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2023年服貿會湖北主題日以菜會友
2023-09-04 09:46:34來源:湖北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2023年服貿會湖北主題日以菜會友 傳統菜品“荊荊有味” 創意楚菜“楚楚動人”

  蟹鮰繡舞韻葛仙、楚韻椒香翹嘴鲌、冰激淩熟醉小龍蝦……9月3日,北京國家會議中心,2023年服貿會湖北省主題日活動以一桌色澤光鮮的楚菜迎接八方來客。

  本次湖北省主題日的主題就是“荊荊有味 楚楚動人”。餐飲服務是服務貿易的重要領域之一,以美食為媒,借助國家服貿會平臺,楚菜將是湖北打入全國乃至世界服務貿易市場的重要突破口。

  老楚菜有新味

  五種做法烹制武昌魚

  湖北是魚米之鄉,提起楚菜,大家很快能想到小龍蝦、武昌魚、洪湖蓮藕等名菜。湖北主題日上展示了一些傳統楚菜,其中就包括了這些人們早已耳熟能詳的菜品。

  而在傳統楚菜身邊,是更吸引眼球的30道創新楚菜,它們的食材仍以湖北本地特産為主,但在做法上與以往不同,給食客的味蕾帶來全新體驗。

  常見的武昌魚做法是清蒸、紅燜,創新楚菜卻把武昌魚的做法推到了另一個高度。

  海參紅燜武昌魚在湖北非遺名菜紅燜武昌魚基礎上創新,挑選3斤左右的武昌魚配海參溫火燜制而成,色澤金黃、湯汁濃郁、魚肉鮮美。

  楚香武昌魚膠鮮、“武昌魚·四季·四重奏”……湖北日報全媒記者發現,展示的創新楚菜中,武昌魚至少有五種做法。用新烹飪技術改造的楚菜還有很多,如一道冰激淩熟醉小龍蝦,不同於以往小龍蝦重油重味的做法,醉汁中加了白蘭地和伏特加,出餐時用液氮急速冷凍,保留蝦肉鮮美的同時香氣更明顯,配合蝦殼鮮艷的色澤,高級感滿滿。

  2018年,湖北發佈了《關於推動楚菜創新發展的意見》,明確湖北菜為“楚菜”。從創新楚菜的發展中,可以窺見湖北餐飲消費水準的提升,新産品、新場景的市場空間正逐步打開。

  據介紹,本次展示的30道創新楚菜都是已上市的菜品,消費者能在餐館中享用。“業界有食在廣州,店在武漢一説,即武漢的航母餐飲店,1萬平米以上的就有28家,全國最多。”武漢餐飲業協會會長劉國梁介紹,武漢的綠色餐飲、街區餐飲、精緻時尚菜、老字號美食等品類走在全國前列。

  湖北省商務廳相關負責人表示,美食是全球共通共享的名片,創新楚菜旨在向世界展示一個傳統與創新相結合、産業振興與美好生活相銜接的湖北。

  打造楚菜産業鏈

  搶抓賽道新機遇

  一道菜關聯的不僅是幾家餐館,它背後還連接著農業生産、農産品加工、倉儲物流等漫長的産業鏈。經過多年培育,楚菜已有了一定知名度,需要進一步延伸産業鏈。

  活動上,襄陽、宜昌、荊州等地進行了專題推介,發揮優勢做大楚菜産業日益受到地方重視。

  襄陽著眼于楚菜食材的供應鏈條,全市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業産值達到近2000億元,竹葉山農産品交易中心是鄂西北最大的農産品交易集散中心,8000多家農民合作社,上萬家家庭農場,通過“加工廠+服務”的經營模式,整合了産地供應渠道。值得注意的是,襄陽注重楚菜的人才培養,擁有50多名中國烹飪大師,培訓了2400多名楚大廚,襄陽技師學院中式烹飪專業設立了30多年,已成為襄陽楚菜傳承與創新的搖籃。

  近年來預製菜産業市場規模迅速擴大,這一市場也應有楚菜一席之地。現場,荊州提出要發揮荊州綜合比較優勢,打造華中預製菜之都。

  荊州糧食和多種農産品産量長期位居全省前列,農業産業化基礎較好,做大做強預製菜有底氣。為搶佔産業風口,荊州市出臺了《預製菜産業十條扶持政策》《荊州市預製菜産業發展五年規劃綱要》等扶持政策。2022年,荊州擁有規模以上預製菜企業69家,總産值121億元。

  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提升凈菜、中央廚房等産業標準化和規範化水準,培育發展預製菜産業”。近期國家出臺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也提出擴大餐飲服務消費,挖掘預製菜市場潛力。預計未來3年至5年,預製菜産業每年增速將達20%至40%,市場規模有望達到萬億元級。

  楚菜有近3000種,具有大眾化、健康化的特點。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全省從事預製菜的企業有280多家,年銷售額400多億元,仍具有較大提升空間,這一前景讓湖北很多地方看到了新機遇。

  “我們計劃用3到5年時間,力爭全市預製菜産業規模達到500億元,預製菜全産業鏈規模突破1000億元,年均增速25%以上。”荊州市政府副秘書長宋斌表示。2022年荊州舉辦了首屆華中預製菜之都招商大會,今後每年都將舉行一次産業大會,吸引全國資源向荊州集聚,推動預製菜産業邁上高速發展軌道。(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彭一葦 李朝霞)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