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從“新”出發 向“新”突破 武漢推進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
2024-01-31 16:35:14來源:長江日報編輯:李燕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聚焦新質生産力向“新”突破,長江日報記者探訪城市創新現場

  全球首臺人體肺部氣體多核磁共振成像系統、全球首款通導遙一體化北斗晶片等重大成果涌現,6個大科學裝置建設有力推進,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公共算力開放創新平臺獲批建設……2023年,武漢科教優勢加快轉化,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建設提速提效。創新驅動是武漢躍上2萬億新臺階的關鍵因素。

  2024年,註定是武漢從“新”出發、向“新”突破的一年。武漢將堅持把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主導戰略,以科技創新引領現代化産業體系建設,加快形成新質生産力,為未來發展蓄力。

  30日,長江日報記者走訪城市創新現場,一家家科創企業拔節生長,一系列創新成果接連涌現,一幅幅研發、測試的畫面,展現著向“新”突破的無限可能。

  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算力澎湃提升研發效率,半年工作量可縮減到幾個星期

從“新”出發 向“新”突破 武漢推進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_fororder_01

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

  1月30日,武漢毳雨環保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毳雨科技)的研發人員正緊鑼密鼓地進行研發。40多公里外,企業購買的算力服務正在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進行。

  通過高速計算,毳雨科技智慧園林、智慧城市等解決方案將得到算力支持。

  以智慧園林為例,這家企業在草坪、灌草、樹木附近安裝墑情在線監測系統,現場感知植物的真實需求,如實反映土壤水分及變化、地表地下溫度、植物活躍根系位置及比例、氣象數據等諸多對植物需水及生長環境産生影響的因素,傳輸的數據需要海量算力解算。

  今年以來,武漢的算力服務正加速孵化新興産業細分解決方案,為更多中小企業創新突破提供支撐。

  在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通過強大算力資源助力,半年以上的工作量可縮減到幾個星期,大幅提升研發效率。武漢算力設施降低了各類演算法的研發門檻,使得行業內一些創新型的小公司也有能力去打造自己的特色演算法。

  據介紹,2023年9月,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經歷再次擴容後,總算力已達400P,算力接近飽和,日均人工智能算力佔用率在95%以上。

  截至目前,該計算中心已為300多家重點企業提供普惠算力服務,廣泛應用於智慧製造、智慧城市、智慧交通、網絡直播等行業領域。

  武漢人工智能計算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相較前期高校院所及部分龍頭企業最早“嘗鮮”,多次擴容以來,創新型中小企業算力申請需求有大幅上漲,産業“接地性”不斷增強。

  目前,武漢正在加快建設算力新型基礎設施。今年年初,坐落于武漢光谷未來科技城的中國電信中部智算中心也正式投産運營。武漢三鎮都有分佈不同類型的算力基建,正在迅速滿足人工智能、雲計算、大數據、量子信息等數字科技對算力需求的爆髮式增長,並催生大量新場景、新業態、新模式。

  武漢大學遙感衛星地面站

  運用“鐳射雷達+北斗” 在500米高空看清地面釐米級目標

從“新”出發 向“新”突破 武漢推進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_fororder_02

在武漢大學遙感衛星地面站,毛慶洲團隊正在帶領團隊進行北斗解算軟體與鐳射雷達技術的融合測試。

  1月30日,在位於光谷七路的武漢大學遙感衛星地面站,武漢大學教授、武漢珞珈伊雲光電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珞珈伊雲)首席科學家毛慶洲正在帶團隊測試一款國産化測繪鐳射雷達。

  在位於戶外的測試場,記者看到,文具盒大小的鐳射雷達被安裝在無人機上,正在按照固定線路巡線。

  毛慶洲指著豎屏顯示器向記者介紹,“挂”在無人機上的鐳射雷達正在不斷傳回實時三維數據,珞珈伊雲自主研發的地理信息軟體正在持續解算這些數據,使其成為能直供行業進行業務決策的有效信息。據介紹,該企業自主研製的鐳射雷達測量距離可達2000米,通過“北斗”技術的融合應用,在500米高空仍然可以探測到地面5釐米內的目標。

  珞珈伊雲的高精度機載鐳射雷達正是北斗技術的應用典型。就在當下,其交付給某鐵路勘察設計機構的鐳射雷達産品,正被應用於鐵路改造勘測。他介紹:“保障人員不用鑽進隧道、貼近軌道去測量,鐳射雷達可以實時在空中進行鐳射掃描,對鐵軌測量的高程和平面精度能達到釐米級,靠的就是鐳射雷達與北斗的融合。”

