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文旅市場春節假期火爆出圈
2025-02-05 11:38:55來源:楚天都市報編輯:高鈺姍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跟著春晚遊荊楚 五洲遊客來過年 湖北文旅市場春節假期火爆出圈

湖北文旅市場春節假期火爆出圈

2月4日,大量市民遊客到武漢園博園漢口裏央視春晚長桌宴取景處打卡,人們在古色古香的漢口裏逛市集、賞民俗、品美食,年味滿滿。據悉,從初一到初七,每天有2萬多名遊客來此遊玩。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李輝攝

湖北文旅市場春節假期火爆出圈

漢口裏人氣爆棚 攝影 楚天都市報極目新聞記者肖顥

  金蛇鬧新春,荊楚年味濃。2025年春節假期是春節申遺成功後的第一個假期,湖北各地都洋溢著新春歡樂氣息,國內外大量遊客前來遊園賞景、新春祈福、品鑒美食,體驗荊楚年味。在240小時過境免簽、春節申遺成功、武漢成為春晚分會場等效應的強力帶動下,湖北文化旅遊市場火爆出圈,迎來“開門紅”。

  春晚、電影帶火湖北

  2025年春節假期,春晚的文化影響力和熱門電影的取景地效應,讓武漢和襄陽兩地的旅遊熱度顯著提升。

  武漢首次作為央視春晚分會場,8分鐘驚艷亮相,讓荊楚大地的文旅熱度直線上升,“跟著春晚遊湖北”成為熱門話題。攜程數據顯示,武漢搜索量同比暴增1160%;去哪兒網數據顯示,春節假期武漢旅遊市場增長強勁,遊客預訂量同比增長117.65%,增幅在全國十大熱門城市中位居第二。

  為了讓廣大遊客打卡春晚取景地黃鶴樓、光谷星河廣場、江漢路、吉慶街,武漢市精心策劃“跟著春晚遊武漢”三大主題線路,覆蓋武漢各大經典地標。黃鶴樓景區從初二至初五每天接待遊客近2.8萬人,同比增長12.15%。湖北省博物館遊客屢創新高,日均約3萬人,大年初三進館3.2萬人,刷新2024年“五一”2.49萬人單日最高紀錄。春晚中驚艷亮相的漢口裏山陜會館和長桌宴成為新晉打卡地,遊客絡繹不絕。“跟著春晚遊長江”“打卡春晚同款遊船”成為新風尚。

  武俠電影《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的熱映帶動全國遊客紛至遝來,感受郭靖、黃蓉守襄陽的故事場景。1月29日至2月3日期間,襄陽推出“看射雕、吃牛肉麵、守襄陽歡喜過大年”系列宣傳及惠民活動,遊客憑機票、高鐵票、《射雕英雄傳:俠之大者》電影票根在景區可享打折,全市超3萬個停車位全部開放,還開通了襄陽東站至奇幻谷度假區免費專線和唐城免費循環擺渡專線。

  非遺民俗亮點紛呈

  在湖北各地,舞龍舞獅等春節民俗活動精彩紛呈,體驗民俗﹑趕大集成為新春旅遊熱點。荊州古城和荊街推出舞龍舞獅、火壺、打鐵花等特色表演。恩施市在清江沿線打造非遺長廊,8縣(市)非遺傳承人自正月初四開始表演利川燈歌、肉連響等精彩非遺節目。黃岡黃梅縣東山問梅村輪番上演“賀歲巡遊戲夢東山”“白蛇傳東山渡情”等精彩大戲,國風舞蹈、民樂演奏、黃梅戲曲、火秀鐵花,令人目不暇接。

  各地還通過生動展示和互動體驗,讓遊客沉浸式感受非遺魅力。比如,宜昌博物館結合“古城記憶”展區的長盛川茶藝、花饃、漆扇、版畫、棕編、彩陶等非遺消費場景,組織逛展、互動、猜燈謎、抽獎等活動。十堰鄖西各類國家級、省級非遺在鄖西老北街低碳文化街區亮相,眾多外地遊客以“遊玩+體驗”的方式感受文化。

  武漢入境遊同比增長48%

  在國家240小時過境免簽等政策利好下,“China Travel”持續火熱,春節期間,湖北的入境旅遊也可圈可點。

  記者從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獲悉,為滿足境外遊客來鄂旅遊便利化需求,全省4A級以上旅遊景區和國家級旅遊度假區已完成外國人持永居證的線上購票及刷證入園等應用,發佈面向港澳和海外學生的遊學旅遊線路,湖北深度遊線路在中國港澳臺地區和馬來西亞、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成功落地。宜昌三峽機場在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方向增加航班,可直飛泰國曼谷、越南胡志明和河內、新加坡和中國香港等重點境外及地區客源城市。宜昌東站為入境遊客量身制定出行方案,辦理往返車票,開闢團體專用綠色進站通道,組織專人全程幫扶引導乘車,優化接駁大巴線路,提供公鐵接駁專用通道。

  2025年1月14日至17日,“知音湖北”文旅宣傳推介走進東南亞越南、泰國、老撾三國,重點推介了湖北主題旅遊線路,傳承弘揚中國春節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産。大年初二,湖北省組織策劃“歡樂春節·五洲遊客湖北過大年”活動,來自美國、英國等30多個國家以及中國香港、澳門地區的250多名遊客在武漢共同感受中國傳統新年的濃郁氛圍,有效增強湖北文旅國際傳播力、影響力。數據顯示,春節期間武漢入境遊訂單量同比增長48%。(記者 劉微 通訊員 鄂文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