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今年前5個月湖北省在建水利項目1572處
2023-06-06 09:51:1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今年前5個月,我省在建水利項目1572處,水利投資同比增長19% 高效構築“荊楚安瀾”現代水網

今年前5個月,我省在建水利項目1572處,水利投資同比增長19%  高效構築“荊楚安瀾”現代水網_fororder_01

連日來,碾盤山水電站平穩運行。5月下旬,國網荊門供電公司完成碾盤山2條110千伏水電送出工程投産送電任務,為碾盤山水電站項目順利並網、清潔能源高效開發利用提供可靠電網支撐。(視界網 黃林 攝)

  編者按

  湖北省《關於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發佈以來。在省委、省政府的帶領下,全省上下牢記囑託、知責於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圍繞流域綜合治理、美好環境與幸福生活共同締造、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科創能級提升、綠色低碳發展、強縣工程、新一輪改革開放等十二大行動,錨定方向,幹字當先,奮發有為書寫先行區建設的“荊”彩故事。本報特開設“加快建設全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先行區·十二大行動”專欄,記錄湖北省高品質發展的先行故事。

  千湖之省,百川之地,水是湖北發展的最大資源稟賦,同時也潛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

  如何放大“水之優”,破解“水之憂”?眼下,作為全國首批國家現代水網建設先導區,湖北正一步一個腳印,紮實推進流域綜合治理,高效構築“荊楚安瀾”現代水網,加快建設引江補漢、鄂北二期、姚家平水利樞紐等多項重大水利工程,牢牢守住水安全底線,實現水的永續利用與經濟社會高品質發展。

  灌渠穿行沃野,堤壩穩如泰山。2022年,湖北省水利建設投入達597.5億元,創歷史新高,今年繼續高歌猛進,截至5月底,全省在建水利項目1572處,完成投資262.13億元,較2022年同期增長19%。水利建設投資成為穩定經濟大盤的壓艙石之一。

  築牢設施,為洪水找出路“安新家”

  清江,流經恩施和宜昌10個縣市,沿途風景如畫,也時常在夏季遭遇洪澇災害。

  2020年7月,一場強降雨導致恩施市屯堡鄉馬者村沙子壩發生特大滑坡,1000萬餘立方米泥土滑入清江,形成堰塞湖,恩施城區一度危如累卵。

  今年1月31日,國務院150項重大水利工程之一、恩施州重大民生工程——總投資67億元的姚家平水利樞紐工程開建。

  “工程建成後,恩施城區防洪標准將由20年一遇提高到50年一遇。”恩施州水利和湖泊局負責人介紹,工程建成後與下游水庫、堤防工程聯合運行,可有效控制洪水。目前,工程建設正在穩步推進。

  5月10日,位於京山市的高關水庫正在進行除險加固,完成溢洪道閘門聯調聯試,朝著年底完工全速推進。高關水庫管理局局長賀俊介紹,除險加固工程完成後,將增加水庫庫容1300萬立方米,有效增強水庫及下游防洪能力保障流域安全。

  統計顯示,湖北境內有水庫6928座,不少水庫都建於上個世紀,每年汛期,都是防汛的重難點。今年初,省委省政府頒布《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明確指出,“確保遇標準內洪水時,堤防、水庫、蓄滯洪區等重點水利工程防洪安全和運行安全。”全省正加緊對病險水庫進行除險加固,消除隱患。

  建設一批,謀劃一批,儲備一批。目前,全省推進謀劃的59項重大水利工程項目,已開工14項,已完成可研審查4項,可研編制5項,其他項目正有序推進。據省水利廳規劃計劃處處長王煌介紹,今年《湖北省流域綜合治理和統籌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實施後,在16個二級流域片區中,省水利廳正選擇問題代表性強、治理需求迫切的富水、沮漳河等流域片區作為試點,推進跨縣市、跨部門協作,加強頂層設計,打造一批安全生態智慧幸福的流域綜合治理樣板。

