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每年200多批次中外團隊來這裡深度研學 在神農秘境讀懂美麗中國
2025-03-13 11:23:4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高鈺姍責編:魏寒冰

每年200多批次中外團隊來這裡深度研學 在神農秘境讀懂美麗中國

大九湖以其壯麗的自然風光和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而聞名。(湖北日報通訊員 朱宏明 攝)

  三月神農架,萬物競發。

  大龍潭的冰雪開始消融,山上金絲猴群日漸活躍,樹林中不時身影閃現。

  千里之外的長沙,中南林業科技大學的Zaman博士(中文名:扎慢)密切關注著大龍潭動態。2024年,他在這裡深度研學9個月,剛剛完成實驗。

  “神農架的研學之旅,讓我對‘美麗中國’有了更深了解。”3月10日,扎慢對記者説。

  貢獻多樣性保護“中國方案”

  官門山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基地內,負責人姜治國仔細觀察小勾兒茶的長勢。

  眼前這株不起眼的植物,曾經“消失百年”,姜治國和他的團隊讓它重煥生機,“成功繁育了40多株,不久之後它們將從實驗室走向野外”。

  擁有4000多種植物、700多種動物,神農架是全球14個具有國際意義的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研究關鍵地區之一。

  “這裡的一草一木都受到世界關注。”在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副院長姚輝看來,神農架肩負著為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貢獻中國方案的使命。

  金絲猴,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旗艦物種。為保護這一瀕危物種,神農架組建了金絲猴保護研究中心、金絲猴保育生物學重點實驗室等16個綜合性科研平臺,並創新建立了金絲猴保護地聯盟。

  神農架在金絲猴遺傳多樣性研究上取得重大突破。“我們首次認識了它的社群結構特徵,搞清了它的譜係。”姚輝介紹,受益於科學保護,神農架金絲猴數量已增至1618隻,活動面積擴大到400平方公里。

  神農架生物多樣性保護成果受到國內外學者廣泛關注,其中就有來自巴基斯坦的扎慢,他長期致力於金絲猴多樣性保護研究,渴望在神農架研學。

  與世界共享生態研學資源

  天還沒亮,方吉喜就上山了,他要追蹤金絲猴群的動向。

  方吉喜是大龍潭金絲猴野外研究基地監測員,天天與猴子打交道,雙方已達成默契,“它們每天能看到我們,就不會跑遠”。目前,基地周邊穩定生活著100多只金絲猴。

  野生動物研究最難的是無法連續、近距離、無干擾地觀察記錄它們。大龍潭基地經過多年嘗試,突破了這一瓶頸,成為國內外金絲猴研究者首選研學地。

  與世界共享生態科研資源,神農架相繼建成開放了9個研學基地,大龍潭就是其中之一。

  姚輝是大龍潭基地第一批工作人員。在他看來,開放共享可以讓世界更好地了解神農架,也有利於基地更好向外借智。

  近些年,大龍潭基地與中南林業科技大學、中國科學院、北京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院校持續開展研學合作,100多名研究生、博士生先後前來進行為期一年的研學。

  “我們長期積累的基礎數據,提高了他們研學的效率。”姚輝介紹,雙方已聯合發表研究論文100余篇,其中40余篇被SCI收錄,“大龍潭在業內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地域文化和生態之美讓人著迷

  近三年,神農架每年接待中外研學團隊200多批次,上萬名研學者在這裡讀懂了“美麗中國”。

  扎慢就是其中一個。2024年初,他慕名來到大龍潭開展博士後研究。

  “這裡人與猴和諧相處,讓我能夠近距離長時間觀察它們,了解它們的行為、生活方式、溝通方式,比如它們如何照顧寶寶,如何照顧家庭。”

  在神農架,扎慢收穫了意外驚喜。他第一次在中國過春節,東道主的熱情讓他溫暖,別樣的民俗讓他感受到中國地域文化的博大。

  神農架的“生態之美”讓他著迷。研學之餘,扎慢參觀考察了大九湖、官門山、神農頂、神農谷等生態景區。從生態研學導師口中得知,官門山景區分佈著2800多種植物,扎慢感到不可思議,“那裏還有各種類型的野生動物,有大熊貓、大鯢、麝鹿和中華蜜蜂,每樣都很神奇”。

  説起大龍潭基地工作人員,扎慢充滿敬意。姚輝20多年專注金絲猴保護研究,從一個中專生成長為博士生,成為金絲猴保護領域權威專家。基地負責人黃天鵬,在大龍潭堅守了近20年。

  從他們身上,扎慢看到了美麗中國建設的未來:“有這樣的守護者,中國一定會越來越美。”(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陳春保 通訊員 丁苗苗 杜華)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