  據了解,該企業地鐵隧道三維鐳射檢測服務的累計服務里程超5000千米,市場佔有率居國內前列。2023年,企業營收增長150%。“武漢不僅是北斗技術創新高地,還正在崛起為北斗應用産業的先行區,”毛慶洲介紹,今年還將持續拓展北斗應用場景,讓搭載了北斗技術的鐳射雷達在電網電力巡查、交通設施檢測、農林業監測等更多複雜惡劣條件下的高精度地形測繪中一展身手,推動行業技術進步。

  武漢大學科技園相關負責人介紹,目前,該園區著力培育北斗産業鏈企業,“北斗+”企業已涉及智慧車(船)、海洋裝備、智慧城市、智慧農業等多個領域。

  湖北省PLM創新聯合體

  連結上下游一起開發新産品,讓AI自主調節建築溫度

從“新”出發 向“新”突破 武漢推進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_fororder_03

中南建築設計院數字展廳。長江日報記者 喻志勇 攝

  1月30日,在位於中南路的中南建築設計院的辦公室裏,一群年輕人正在討論如何利用AI技術讓建築變得更“聰明”,探討基於萬物互聯技術為低空經濟中的無人機等裝備規劃“智慧路線”……

  “通過AI,可實現整棟建築的溫度、通風環境的自主調節。”

  “可以將我們萬物互聯技術運用到更廣闊的場景中,比如為無人機規劃路線,讓飛行更安全,還能幫它判斷風速、雨量等情況。”

  “要像造汽車一樣建房子,將數字技術應用到傳統建築行業。”中南建築設計院數字總監、工程數字技術中心主任張慎博士介紹,以上提到的這些場景應用,都是在建築工程全生命週期管理(PLM)平臺的基礎上有望實現的。

  2023年12月6日,湖北省建築工程全生命週期管理(PLM)産業技術創新聯合體(以下簡稱PLM創新聯合體)正式啟動,這也是全國首個PLM創新聯合體,由中南建築設計院牽頭,聯合武漢大學、武漢理工大學、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達索析統(上海)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等11家中外企業和科研院所組成。

  “這個創新聯合體是以企業的需求作為引領,連結上下游一起來開發新産品,形成一個産業鏈,就是想實現建築行業的數字化轉型。”張慎説,“創新聯合體成立之後,我們的目標更高了,大家聯合在一起都是想著去運用一些新的技術,進行行業性的突破。”

  張慎介紹:“如果説傳統的建築設計圖紙,好比拿著紙質地圖得邊走邊看。未來的智慧建造,就類似無人駕駛、自動導航技術。”未來,建築設計企業將“變身”科技公司,打破全鏈條數據孤島,實現高效連結高效建造。

  國家智慧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

  自動駕駛汽車越跑越聰明,可上小程式一鍵預約接送機

從“新”出發 向“新”突破 武漢推進新質生産力加快形成_fororder_04

自動駕駛汽車“蘿蔔快跑”。長江日報記者 喻志勇 攝

  1月30日,記者來到國家智慧網聯汽車(武漢)測試示範區。在這裡,總能看到數輛“蘿蔔快跑”穿行在車流之中,駕駛艙沒有司機,方向盤自動旋轉著,科幻電影中的場景,在這裡照進現實。

  隨處可見的百度自動駕駛出行服務平臺“蘿蔔快跑”,是武漢經開區打造示範區的一個縮影。目前,該區正以智慧網聯汽車為代表,全力打造人工智能場景應用示範區。

  據了解,“蘿蔔快跑”已首次加入“春運大軍”行列,對天河機場自動駕駛專線服務全面升級。市民可通過蘿蔔快跑App、小程式一鍵預約接送機服務,自動駕駛車輛將按照出行需求在天河機場出發層接送乘客。

  其實,參與“春運”不光能便利出行乘客,對“蘿蔔快跑”自己也是有益的。

  蘿蔔運力(武漢)科技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人工智能基本上是靠數據來訓練的,這種數據實際上是為了人工智能演算法深度學習的訓練,提升其智慧化程度,加速自動駕駛的技術進步。自動駕駛車輛每次在道路上遇到的不確定因素越多,複雜場景越多,比如突然衝出的行人、突然拐彎的車輛,會讓人工智能演算法愈加智慧化。”

  無論是AI模型的訓練、推理還是部署,抑或商業模式的創新,都需要算力作為支撐。不久前,武漢經開區引入武漢理工大學人工智能與高性能超算中心,該中心項目採用了華為全棧國産解決方案,是完全自主創新的軟硬體平臺。

  據介紹,該中心將面向武漢經開區,乃至武漢市人工智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提供普惠算力服務,支撐人工智能與新能源汽車企業科技創新,促進人工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産業發展,為武漢高品質發展提供新動能。

  (采寫:長江日報記者李慧紫 余睿 李佳 郝天嬌 通訊員張雨 秦思儀 徐婷婷 實習生賀小珍 統籌:胡雪璇)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