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7日,以“中華民族現代文明與長江文化”為主題的第三屆長江文化學術研討會在武漢舉行。
研討會由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武漢大學、長江水利委員會、長江文化促進會主辦,中共武漢市委宣傳部、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湖北省國家文化公園專家諮詢委員會、湖北省社會科學院、武漢市社會科學院、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長江水利委員會宣傳出版中心共同承辦。
第三屆長江文化學術研討會現場。
來自全國各地研究長江文化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深入共商、共話長江文化發展,闡發長江文化的精神內涵,發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為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言獻策,助力武漢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長江文化中心城市、世界旅遊目的地城市。
研討會上圍繞保護傳承弘揚長江文化、建設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等主題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桂建芳,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地質大學(武漢)生物地質與環境地質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教授謝樹成,德國漢學家、美學家、特裏爾大學教授Karl-Heinz Pohl(卜松山),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南京大學文化與自然遺産研究所所長、教授賀雲翱,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遊部“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傅才武,中國旅遊研究院(文化和旅遊部數據中心)副研究員黃璜,對外經濟貿易大學教授、文化和旅遊部“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主任、首席專家吳承忠,湖北省社會科學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二級研究員袁北星,湖北省國家文化公園建設工作專家諮詢委員會秘書處負責人、湖北省藝術研究院研究員張學標,中國地質大學(武漢)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李江風,長江水利水電開發集團生態文化中心主任魏理等11位專家、學者分別作了主旨報告。
桂建芳:“十年禁漁”是長江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舉措
“由於養殖産量持續增長催生了讓江湖休養生息、生態優先的中國漁業和水生生物養護政策,長江‘十年禁漁’于2021年開始實施,開啟了從‘捕’到‘養’再到‘護’的新策略,這是新時代‘中國智慧’對世界的新貢獻。”桂建芳表示,長江“十年禁漁”作為長江大保護的具體舉措,是長江生態文明建設重要舉措,擘畫了長江經濟帶高品質發展藍圖。
“禁漁的目的是恢復生態、走綠色發展的道路。水域生態系統的首要功能是凈化水質。如果水資源被破壞了,人也會生病。我們不光是在保護幾條魚,而是在保護整個生態系統,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的健康。”桂建芳談道,“十年禁漁”啟動以來,江豚經常出沒,這也反映了長江生物生存環境更加安全、食物鏈更加豐富。
桂建芳以一個漁業科技工作者的自謂,對長江文化中的漁文化與漁業發展的“中國智慧”進行了思考。“已經轉型和正在變革的‘藍色漁業’在‘長江大保護’‘大食物觀’的引領下,將為中國和全球的生物多樣性、生態安全和糧食安全作出更大貢獻,必將在長江文化的傳承、弘揚和發展中發揮重要作用。”
謝樹成:推動“地學與長江文化”融合發展是湖北做大做強“長江”品牌的重要思路
“依託長江構建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大交叉,形成‘水—碳—文化’三位一體的‘地學與長江文化’大融合平臺。”謝樹成表示,“推動‘地學與長江文化’融合發展,謀劃設立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交叉融合的國家實驗室,是湖北省做大做強‘長江’這塊牌子的一個重要思路。”
