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新春開工首日 10名“楚才”人形機器人集體“上班”
2025-02-06 16:11:12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鈺姍責編:魏寒冰

  “人形慧具送福來,智啟湖北新篇章,祝湖北人民新春大吉,萬事如意。”2月5日,蛇年新春第一個工作日,在湖北武漢洪山禮堂南廣場上,“荊楚”“神農”“勞動者”“天問”“楚寶”等楚才系列10款人形機器人同臺亮相,各展“絕活”,現場送祝福。

新春開工首日 10名“楚才”人形機器人集體“上班”

武漢洪山禮堂南廣場多款人形機器人亮相 攝影 苗翔鷹

  楚才系列人形機器人分別由華中科技大學丁漢院士團隊、陳學東院士團隊,武漢大學劉勝院士團隊以及武漢光谷華匯黃強教授團隊精心研發。它們或手握啞鈴展示力量,或面對外部推搡依然穩步行走,或面帶微笑與人互動,或主動伸手與嘉賓握手,或被推倒後能迅速站起……它們精彩的表現,展示出湖北人形機器人研發最新成果,為蛇年新春增添一抹亮麗的科技色彩。

  “勞動者”有著1.8米的大高個和95公斤的強壯身板,行動起來十分靈活,能自如地直走、轉向和後退。“‘勞動者’是目前國內最高大、最強壯的人形機器人,不僅擁有國際領先的負重能力和動態控制能力,還配備智慧大腦,能夠與人進行互動,其直膝行走技術的實現,在國內外相同自重的機器人中處於領先水準。”陳學東院士介紹。

  丁漢院士團隊研製的“荊楚”機器人下肢採用行星滾柱絲杠驅動,具有低能耗長續航優勢,搭載華中科技大學自研的具有20個自由度的倣生類人頭部和高靈敏度電子皮膚,能實現視、聽、觸等多模態融合感知和表情交互。通過3D面部掃描和面部建模技術,“荊楚”機器人還能定制形象,高度模倣人類相貌。

  “我是土生土長的湖北人。”來自武漢大學劉勝院士團隊研發的人形機器人“天問”向場邊觀眾揮手致意,並進行自我介紹。“天問”一號有38個自由度,其“靈巧手”的自由度就高達7個,能如人手般單手抓握一隻蘋果,是國際上目前最低成本、高可靠性的剛柔耦合靈巧手。靈巧手是人形機器人最能體現技術複雜度的核心零部件,目前天問靈巧手正在小批量量産。

  2024年3月,湖北省出臺人形機器人突破工程相關文件,4月正式啟動人形機器人整機和零部件突破工程,確定“科研人員+工程師”大團隊攻關、工程化推進的研發模式。湖北省發改委會同相關方面持續推進人形機器人技術攻關、同步産業化、生態培育等工作,推動人形機器人歷時7個月實現從0到1、從無到有,創造了國內少有的時間短、見效快的研發經驗。(文 葉騰)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