安機關涉嫌犯罪案件35件;打擊在線造假方面,查處違法案件87件,罰款金額897.2萬元。

  針對日常執法掌握的薄弱環節和風險隱患,省生態環境廳抽調地方執法尖兵,組成5個工作組開展“雙隨機”綜合交叉執法檢查,加快推進重點執法任務落地見效。截至目前,全省共檢查重點排污單位217家,發現95家單位存在227個環境問題,交辦地方生態環境部門督促企業整改一般環境問題205個,依法調查處理突出環境違法行為22個。

  據介紹,湖北長江入河排污口整治、1個行刑銜接典型案例以及實訓基地管理規程、公安機關提前介入、打擊危廢跨省聯合執法機制等工作獲生態環境部高度肯定和轉發推廣。省環境執法機構先後選樹了“湖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全省掃黑除惡專項鬥爭先進工作者”“省直機關優秀共産黨員”等一批先進典型。2022年9月,省環境執法監督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人民滿意的公務員集體”榮譽稱號,被省河道採砂管理工作領導小組評為“全省河道採砂管理成績突出集體”。

  沙場點兵

  執法為民 練兵提能

  ——湖北17支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工作亮點速遞

  爭先創優,比拼誰是最強環保鐵軍!2022年,湖北17支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奮勇出擊、利劍出鞘,用智慧和汗水,繪就一幅幅守護美麗湖北的綠色畫卷。

  武漢

  行政處罰位居全省前列

  武漢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始終保持生態環境執法嚴的主基調,2022年1至11月,全市各類環境違法行為立案291件、處罰227件、行政處罰金額1879.08萬元,其中移送行政拘留3起、涉嫌污染犯罪2件,行政處罰案件數和處罰金額均居全省前列,對遏制生態環境違法行為起到了震懾作用。

  宜昌

  “三式”執法實現智慧化監管

  宜昌創新“三式”執法,實現對企業智慧化監管:“服務式”執法,實施“一企一策”服務措施,開出個性化“治療包”;“提醒式”執法,通過批評教育、約談、守法承諾等提醒式執法方式,對部分輕微違法案件依法不予處罰;“差異式”執法,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實行分類監管。

  襄陽

  執法“攻堅突擊隊”一馬當先

  以案件主辦人制度為抓手,襄陽將行政執法責任制度和查處分離制度落到實處,推行“全員執法、專業辦案”工作機制。同時,襄陽建立了“分局負責大隊、中隊對應鄉鎮、執法人員下沉企業”的三級環境執法監管網格體系,成立了執法“攻堅突擊隊”。突擊隊辦理的多個案例均被全省作為典型案例通報表揚。

  黃石

  軍事化訓練生態環保執法隊伍

  高強度的軍訓,規範了執法人員儀容儀錶,提升了生態環境執法人員的精神風貌。黃石市生態環境保護執法大練兵軍事化訓練增強了團隊意識和集體榮譽感,培養了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能勝的作風和吃苦耐勞、愛崗敬業的精神。

  咸寧

  1118位監督員延伸監管觸角

  咸寧廣泛動員公眾參與生態環境保護,延伸生態環境監管觸角。全市共聘請1118位生態環境監督員,採用“互聯網+生態環境保護+網格化管理”模式,生態環境監督員共上報巡查點位7689個,發現971個生態環境問題。截至目前,咸寧已完成整改完成961個,完成率98.97%。

  仙桃

  “一事一卡”促服務升級

  執法人員不得袒護違法行為,嚴禁選擇性執法、打官腔……今年以來,仙桃市生態環境局施行廉政監督卡制度,要求全局幹部職工在進入企業開展公務活動時,必須攜帶廉政監督卡。據統計,仙桃市生態環境局共發放監督卡445份,收到企業的意見回執332份,企業對執法人員的跟蹤服務表示滿意。

  潛江

  織牢監管網打擊涉水違法

  潛江全面開展涉水企業專項執法行動,著重加強工業園區企業監管;不定期開展集中夜查行動,嚴查涉水工業企業夜間偷排、直排、超標排放污染物等違法行為;各大隊成立汛期突發事件應急巡查小組,對大雨過後企業雨污混流情況加強監督管理,嚴防企業利用雨水管網偷排污水。