謝樹成表示,區域古水文條件影響了古文化的時空演變。同時,長江中游濕潤的氣候條件造就了湖北省諸多濕地生態系統,武漢也因此成為世界濕地之城,而濕地的兩大關鍵要素是水和碳(生物)。在某些條件下,“水”的變化會引發濕地系統出現“碳炸彈”。也就是説,水文條件的變化會把濕地系統儲存的大量碳一下子釋放出來,以甲烷、二氧化碳等溫室氣體的方式進入大氣而影響氣候變化。在當前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下,特別是在服務“雙碳”目標的大背景下,“碳”又成了長江中游繼“水”以後另一個關鍵的影響區域發展要素。因此,“水”不僅與古文化相關,也與當前的“碳”相關,“水—碳—文化”在長江中游地區以三位一體存在著,影響著區域的發展、文化的變遷和文明的發展。
謝樹成呼籲,自然科學與人文社科大交叉的國家實驗室目前還沒有,湖北可以在沿江省份中率先形成這類大融合平臺的優勢,謀劃“水—碳—文化”三位一體的“地學與長江文化”國家實驗室的設立。
Karl-Heinz Pohl(卜松山):用跨文化對話探索文化傳播新思路
Karl-Heinz Pohl(卜松山)認為,跨文化對話是試圖假定不同文化間接近的一種觀點。“但事實上,我們無法完全走出由我們的價值體系、個人經歷、歷史、閱讀及時代精神等相關偏好所構建的預想視域。例如,中國人常提孔子,而西方人會提柏拉圖;中國人可能引用杜甫的詩,而西方人更喜歡莎士比亞戲劇。”卜松山説,跨文化對話存在一定的局限。
因此,他認為跨文化對話需具備4個要點:第一,對自身標準的歷史反思與自覺;第二,了解對方文化的各個層面,特別是其價值體系的邏輯;第三,尋求共同理念;第四,改變視角的開放性。
賀雲翱: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與長江文化傳承發展密不可分
“中華民族現代文明是建立在中華五千年文明連續發展基礎上、植根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具有中華文化主體性的現代文明;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具體實際相結合、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相結合,並借鑒吸收人類一切優秀文明成果的現代文明。”賀雲翱説,正是通過“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兩個結合”才能生根、開花、結果,從而形成“中國式現代化”的文明新形態和“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的時代新實踐。
賀雲翱認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是當代“長江文化傳承發展”與“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相結合的最佳途徑。“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有條件成為經濟、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協調建設及中國式現代化發展和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的先行區域。”
賀雲翱建議,把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與長江經濟帶、生態文明帶、長江流域多個都市圈規劃、長三角一體化規劃及長城、大運河、長征、黃河等相關國家文化公園及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聯動、協同,讓“長江國家文化公園”能夠與“長江經濟帶”同步高品質建設和發展,讓“長江文化傳承發展”大業為“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建設乃至“人類文明新形態”中國實踐做出創造性貢獻。
傅才武:發揮長江文化的世界傳播價值
“中華文明本質上是一種超級‘兩河文明’。長江和黃河作為中國民族的母親河,不僅僅創造出豐富的物質和非物質文化遺産,而且建構了中華民族最深沉的集體記憶和文化記憶,構築了中國人精神家園的基底。”武漢大學國家文化發展研究院院長、文化和旅遊部“文化和旅遊研究基地”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傅才武表示,長江流域所具有的“百萬年人類史、一萬年文化史、五千年文明史”的豐富實證,建構了當代中國文化自信的深厚根基,具有巨大的時代價值。
傅才武説,作為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長江與黃河一起,借助於稻作農業不僅建構了早期中國社會的基本經濟生活方式和穩定的社會結構,持續地將中華農耕文明推進到人類社會的極高水準,而且建構了區別於黃河麥(粟)作文化的稻作文化形態,形成了中華民族的代表性符號和中華文明的標誌性象徵。作為亞文化共同體的長江稻作文化與黃河麥作文化之間的循環流動,形成了支撐中華文化五千年不斷發展的內生動力。
