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老外”湖北品味中國春節文化魅力
2023-01-30 10:39:03來源:新華網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新華網武漢1月28日電 題:新春走基層|“老外”湖北品味中國春節文化魅力

  連迅、余淩雲

  兔年至,新春到。在2023年春節前後,來自五湖四海的國外友人在湖北品嘗美味、體驗民俗,濃厚獨特的荊楚年味兒,讓他們感受到中國春節文化的魅力。

  結交中國好友,應邀回鄉過年

  “新年好!”“拜年啦!”今年春節,在劈劈啪啪的鞭炮聲中,外國朋友雷凱和中國朋友劉傳航一起,在湖北鄖西夾河鎮孫家溝村挨家挨戶給村民拜年。雷凱説著流利的漢語,拱手作揖,引來村民紛紛豎起大拇指。

“老外”湖北品味中國春節文化魅力

雷凱在湖北鄖西夾河鎮孫家溝村朋友家過新年。新華網發

  雷凱是坦桑尼亞人,在江西南昌航空大學讀大四。留學以來,他在中國度過4個春節,不過以前都是在學校度過。去年暑假,雷凱在社交媒體上認識了鄖西籍湖北藝術職業技術學院學生劉傳航。兩人聊得很投機,雷凱經常在網上教劉傳航英語口語,劉傳航也經常給雷凱講解中國傳統文化。去年底,放寒假後劉傳航回家過年,便邀請雷凱到自己家體驗中國年,雷凱爽快答應了。

  除夕臨近,雷凱從南昌出發,坐火車抵達陜西白河縣,又過漢江來到劉傳航家。在這裡,他很快喜歡上了中國春節習俗。1月21日(臘月三十)一大早,劉傳航家貼春聯,雷凱主動幫忙。撕去門框上舊春聯,換上新春聯,雷凱親手在門上貼了一張大大的“福”字。貼春聯間隙,雷凱還不忘向劉傳航請教貼春聯這一習俗的來歷。“我明白了,貼春聯是古人為了辟邪,又寓意著期盼新的一年紅紅火火。”雷凱説。

  在這個春節,麵條、餃子、火燒饃……鄖西的美食讓雷凱讚不絕口。特別是餃子,吃了第一頓後,雷凱意猶未盡,主動提出和劉傳航家人一起包餃子。“非常開心,真正體驗了中國春節。以後有機會,還想到各地體驗中國的傳統文化。”雷凱説。

  把中國當故鄉,樂講宜昌故事

  今年60歲的托馬斯是一位美國人,從2009年起一直在湖北宜昌工作,2015年開始在三峽大學擔任外教。從2009年至今,每年春節托馬斯都在中國度過。逛廟會、品美食、話家常……托馬斯説,他的兔年春節過得充實而溫暖。

“老外”湖北品味中國春節文化魅力

托馬斯在湖北宜昌的學生家過新年。新華網發 陳波攝

  今年春節,托馬斯應邀到學生望朝陽家過年。主人們穿上唐裝迎接這位特殊客人,托馬斯到家後與大家一起包餃子、話家常。午飯前,托馬斯提議先“貼福”,在房門上,托馬斯親手貼上了自己帶來的“福”字。“作客帶個‘福’貼,代表我對學生一家人的新春祝福。”托馬斯説,這麼多年來自己已經習慣了中國的風俗,在1月7日(臘月十六)—1月17日(臘月二十六)舉辦的第十五屆宜昌•西陵廟會上,他還專門穿著亮麗的唐裝去吃風味美食,看非遺絕活表演。

  午飯開始了,雞湯、臘蹄、牛肉……面對桌上豐盛的菜肴,托馬斯熟練地使用筷子,吃得津津有味。邊吃邊聊,托馬斯給大家講起了自己在宜昌的生活故事。他説,自己剛開始不知道花椒是調味品,就放在嘴裏咀嚼起來,結果麻得直打哆嗦。托馬斯還透露,自己有個中國名字叫李江龍。“我喜歡中國電影中的李小龍,嚮往中國文化,宜昌又位於長江之濱,於是便取名李江龍。”

“老外”湖北品味中國春節文化魅力

托馬斯夫婦穿上唐裝迎接中國新年的到來。新華網發 陳雨詩攝

  這些年來,托馬斯已經深深愛上了宜昌,把宜昌稱為自己的第二故鄉。工作之餘,他不忘幫忙宣傳宜昌、推介宜昌。“這些年宜昌變化很大,讓我看到了家鄉的影子。我希望宜昌變得越來越好。”托馬斯説。

  看舞龍擂糍粑,盡享民俗之旅

  春節前夕,華中科技大學的5名國際留學生來到湖北大冶龍鳳山莊,開啟了一場年味濃郁的民俗之旅。

“老外”湖北品味中國春節文化魅力

外國留學生在湖北大冶體驗擂糍粑。新華網發 王昱蕊攝

  當天,正值龍鳳山年貨節開幕,龍鳳山莊熱鬧非凡。在開幕式錶演中,隨著鏗鏘有力的鑼鼓響起,一條“巨龍”上下飛舞,兩頭“獅子”跳躍翻騰,讓留學生們看得眼花繚亂。“一直聽説中國有舞龍舞獅的習俗,今天第一次見到,很震撼。”來自俄羅斯的留學生李莎説。

  在年貨集市,人流熙熙攘攘,物品琳琅滿目。留學生們被年貨製作現場吸引,紛紛走上前體驗擂糍粑、製作印子粑,品嘗熱氣騰騰的炸翻花。李莎在體驗了擂糍粑後説:“沒想到糍粑就是在這個石臼裏,通過兩根木棍敲打出來的。太神奇了。”當天晚上,留學生們在老師的指導下,搟皮,填餡,把對新年的祝願統統包進圓滾滾的餃子裏。同學們還鋪開紅紙,握著毛筆,一筆一劃寫起了“福”字。“福兔賀春,新年快樂!”留學生們為大家送上新春的祝福。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