  鄂州

  全省知識競賽勇奪多項第一

  全省生態環境保護執法知識競賽啟動後,鄂州營造全員全程“比學趕超”和以競賽促學習、以學習促執法的濃厚氛圍。在知識競賽中,鄂州市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支隊和鄂城大隊分別榮獲全省市級和區縣級一等獎,綜合成績分列第一名;6名同志獲全省個人一等獎。

  黃岡

  大練兵推動空氣品質改善

  面對今年空氣品質惡化的嚴峻形勢,黃岡成立5個大氣環境污染防控幫扶組,下沉到企業一線開展大氣污染防治。近百天的大練兵幫扶管控,快速提升了黃岡市縣兩級執法效能。通過開展執法大練兵,黃岡共計排查企業251家,發現問題483個,辦理涉氣環境違法典型案件14件,PM2.5濃度持續下降,臭氧污染得到緩解。

  荊門

  多措並舉緊急應對重污染天氣

  針對秋冬季重污染天氣,荊門下好“先手棋”,細化各項減排降污措施,成立研判專家組,派出督導組對工地、工業企業等落實應急響應措施情況進行現場檢查;打出“組合拳”,利用在線、視頻、用電等平臺科學比對分析,協同“盯防”,對數據異常的及時現場核查,督促企業落實好減排措施。

  荊州

  “量體裁衣”整治入河排污口

  通過人工現場踏勘、無人機航測等手段,荊州實現入河排污口的立體化整治:利用GPS定位鎖定溯源調查範圍,摸清污染來源;利用第三方技術輔助團隊,對入河排污口整治“量體裁衣”,制訂“一口一策”整治方案,努力實現整治工作的科學、準確和全方位覆蓋。

  十堰

  入河排污口整治位居全省前列

  2022年,十堰市生態環境執法查辦要案顯威懾。全年立案查處行政處罰案件158件,同比增長35%。全市250個長江入河排污口年度整治任務已完成整治238個,年度整治完成率為95.2%;全市401個入河排污口,已徹底整治379個,整治完成率94.5%,位居全省前列。

  天門

  “環保幫手”精準“把脈”

  天門持續開展為企服務“環保幫手”活動,創新幫扶方式,了解企業環保治理難題,現場調研收集涉生態環境類問題40個。根據走訪調研收集信息,天門派駐“環保幫手”24名,開展一對一幫扶,精準“把脈”。目前“環保幫手”已指導企業解決排污許可證申領、危廢暫存間規範建設等多個問題。

  孝感

  “十大舉措”體現執法溫情

  主動對接服務工業企業“疫後重振”,孝感研究制定了提前介入建設項目諮詢服務、開闢環評審批“綠色通道”、實施排污權交易試點改革、落實輕微違法不予處罰等助企紓困“十大舉措”,大力推行柔性執法、溫情執法;同時將全市51家企業納入生態環境監督正面清單名錄,實行審慎包容監管。

  隨州

  專項行動匯聚執法力量

  今年以來,隨州市生態環境執法緊盯全市生態環境品質改善目標,聚焦“碧水、藍天、凈土”三大保衛戰和推動環境管理制度落實,深入開展7項專項執法行動。全市共出動執法人員3233人(次),對737家排污單位開展了1302次執法檢查。截至11月底,隨州共立案99件,已下達行政處罰決定書68件、處罰金額535.64萬元。

  神農架

  嚴厲打擊涉危廢違法犯罪

  為依法嚴厲打擊非法排放、傾倒、收集危險廢物等違法犯罪行為,神農架林區積極部署2022年深入打擊危險廢物環境違法犯罪和重點排污單位自動監測數據弄虛作假違法犯罪專項行動,重點對醫療廢物處置單位、危險廢物産生單位開展聯合檢查。通過專項行動,神農架對發現的違法犯罪線索登記造冊,確保件件有著落,引導企業知法守法敬法。

  恩施

  聚焦“醫”線開展專項執法

  2022年以來,恩施州生態環境保護綜合執法隊伍衝鋒在前、勇戰一線,組織開展全州醫療機構專項執法行動,守牢疫情防控的“最後一道關口”。恩施累計出動執法人員529人次,對全州165家二級以上醫院、鄉鎮衛生院等醫療機構全面“體檢”,督辦89家醫療機構立即整改。

  (記者胡弦、通訊員毛飛)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