傅才武説,從傳播地理學和媒介傳播學看來,長江作為超級地理媒介,在數字技術的背景下,進入一個與傳統傳播模式不一樣的“媒介生産空間、空間又生産傳播”的循環中。長江特定的地理空間、族群、媒介成為一個整體,為居民和遊客提供一種“地理想像”,建立起由受眾慾望、幻想以及各种先驗性的地理知識所建構起來的話語體系,從而賦予了長江作為地理媒介不同於傳統媒介的本質特徵。
傅才武説,長江具有增強中國在國際上的影響力、話語權的潛力,能夠在國家形象塑造和對外傳播上起到獨特的作用。“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在數字信息時代,要發揮長江作為中華文化代表性符號、全球頂級的地理傳播媒介的世界傳播價值。”
黃璜:武漢文旅發展定位可注重産業融合
黃璜認為,旅遊空間新格局的形成也是未來文旅發展的一大趨勢。“我國將綜合考慮文脈、地脈、水脈、交通幹線和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構建‘點狀輻射、帶狀串聯、網狀協同’的全國旅遊空間新格局。”在這點上,黃璜建議可參考國際上推進大規模線性文化遺産的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成功經驗。“比如美國國家綠道網絡、‘羅馬帝國邊墻’等,這些國際上的成熟經驗,我們都可參考借鑒其理念和技術,拓寬國際視野。”
黃璜此前曾和武漢市文化和旅遊局合作開展過相關課題研究,因此對於武漢的文旅定位,他感觸頗深。“我們觀察發現,武漢的文旅定位是融合在各個部門的定位裏的。並通過文旅定位的實現,來促進這些部門實現其發展目標。”
“文旅定位不是空談,而是落實到各個部門中去的。為了實現目標,各個部門也都會有一個創建工作抓手。”黃璜説。通過將“國家戰略背景”“武漢城市戰略定位”“武漢文化和旅遊定位”“創建工作抓手”進行列項對比,黃璜詳細解釋了其中關係。比如,在國家“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的國家戰略背景下,武漢城市戰略定位定為“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城市”。“通過交旅融合,武漢的文旅定位是‘世界旅遊樞紐城市’‘世界旅遊集散中心’,而創建工作抓手則相對應為‘交通和旅遊融合示範區’。”
吳承忠:加強湖北域內長江文化研究推進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建設
吳承忠從加強對長江文化的研究與闡釋、加快出臺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專項規劃、進一步探索國家文化公園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完善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政策體系、進一步拓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宣傳渠道這5個方面提出了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發展的戰略和策略建議。他認為,只有研究透長江文化內涵,梳理清長江文化脈絡,解讀好長江文明密碼,才能更好地賡續長江千年文脈。
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湖北段)要彰顯本地獨具特色的美度、深度和高度,打造更多展現荊風楚韻的文藝精品、文化産品、文旅地標。吳承忠認為,可通過歷史地理學、考古學、歷史學、文化地理學等學科協同攻關,研究各歷史時期湖北省內的長江地域文化的分異、整合、文化景觀、文化區、文化遷移、文化擴散、文化生態等問題,同時放在中國的空間視野下去分析湖北與外部的地域文化的互相影響問題。
為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參與度,營造長江國家文化公園建設的濃厚氛圍,吳承忠建議開展長江國家文化公園課題研究、舉辦長江文化系列論壇,講好新時代長江故事。“可鼓勵湖北各地市學習武漢、宜昌等地市的創新經驗,推動地市國家文化公園管理體制機制創新完善。”
袁北星:大力發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打造新時代的人文之城
“武漢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長江文化中心城市、世界旅遊目的地城市,離不開源遠流長的長江文化賦能。文化發達的地方,經濟往往也走在前列。新時代十年,武漢各項事業長足進步,輝煌成就的背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文化的賦能、精神的力量從未缺席。”袁北星説。
