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生命健康産業加速邁向萬億規模——健康中國我守護
2024-05-14 09:53:55來源:湖北日報編輯:胡禮國責編:石麗敏

湖北生命健康産業加速邁向萬億規模——  健康中國我守護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40514092601

位於光谷的武漢睿健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生産基地,科研團隊正在進行帕金森新藥NouvNeu001的生産。(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湖北把生命健康産業作為重點打造的萬億級支柱産業之一,2023年産業規模達到8810億元,今年有望突破萬億元。”5月7日,國新辦“推動高品質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佈會湖北專場上傳來的消息,令人振奮。

  “十四五”以來,湖北明確將生命健康産業確定為突破性發展的五大優勢産業,生物醫藥産業也如星星之火,加速燎原。

  以光谷生物産業園為中心,以“1+9”生物産業基地為重點,湖北積極打造生物醫藥和高端醫療器械産業集群,生物醫藥産業從“一枝獨秀”到“春色滿園”。

  勇闖創新藥“無人區”

  一類新藥研發進入國家第一方陣

  武漢二妃山下,一片綠意蔥蘢。

  光谷生物城展廳裏,一張拼接的照片勾勒出光谷生物城16年來拔節生長的足跡——

  以二妃湖為界,右邊為2008年前荒煙蔓草的二妃山,左邊則是如今産業高樓拔地而起的生物城。

  光谷生物城,是光谷以千億産業思路建設的第二個國家級産業基地。16年來,18平方公里的生物城從無到有,勇闖創新藥“無人區”。

  創新藥,被譽為醫藥行業“皇冠上的明珠”。創新藥研發有多難?醫藥行業有三個“十”的説法:十年研發週期,投資十億元,僅10%的成功率。

  武漢人福藥業是光谷生物城落地的第一個産業項目,也是第一家開工建設的藥廠。如今,人福醫藥已成為百億生物醫藥企業,創下3年內接連上市3個國家一類新藥的紀錄,全國屈指可數。其中,廣金錢草總黃酮膠囊從立項到獲批,更是經歷了漫長的21年,最終摘得“皇冠上的明珠”。

  一批批無懼艱險、勇闖“無人區”的企業,創造了光谷生物城在國家生物醫藥産業園區綜合競爭力中部排名第一、全國排名前列的成就。如今,二妃山下孕育出1家全國醫藥工業百強、4家百億規模企業、7家上市公司;1個一類新藥獲批上市,近400個新藥在研,1200余個二、三類高端醫療器械獲批上市。

  生物醫藥産業不僅在武漢風生水起,宜昌也正加快打造中國“微生物第一城”。在宜昌生物産業園,宜昌人福藥業佈局全球總部基地、大健康産業園等多個項目,已成長為亞洲最大的麻醉藥品生産企業、中國第一家麻醉藥品技術出口企業。目前,宜昌生物産業園已建成3個國家級創新平臺與9個省級企業技術中心和重點實驗室、城東U谷等生物醫藥産業生産基地和孵化平臺,正有效承接區域內眾多科研院所研發成果。

  隨著創新能力日益突破,湖北一類新藥研發已進入國家第一方陣。2023年,湖北省新增國家藥品新藥文號69個,其中一類新藥2個;通過仿製藥一致性評價企業達29家,涉及150個品種;2個創新高端醫療器械獲批,4個創新醫療器械進入國家審批“綠色通道”。

  作為湖北省突破性發展的優勢産業之一,生命健康加速邁向萬億元大關,多個領域在全國佔據重要地位——

  湖北中藥配方顆粒備案企業和品種數量分別位居全國第一和第三;

  麻醉藥、維生素、酵母、生物塑膠等産品市場佔有率排名全國前列;

  原料藥出口交貨值居全國前五位;新型疫苗、生物製品、基因工程藥等生物藥具有比較優勢。

  在創新能力、科研實力上,湖北生物醫藥産業也是亮點紛呈——

  全數字PET/CT裝備、高通量基因測序系統、磁控膠囊內鏡等醫療器械已實現上市;

  亞洲首個生物安全P4實驗室、8個醫藥領域國家重點實驗室、18個國家臨床試驗基地加快發展;

  國家磁共振中心、國家級人類遺傳資源庫等重大科創平臺加速推進……

  湖北,生命健康産業競爭力日益提升。

  從原始創新走向市場應用

  産業生態圈産生全國影響

  生物醫藥産業的發展,離不開産業鏈、生態圈的培育壯大。

  2010年,發現植物提取人血清白蛋白奧秘的楊代常教授,走出武漢大學的實驗室,搬到光谷生物城的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開展成果轉化。

