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登上月球的這面五星紅旗,武漢造!
6月4日7時38分,嫦娥六號上升器攜帶月球樣品自月球背面起飛。表取完成後,嫦娥六號著陸器攜帶的五星紅旗在月球背面成功展開。這是中國首次在月球背面獨立動態展示國旗。據了解,嫦娥六號月面國旗展示系統由中國航天三江集團聯合武漢紡織大學等單位共同研製。
嫦娥六號攜帶的五星紅旗
針對此次任務中高低溫交變、高真空及強紫外輻射等極端環境要求,武漢紡織大學紡織新材料與先進加工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徐衛林院士月面國旗團隊選用玄武岩材料,聯合湖北匯爾傑玄武岩纖維有限公司和安徽華茂集團,歷時近4年,攻克了玄武岩超細纖維紡絲、紡紗、織造及色彩構建等諸多國際難題,首次成功研製出無溫控保護、獨立動態展示的“石頭版”高品質織物國旗。
由於落月位置不同,嫦娥六號國旗展示系統在嫦娥五號任務基礎上進行了適應性改進。“嫦娥五號”在太空飛行7天后到達月面,此次“嫦娥六號”自5月3日出發後,在太空飛行了30天才落月,時間大幅增加。在奔月、繞月及落月的過程中,高低溫反復交替,國旗對環境的耐受性要求就更高。
徐衛林院士(左二)和月面國旗團隊教師曹根陽、王運利、盛丹研討國旗研製技術問題
接到嫦娥六號月面展示國旗任務後,徐衛林院士帶領月面國旗團隊成員曹根陽教授、王運利教授、盛丹博士,遵從“原位利用”的原則,決定採用與月壤化學成分相近的玄武岩作為嫦娥六號國旗的核心材料。“玄武岩纖維具有非常優異的隔熱抗輻射性能,能夠抵禦月表惡劣環境。但玄武岩纖維屬於無機纖維,表面光滑、脆性易碎、模量高,難以紡制超細絲、紡紗、織造,以及構築高牢度的顏色,這些都是團隊要攻克的難題,可以説這是一面技術含量很高的‘石頭版’織物國旗。”徐衛林院士介紹。
嫦娥六號月面國旗和嫦娥五號上的國旗規格一樣,大小也是300mm×200mm,與A4紙差不多大。不過,玄武岩纖維的密度超出嫦娥五號國旗原料密度近一倍,按常理推斷“石頭版”國旗會更重。但是,團隊研發了大概是頭髮絲直徑三分之一的超細玄武岩纖維,最後做出來嫦娥六號國旗的重量只有11.3克,比嫦娥五號國旗還要輕0.5克。
嫦娥六號月面國旗交付正樣件
嫦娥六號月面展示國旗的重量和品質要求非常嚴格,既要做到薄而軟,又要做到強而韌,但玄武岩纖維屬無機纖維,脆性較大,耐磨性差,表面光滑,因此,製備超細玄武岩纖維難,紡高品質紗難,構建高牢度顏色也難。
針對上述三大技術難點,月面國旗研製團隊聯合湖北匯爾傑玄武岩纖維有限公司創新設計了噴絲板內腔結構,並進行了梯形優化,再配合爐內分佈式精準控溫,成功實現了超細玄武岩纖維的穩定量産;團隊在理論設計的基礎上,結合華茂集團在紡紗領域創新實踐優勢,利用柔性水溶性長絲和芳綸短纖分層防護,巧妙設計了“雙防護罩”結構,有效保護玄武岩長絲的同時還解決了玄武岩纖維高模量導致“起小辮子”的行業難題;光滑的玄武岩長絲對製作月面國旗又提出新的挑戰,團隊利用織物表面的芳綸短纖毛羽,使顏料中的粘合劑與其形成類似“鉚釘”錨定的效果,有效提升塗料的介面結合牢度與國旗圖案的飽滿度,保障國旗的月面展示效果。通過以上技術攻關,首次成功研製出能耐受高真空、高低溫循環、強劑量紫外輻照等極端環境條件的“石頭版”高品質織物國旗。
武漢紡織大學嫦娥六號月面國旗團隊成員合影
在嫦娥六號“石頭版”國旗研製的同時,月面國旗團隊已經開啟了玄武岩纖維拓展到對耐熱、阻燃等領域的應用研究,如對阻燃隔熱性能要求很高的阻燃防護服裝以及高阻燃性箱包等,充分發揮超細玄武岩適應高溫等特殊環境的能力。
徐衛林院士表示,未來玄武岩纖維作為輕質、柔性防護材料,將在航空航天,如宇航服、太空艙、月球基地等場景會有越來越廣泛的應用。(記者 向一帆 通訊員 鄭婷)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