袁北星表示,長江文化中的荊楚文化部分,包括了4個鮮明的特質,對打造武漢新時代的人文精神具有重要作用。弘揚愛國主義,為打造新時代人文之城注入長江精神文脈的靈魂;倡導上善若水,為打造新時代人文之城彰顯長江精神文脈的價值追求;堅持敢於鬥爭,為打造新時代人文之城體現長江精神文脈的核心理念;秉持浪漫務實,為打造新時代人文之城展示長江精神文脈的鮮明特質。
袁北星説,進入近現代,長江精神文脈傳承發展,豐富革命文化和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推動長江文化成為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代表性符號和標誌性象徵。
張學標:發掘整合城市歷史文化資源積極提升城市形象
“借鑒國外城市文化形象建設的成功經驗,我們可以積極發掘整合城市歷史文化資源,從城市文化傳承和城市文化創新兩方面著手提升城市形象,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城市形象建設路徑。” 張學標説。
張學標建議,武漢可以依託厚重的歷史文化優勢,塑造特色城市品牌和城市形象。“關鍵之處就在於積極發掘整合城市歷史文化資源,充分發揮文化遺産在城市形象中的文化品牌作用。”
武漢市一直非常重視傳統民俗文化傳承,因此傳續下來的傳統節慶和民俗類文化活動大多歷史悠久、體系成熟。張學標建議,武漢可以持續打造特色文化活動,促進民間非遺的傳承。
張學標還建議,武漢輝煌的工業文明也一直銘刻在時代印記中。將工業遺産轉化為主題博物館也是活化利用工業遺産的重要方式。武漢可以積極鼓勵和支持有條件的企業建立工業博物館,活化利用工業遺産,發展工業旅遊項目,傳承過往工業文明。
李江風:打好“長江牌”“濱水牌”是武漢構建長江文化品牌的關鍵要素
“長江是武漢市城市發展的主軸線,濱江濱湖、大江大湖是武漢的自然地理特徵,武漢作為人口超過1000萬的超大城市,打好‘長江牌’、打好‘濱水牌’是構建長江文化品牌的關鍵要素,也是構建宜居宜業宜遊城市、提升城市文化魅力和空間品質的必然選擇。”李江風表示。
武漢怎樣打好“長江牌”、打好“濱水牌”?李江風提出了“長江主軸濱江文化線”、“漢江輔軸濱江文化線”以及長江漢江交匯處的“兩江四岸文化景觀帶”概念,區域內歷史遺跡、傳統街區、名人故居、文博場館等資源眾多。武漢還有一條從漢陽到武昌的東西向的“脊梁山體文化軸向線”,武漢地區的“985”“211”高校在這條線上,中科院研究機構和全國重點實驗室也在這條線上。它們所擁有的科學力量和文化力量也是武漢長江文化核心區的重要內容。這條線上的“環東湖文化景觀帶”區域最具資源稟賦,它已真正融入市民的生活。
李江風建議,在武漢超大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間的建設中,要“理山理水”“依山傍水”,依託優良自然環境和條件,要做到點線面結合、靜態與動態結合、古代與近代結合、有形與無形結合,構建出武漢超大城市公共文化空間的經典和樣板。
魏理:讓歷史遺産活起來讓文化空間新起來
湖北是“千湖之省”,武漢有著“百湖之城”的稱號,湖泊資源豐富,是古雲夢澤之地。基於這一優勢,魏理提出建設“流體磁場”——大江大湖濱水文化空間營造,“結合空間場景感營造與裝置藝術,對城市多文化要素進行調和與重寫,構建水生態環境藝術化藝術場景空間,形成場所精神,建設‘長江水環境藝術中心’”。
對武漢本地的文化遺産也可活化利用,比如盤龍城遺址公園綜合體可以參照大明宮遺址公園建設模式,復原遺址建築群,再現商周城池風采,開發系列文化創意産品,沉浸式翻開武漢之根的城市歷史畫卷。漢陽工業遺址群也可做好工業建築空間的重新組合更新,注重這些歷史記憶的建築與城市的互動與對話性。
此外,魏理認為,縱橫延伸型文旅融合也是一個努力方向。“縱向時間軸延伸強調發展夜遊經濟。在現有夜遊産品的基礎上不斷開展夜遊新産品形態,比如打造‘盤龍千古情’大型實景演齣劇,豐富城市歷史文化街區業態等。橫向區域軸延伸強調實現省、市周邊文旅協同聯動。武漢都市圈城市文化公園應與丹江口南水北調文化公園、屈原文化公園、三峽文化公園形成省內聯動發展。”
當天研討會期間,還舉辦了“城市形象構建”專題講座,知名文旅實戰行銷專家熊曉傑以《新文旅方法論》為題作了分享。
第三屆長江文化學術研討會現場。
第三屆長江文化學術研討會上,與會嘉賓傾聽、記錄。
有關負責人表示,本屆研討會的舉辦進一步深化了長江文化、長江國家文化公園相關理論和實踐問題的研究,為助推長江國家文化公園武漢段建設貢獻了學術創新智慧。下一步,武漢將繼續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文化思想,切實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長江文化,深化研究萬里長江博大精深的文化內涵,深入發掘長江文化的時代價值,延續歷史文脈,堅定文化自信,努力建設中華民族現代文明,共同打造知長江、愛長江、護長江、興長江的重要平臺,為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提供堅實文化支撐。
(采寫:記者聶楊 盧士昌 攝影:呂詩文)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