攬山水之美,得人文之勝,借AI賦能,覓天下知音。12月28日晚,湖北省人工智能技術展示展演在武漢舉行,現場通過人工智能(AI)領域最新科技手段,呈現了一台傳統與現代、現實與虛擬融合,極具荊楚文化特色的科創文藝盛宴。值得一提的是,展演的語言文字、視覺效果、宣傳物料等均由AI參與創作生成,人工智能技術貫穿展演全程。
展演現場 攝影 葉博文
一首氣勢磅薄的人機鋼琴合奏《長江之歌》拉開展演序幕。失去左手的演奏員古月,通過腦機介面技術與人工智能演算法,運用倣生機械手與演奏家歐陽江岸聯手彈奏《長江之歌》,現場全息投影技術展示出由長江之水演變而來的黃鶴樓、長江大橋等湖北地標建築意象,共話長江情、祖國情,展示長江之美。
人機鋼琴合奏《長江之歌》 攝影 葉博文
展演中,湖北文旅虛擬數字代言人“胡貝兒”首次登臺主持,“她”不僅擁有逼真的容貌和超強運算能力的大腦,還出口成章,與真人主持配合默契。同時,在音頻合成技術的加持下,“她”變身為“唱片級”歌手,與湖北省歌劇舞劇院青年歌唱家高瑞祥、易俊,武漢歌舞劇院青年歌唱家董研峰、湯俊軍一起演唱《在此》,唱出了對腳下這塊美麗土地的深情依戀和堅守。
京劇《新定軍山》是一場跨越1800多年的相遇,展現了傳統烈弓戰馬與未來數字科技的奇妙融合,AI虛擬京劇演員“沐嵐”與來自湖北省京劇院的中國戲劇梅花獎獲得者唐愷同臺獻藝,手眼身法步惟妙惟肖,唱腔韻味十足。
武當功夫團表演的空間武術《太極武當》,結合先進的三維數字技術和人工智能演算法,用裸眼3D重現懸崖峭壁之上的丹墻翠瓦、仙山瓊閣,讓人沉浸其中,不由得對中國古代建築成就和武當文化發出由衷讚嘆。
武漢音樂學院古琴演奏家丁承運帶來的古音展卷《高山流水》,利用數字影像技術構建水秀山明的唯美畫面,在琴聲悠悠中再現伯牙子期傳誦千古的“知音”佳話。
古音展卷《高山流水》 攝影 葉博文
武漢歌舞劇院攜手AI樂隊和“知音”國樂團演出的AI搖滾與新民樂《極目楚天》,著實讓人耳目一新。AI樂隊“成員”以湖北著名文物為原型,由先進數字技術設計生成動態萌感十足的AI形象,它們與專業演員一起激情Rap、熱烈勁舞,帶來極具現代感的舞臺表演。
時空漫談《AI Talk》在舞臺上呈現虛擬空間背景,通過深度模型視覺擴散、語音驅動、唇音同步等技術,再現了三十年前錢學森工作的形象,“錢學森”與擁有湖北元素的數字少年展開跨時空對話,共同憧憬更加美好的明天。
“後皇嘉樹,橘徠服兮;受命不遷,生南國兮。”楚辭的歌吟化作洋洋灑灑的數字畫卷,李若瑤等武漢歌舞劇院舞蹈演員和虛擬舞者表演的元宇宙環境舞蹈《橘頌》,將“盈盈一握楚宮腰”的婀娜多姿和楚國先賢的高潔人格都清晰呈現出來。
元宇宙環境舞蹈《橘頌》 攝影 葉博文
鳳凰于飛,禮樂迴響。湖北省歌劇舞劇院演出的裸眼3D光影樂舞《鳳舞九天》在數字技術的加持下,金聲玉振,流光溢彩,讓觀眾穿越古今,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兩千多年前的楚國風情。舞蹈結尾處,伴隨著禮花綻放,象徵著騰飛的巨龍從天而降,呈現出龍鳳呈祥、迎接新年的美好圖景。
武漢歌舞劇院男高音董研峰介紹説,這是自己首次與虛擬人物同臺表演,在他看來,虛擬人的聲音聽起來與人聲沒有太大不同,只在細節的理解和表達上略有差別。
“整臺晚會既突出燦爛多姿的荊楚文脈底色,又彰顯科技感、未來感與藝術性、觀賞性兼具的科技人文風格,是一場極致震撼的視聽盛宴。”展演結束後,現場觀眾評價道。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展演以舞臺藝術為載體,解鎖了人工智能賦能文化藝術的新模式,充分展示了湖北人工智能技術的前沿成果,同時也為進一步推動“文旅+科技”融合的新發展路徑作出了有益探索。(文 鄂文旅)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