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省首創棉花“保險+期貨”收入險 畝均賠付81.35元 棉農收入更有保障
“黨的托底政策好,種棉花有收入保障,我們再沒有後顧之憂了。”4月3日,公安縣孟家溪鎮黃堤村棉農張元收到42.6畝棉田的理賠款3466元,喜出望外。湖北省在全國率先實施的棉花“保險+期貨”收入險縣級試點,目前全面進入理賠階段。
棉花是關係國計民生的戰略物資。湖北作為傳統産棉大省,將保險、期貨等金融資源導入到棉花産業鏈條,探索穩定棉花種植面積、重振內地棉花産業的可行路徑。
2022年,湖北省在公安縣實施棉花“保險+期貨”價格保險,按照約定價格理賠後,參險棉農每畝賠付近47元。
2023年,托底政策再升級,變“保價格”為“保收入”。省農業農村廳與鄭州商品交易所合作,在公安縣首次開展棉花“保險+期貨”收入保險試點工作。
據省農業農村廳相關負責人介紹,棉花“保險+期貨”收入險直接針對每畝收入預期,最大限度地保障棉農利益,風險覆蓋更全面、保額更高。在試點期間,中國人保、中國平安、中國太平洋等保險機構採用期貨價格作為承保和理賠依據,分散種棉收入下跌的風險;長江期貨、新湖期貨、永安期貨運用期貨市場工具為保險公司分散價格風險。
公安縣棉花種植面積、産量均居全省第一,素有“銀公安”美譽。此次,棉花“保險+期貨”收入險在公安縣實現全覆蓋,涉及27084戶棉農、13.19萬畝棉花,共提供1.28億元棉花收入風險保障。項目總保費1134.17萬元,其中省級統籌資金補貼比例69.4%,鄭州商品交易所補貼比例30.6%,農戶無需繳納保費。
該縣種棉大戶向培春種植棉花812畝,2023年棉田實際收入為902.49元/畝。根據參保時約定的每畝目標收入983.85元/畝,棉花“保險+期貨”收入險將彌補“收入差”,賠付66064元。“與2022年相比,每畝增收八九十元。”向培春充滿信心,表示今年繼續種棉。
據悉,全縣棉花“保險+期貨”收入險賠付率為94.6%,預期實現賠付1072.92萬元。棉農戶均賠付396.15元,畝均賠付81.35元,比2022年“保價格”每畝高出34元。
近年來,湖北加大和放活支持棉花産業政策,棉花綜合生産能力呈現恢復態勢。2023年,全省棉花種植面積穩中有增,棉花品質和單産均好于上年。(記者崔逾瑜、通訊員黎子罡)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