  2023年底,這項世界級的重大發現——植物源重組人血清白蛋白Ⅲ期臨床結果顯示,療效不劣於人血白蛋白,且安全性良好,禾元生物正全面推進新藥上市申請。

  “稻米造血”從成果走向市場的每一步,也是禾元生物(企業)、光谷生物城(政府)、武漢大學(高校)和生物研究院(平臺)等各主體要素協同創新的成果。在光谷生物城這個生態圈裏,成果從實驗室到市場,不出光谷就能轉化。

  光谷生物城有關負責人介紹,16年間,光谷生物城堅持不懈拓空間、建平臺、優服務,構築原始創新策源高地。除持續引進和培育企業外,光谷生物城還建設專業孵化器及加速器,推動一批行政審批及服務機構落地;同時依託龍頭企業,打造生物醫藥、體外診斷試劑、醫療器械研發及生産等一批公共服務平臺;整合武漢大學、華中科技大學等多家高校院所資源,共建武漢生物技術研究院;引進同濟醫院、省人民醫院等三甲醫院建設光谷院區,打通生物醫藥産業鏈的最後一環。

  生物醫藥産業生態圈,仍在持續擴大——在武漢都市圈,生命健康産業“研發在光谷,配套在周邊”的佈局,加快形成。

  黃石、黃岡分別建成武漢國家生物産業基地地方産業園,構建國際一流的大健康産業帶。鄂州葛店開發區對標光谷生物城,投資40億元建設大健康産業園,承接光谷生物城向東溢出的科技創新資源,擴大光谷生物城對葛店“藥谷”的輻射帶動作用。

  “未來,將在化學原料藥、生物制藥、中藥製劑、醫療器械等大健康領域,與光谷形成合作聯動和配套。”黃岡高新區黨工委委員張丹説。

  湖北省醫藥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柳駿介紹説,光谷聚焦醫療器械、化學藥、生物藥的研發生産,葛店正好錯位發展原料藥、醫藥精細化工等領域。

  當前,湖北已逐步形成以光谷生物城為龍頭,宜昌、荊門、十堰、天門、黃石、仙桃、黃岡、鄂州、恩施9個區域性生物産業園為支撐的“1+9”聯動發展格局。各區域産業園區發展特色鮮明、功能互補,區域集聚和産業轉移機制在全國産生重要影響。

  瞄準萬億目標“聚鏈起飛”

  醫藥工業産業鏈更上一層樓

  生物醫藥産業,正在不斷追高、上新。

  不用手動查閱病史資料,醫生如何能在幾秒鐘內診斷出患者是否得了肝癌?秘密藏在一個“AI外腦”裏。

  這個“AI外腦”全名叫作孟超肝病外腦系統,是福州大學醫工交叉研究院的研究成果之一。它錄有省內外95家醫聯體單位102.1萬例肝病患者和11.3萬例肝癌患者的門診、住院、檢查等疾病全週期數據,是目前全球規模最大的肝病和肝癌大數據平臺。

  隨著AI大模型加速邁入規模應用新階段,“AI醫療”“AI制藥”日趨火熱,也賦予生物醫藥新的增長點。這一新增長點背後,離不開醫工交叉的迅猛發展,即醫學與現代化工程技術交叉融合,被公認為突破醫學“卡脖子”技術的“關鍵之鑰”。

  積極擁抱浪潮,湖北醫藥工業企業迎難而上、頂壓前行,實現醫藥工業穩中有進、穩步增長的發展態勢。保持獲批4個一類新藥在全國領先的創新優勢、技改投資177個以上的重點項目發展優勢,湖北醫藥工業發展步伐加快。隨著一批重點項目穩步建設,湖北省醫藥行業過億單品核心競爭力持續增強,年銷售額過億元單品達到90個。

  今年,全國兩會首次將創新藥、生物製造、生命科學集體寫入政府工作報告,大健康産業迎來更大發展機遇。

  持續優化有利於生物産業發展的體制機制、政策措施和制度環境;加快構建現代生物産業體系,不斷提升創新能力,促進生物産業轉型升級;以生物産業做大做優促進經濟增長新舊動能轉換;以工業領域設備更新為重點,推動全省醫藥工業企業加快更新高端先進設備;圍繞臨床急需推出更多創新醫療産品,爭取形成創新主體融通發展的生物産業新生態……瞄準萬億産業目標,湖北生物醫藥産業已駛入發展快車道。(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胡弦 劉潔 通訊員 王瓊 田瑤林)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