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省土地要素保障“跑”出加速度
2024-05-14 10:07:28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胡禮國責編:石麗敏

  原標題:用地審批壓縮至三天 一次性通過率提升八倍 全省土地要素保障“跑”出加速度

  5月10日,湖北省花湖機場鐵路聯絡線用地預審、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正式用地和荊州李埠長江公鐵大橋正式用地“零補正、一次性”通過自然資源部會審,3個項目總佔地面積3293.53畝,涉及投資額682.48億元。一季度全省新增的364個省級重點項目全部落地開工,總投資1283.25億元,遠超歷史同期水準。

  土地是項目建設的基礎要素保障。面對全省先行區建設項目多、用地量大的新形勢,全省自然資源系統嚴格落實自然資源部和省委、省政府的要求,持續深化改革,推動體制機制創新,“跑”出全省用地審批加速度。據統計,2023年,全省保障發展用地68.52萬畝,創歷年之最;建設用地省級審查時間縮短至3天,審查一次性通過率由10%提升至85%,一批重大項目加速落地,土地成為湖北高品質發展的強勁動力。

  當好服務發展的“店小二”

  3月29日,在華中科技大學光谷國際醫學創新中心,省自然資源廳主要負責人帶隊上門服務,得知質子刀項目用地需求後,當即決定要全力服務新質生産力,儘快上京彙報,幫助解決項目二期的土地問題。

  為服務先行區建設,2023年,省自然資源廳努力當好服務發展的“店小二”,打響自然資源領域“九大戰役”。今年,“九大戰役”進一步提檔升級,全省自然資源部門開展“上門服務行”活動,“審批流程能優則優、土地供應能保則保,全力以赴保障項目高效推進”。為此,將分散在11個處室的土地審批權集中到1個處室,將原來的9個業務審查崗優化為5個,工作效率大大提升。

  項目建設“跑起來”,服務保障“強起來”。省自然資源廳著力打造“兩上四服務”(上京、上門,主動服務、熱情服務、高效服務、精準服務)品牌。對重大項目實行分片包保服務和幫辦代辦,“一個項目、一個領導、一個專員、一幫到底”。2023年,省自然資源廳領導帶頭主動赴省交通運輸廳、省水利廳等省直單位和省聯投、省交投等“用地大戶”上門服務,累計解決用地問題328個。鄂州花湖機場二期、襄荊高鐵、武天宜高速(荊門段)、武黃高速改擴建等374個重大項目29.18萬畝用地全部保障到位。

  項目應保盡保,審批能快則快。省自然資源廳主動聯合建設單位成立工作專班,大膽探索交通和土地利用相互促進、相互融合發展的新思路,建立省、市、縣三級並聯協調機制,將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初步設計、施工圖階段用地“三步並作兩步走”,在避免各種原因造成的批建不符現象的基礎上,用地批復和開工大大提速。

  全省自然資源部門積極行動起來,相繼出臺優化調整城鎮開發邊界,支持鄉村振興點狀用地等8個政策文件;為加快審批進度,省自然資源廳將用地審批權委託下放至8個市4個縣;推動“縮小重大項目用地預審範圍、擴大先行用地範圍”等19項創新舉措落地實施。

  咸寧市賀勝溫氏禽畜有限公司是廣東溫氏食品集團的全資子公司,2005年進駐咸寧市。2023年,公司選址賀勝橋鎮黎首寺村,新建種雞養殖場,佔地面積約360畝,但在項目辦理中發現有20畝為耕地,需進行相應調整。

  了解相關情況後,市、區自然資源和規劃部門主動上門服務,三次帶隊進京,積極溝通彙報,按照耕地總量動態平衡要求,在區域內開墾同等面積與品質的耕地,將項目區內耕地調整置換。在方案上報審核期間,相關部門對上級反饋的意見及時調整修改。最終,方案順利通過評審,項目平穩落地。據測算,該項目完成後,將帶動當地農民增收過千萬元。

  推動城市和産業集中高品質發展

  投料、擠壓、傳輸、焊接……荊州萬朗磁塑製品有限公司6條生産線運轉不停。每天4萬多件磁塑門封條下線,可滿足1萬多臺電冰箱所需。

  荊州萬朗主要為美的電冰箱荊州工廠配套生産門封條。2010年公司剛成立時,廠房僅有3000多平方米。隨著經營規模不斷擴大,廠區面積翻了好幾倍,卻因地塊分散,生産管理多有不便。

