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全球大跨橋梁 五成湖北造
2023-06-16 10:10:40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全球大跨橋梁五成湖北造_fororder_01

6月15日,交通科技博覽會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設計研究院展位,觀眾參觀特大橋梁及智慧裝備。(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全球大跨橋梁五成湖北造_fororder_02

6月15日,觀眾在觀賞橋梁藝術設計作品。當天,“見橋跨越之美——首屆橋梁藝術設計作品展”在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橋梁藝術展區精彩呈現。此次展覽展出了29家單位選送的83件橋梁作品。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柯皓 攝)

  一座座雄偉的大橋飛越天塹,一項項紀錄被頻頻刷新。

  “湖北不僅橋多,橋企實力全國甚至世界知名,是‘中國橋’的驕傲。”在漢舉辦的2023世界交通運輸大會上,中國港珠澳跨海大橋總設計師孟凡超對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説。這座被稱作中國橋梁標杆的“超級工程”,由中交二航局、中鐵大橋局、中鐵大橋院、中交二公院等眾多湖北企業參建。

  湖北建橋力量讓世界驚艷。來自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的消息顯示,目前湖北國家級交通運輸研究中心有4家,全球50%的大跨度橋梁為湖北企業設計或建造。

  “橋梁博物館”彰顯建橋實力

  “每次到湖北來,都發現又有新長江大橋在建設。”來漢參加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的代表、中國交通廣播總編輯劉華感慨。

  的確,長江湖北段平均每隔24.7公里就有一座大橋。從萬里長江第一橋——武漢長江大橋開始,湖北就與橋結下不解之緣,目前已建成通車和在建的長江大橋數量達到43座。集齊斜拉橋、懸索橋、雙層公路橋、公鐵兩用橋等多種類型,在江面上架起一座“橋梁博物館”。

  建橋紀錄屢被打破。橋寬46米的沌口長江大橋由中交二航局建造,是當時長江最寬的大橋;3年後,這一紀錄被武漢青山長江大橋打破。橋寬達到48米,是眼下世界最高的無下橫樑A型橋塔。

  世界級大橋橫空出世,繪出“湖北氣場”的壯麗篇章。

  在建的荊州觀音寺長江大橋,是世界第一大跨徑公路斜拉橋。中交二公院總經理馮鵬程在論壇上稱,設計師首次將鋼-UHPC組合梁應用於超千米主跨斜拉橋,斜拉橋的主梁自重較傳統組合梁設計方案減小約20%。

  世界交通運輸大會第五屆橋梁發展論壇上,楊泗港、沌口、秭歸、青山長江大橋等7座大橋獲得2022年度中國“橋梁工程創新獎”。武漢楊泗港長江大橋主跨1700米,是世界已建成最大跨度雙層懸索橋。它在國際上開創懸索橋鋼桁梁全焊接技術方法,在國內實現懸索橋最高等級主纜鋼絲原材料完全國産。

  湖北建橋技術國際領先

  隨著湖北建橋科學技術裝備提升,斜拉橋、懸索橋一跨千米級已不是難題。

  在交通科技博覽會中交二航局展臺展區,展示了其自主研發的世界首臺一體化智慧築塔機。有了這個“神器”,造橋施工效率提高70%,高空作業人員減少60%,在深中通道、常泰長江大橋、湖北燕磯長江大橋等項目成功應用。

  中鐵大橋局自主研發了一大批國際領先的機械裝備,包括“大橋海鷗號”“天一號”起重船等。中交二航局研發出超大跨鋼桁拱橋建造技術、千米級斜拉橋建造技術等十大國際領先技術。

  “中國鐵路橋梁五大技術成就,鐵四院就佔據了兩項。”鐵四院橋梁院副總工程師曾甲華介紹,鐵四院首創鐵路梁拱組合橋——高鐵混凝土橋梁跨度由100米級提升至300米級,在鐵路領域率先提出混合梁(組合梁)斜拉橋,改變傳統鋼桁梁斜拉橋單一技術格局,屬開創性技術革命。

  湖北建橋實力涵蓋橋梁的全生命週期。湖北交投智慧檢測公司高級工程師賴敏芝介紹,赤壁長江大橋的橋梁荷載試驗實現歷史性突破,用上公司自主研發的AI可視化指揮調度系統,係全國首創。這個系統猶如給橋梁“體檢”裝上聰明的“大腦”,像CT一樣既提高試驗數據精準度,又提升檢測工作效率。

  湖北橋走向世界

  橋,正成為湖北遞給世界的一張新名片。據統計,多年來湖北建橋軍團參建100多項海外工程,遍佈俄羅斯、孟加拉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20多個國家和地區。

  2022年6月25日,歷時8年艱苦建設,由中鐵大橋院勘察設計、中鐵大橋局施工的孟加拉國帕德瑪大橋全線通車,受益人口超過8000萬人。

  2018年,非洲第一大懸索橋——莫桑比克馬普託大橋建成通車。勘察設計中,中交二公院創新採用新型深地下連續墻深基坑技術,減少基坑開挖量7萬立方米,並研發出高溫高熱區域的鋼橋面鋪裝材料及高性能混凝土。

  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一經提出,中交二航局就承建了中國與馬爾代夫合作項目——連接首都馬累、機場島和胡魯馬累島之間的跨海大橋。面對三大技術難題——遠洋深海珊瑚礁地質、深水長週期波和高溫鹽腐,中交二航局提出適用於長週期涌浪海域的船舶姿態倣真分析關鍵參數,解決了世界罕見的難題,架起中馬友誼大橋。(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戴輝 左晨)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