  “規劃將統籌協調洪水行蓄空間、水資源配置利用、水生態保護與城鄉空間、産業經濟、社會發展佈局的關係,融合發展做好‘水支撐水經濟水文化’文章,謀劃一批能有效提升流域水安全保障能力、增加流域人民生活幸福感的重大工程和行動。”省水利水電科學研究院高工何娟介紹,富水流域綜合治理試點方案已完成前期調研,正在抓緊編制。

  連通成網,暢通灌溉供水網絡

  水與生産生活密不可分。湖北水資源時空分佈極不均衡,南豐北枯,江漢平原的“水袋子”和鄂北崗地“旱包子”並存,通過現代水網建設,將有效提升水資源供給的時空均衡與保障品質。

  5月28日,荊州市太湖港灌區新建擴建工程開建,工程總投資8.5億元,總工期為48個月,項目完工後,江漢平原魚米之鄉灌溉面積將擴大至41.37萬畝,同時能為長湖實施生態補水,惠及荊門、潛江沿湖各地。

  水利是農業的命脈。湖北省是水稻大省,水稻是高水高肥作物。作為全國糧食主産區之一,湖北省正全力加快推進灌區水利項目建設,守牢糧食安全責任。

  據介紹,漳河等9處大型灌區現代化改造穩步推進,蘄水、武穴北、浮橋河、太湖港等新建擴建大型灌區建設如火如荼,待項目全部改造完成後,將新增灌溉面積122萬畝,改善灌溉面積557萬畝,可新增糧食産量2.98億公斤。

  在保障農業用水同時,全省各地進一步暢通供水網絡,保障飲水安全。今年以來,聚焦保産、生態等用水需求,一批農村水廠加快建設。

  5月底,在遠安,總投資1.6億元九里崗水廠已完成3000萬元投資,進度達30%,水廠建成後,將與全縣39個小水廠互連互通,供水人口8.8萬人,相當於之前的25倍。

  在武穴,總投資5.1億元武穴市水廠及管道工程現場,人員和車輛均加足馬力施工,項目建成後,受益人口近60萬人,一舉改變當地農民背靠長江喝不到好水歷史。

  從喝上水到喝好水。省農村飲水安全保障中心副主任熊渤介紹,湖北省正優化、提升農村供水工程佈局,到2025年,農村自來水普及率將達95%。

  數字孿生,給荊楚安瀾裝上智慧大腦

  幕阜山北麓,發源於通山、崇陽和江西省修水三縣交界處的富水,係長江重要的一級支流,跨越通山、陽新。

  富水水庫是富水流域控制性工程,庫區大部分位於通山縣,大壩位於下游陽新縣。多年以來,兩縣糾葛不斷。每遇大汛,兩縣防洪調度矛盾集中——2016年、2017年、2020年,富水流域發生了較大的洪澇災害,上游通山希望“開閘放水”,以免縣城被淹;下游陽新疾呼“關閘蓄水”,以防河道潰堤。

  矛盾如何化解?今年,借助流域綜合治理的機遇,省水利廳將富水水庫列為全省九家數字孿生流域(工程)先行先試單位之一,通過智慧水利尋找解決辦法。

  省富水水庫管理局局長李凱介紹,建設數字孿生富水水庫項目,相當於給水庫裝上“智慧大腦”,計劃通過開展數據採集、模型構建、精準預報等建設內容,打造流域防洪調度的數字孿生綜合平臺,提升富水流域智慧防洪能力。

  橫亙漢江之上的興隆水利樞紐,也在建設數字孿生工程,7月底完成系統框架搭建,數據和業務應用的集成,明年底進入試運行。

  “數據賦能和技術創新,將成為湖北流域綜合治理的加速器催化器。”省水利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將加快“數字孿生”工程建設,使水旱災害防禦和水工程調度更為靈敏、快捷、主動,提升整體聯動水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艾紅霞 通訊員 孟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