  該公司多次反映,希望集中辦公。荊州經開區對企業的呼聲一直記在心上。2022年,鄰近冰箱廠一家江蘇企業的300畝土地因故閒置。荊州經開區自然資源部門主動聯繫協調,做了大量工作,助力該公司獲得其中110畝土地使用權,幫助其建設高端家電零部件智慧製造中心,一期項目已于2023年10月投産。

  “老廠區集中到新園區後,不僅滿足了我們技改需求,而且大幅度降低企業擴建成本。”該公司行政經理周娥稱,老廠區集中到新園區後,實現了集約發展。

  這只是荊州經開區盤活存量土地的縮影。自2020年以來,該區累計盤活23個“僵屍企業”,使1200畝建設用地重獲新生,一批好企業實現了集中發展,既節省了土地,更提高了管理效率,讓企業和園區生機勃勃。

  推動城市和産業集中高品質發展,省自然資源廳透露,2023年全省盤活存量土地38.59萬畝,2023年畝均GDP增速達5.04%。

  “大手大腳的時代已經過去,我們必須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規劃建設緊湊型城市,通過畝産論英雄倒逼寸土生寸金,努力構建城市和産業‘雙集中’的國土空間體系。”省自然資源廳主要負責人説。

  一項政策盤活資産600億

  土地與資金是經濟發展的兩大要素。2023年6月,省自然資源廳、省國資委聯合發出通知,頒布8條政策措施,盤活國有企業存量土地,發揮土地資産效益,提升防風險能力,加快發展。

  “這項新政,讓我們資産增加了334.59億元。”省交投建設事業部負責人李彥堂欣喜地説。政策出臺後,湖北交投集團先後完成725宗、25.47萬畝土地資産作價入股,增加凈資産約334.59億元,企業降低負債率3個百分點。

  劃撥土地作價出資,顯化土地資産價值;盤活國有企業存量土地資産……8條政策如同及時雨,惠及中央與省市國有企業8000多家,當年就盤活國企土地資産近600億元。

  我國土地性質複雜,不少地塊産權屬性難以厘清。對土地歷史遺留問題,全省自然資源人主動作為,大力化解土地資産辦證問題。省自然資源廳與省國資委、省住建廳等11個省市部門協同合作,破解因國企公司改制、重組、“兩資兩非”處置等原因造成的土地及地上附著物辦證確權難題。僅幫助湖北鐵路集團完成鐵路建設用地辦證就達126宗共計12549.41畝,有效化解了武石、武孝城際鐵路等10餘年的歷史遺留問題。

  用地審批時長一再刷新

  4月初,記者在省自然資源廳9樓的一間辦公室內,遇見省交投工作人員戴源,他告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該廳邀請公司在這裡設立兩個辦公室,一個公路用地聯合工作專班,一個鐵路工作專班。“我們和審批處室在同層辦公,問題第一時間反映,第一時間協調。”

  聯合辦公讓項目用地審批時長一再縮短,10天、8天、5天、3天、2天……

  “滬渝高速改擴建工程先行用地從報部到通過會審僅用2天,常規一般需要20天。”戴源興奮地説。無獨有偶,宜常高鐵項目負責人感嘆:“2023年12月9日確定信息,22日就批地了,用時13天,以前要半年以上。”

  重大項目是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土地要素保障是加快先行區建設的“助推器”。全省自然資源規劃部門主動創新,加強體制機制迭代創新,進行服務流程再造,優化政策供給,“跑”出全省用地審批新速度——

  保障前傾、研判前移、服務前置,全省各地建立用地報批聯合攻堅小組,推行容缺預審,優化流程,同步受理徵地前期、供地方案、權屬調查、施工圖紙等材料審查。

  以國土空間規劃確定的管制規則及技術標準為依據,推進“多審合一”“多證合一”“多測合一”“多驗合一”改革,實現17個市(州)“一表申請、一窗受理、合併辦理”。

  按照“機器代人、人人會審”思路,全省研發“機器選址”“智慧報地”“規劃條件自動提取”“建築方案智慧圖審”等智慧輔助工具,支撐項目從報建、審查到落圖的數字化管理,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與準確度。4月10日,記者在武漢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漢陽分局用途管制科看到,工作人員打開電腦“建築方案智慧圖審”,一個8萬平方米的建築設計圖,僅花5分鐘就過審。

  實施“一個處室辦到底”和“技術審查+集中審批”改革,實現審批流程標準化、審查要點標準化、用地報批材料文本標準化,以智慧、高效、便捷的服務水準,助力營商環境不斷優化。(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劉勝 通訊員 楊永紅 李金欣 胡崢)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