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湖北紅安:紅色資源“活” 紅色旅遊“火”
2025-03-18 09:52:11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高鈺姍責編:王悅陽

  原標題:持續釋放“紅色吸引力”,紅安去年接待遊客1379萬人次 紅色資源“活” 紅色旅遊“火”

持續釋放“紅色吸引力”,紅安去年接待遊客1379萬人次  紅色資源“活” 紅色旅遊“火”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318092104

紅秀劇場露天演出並開展巡遊,演藝人員與遊客熱情互動。(湖北日報通訊員 王亮 攝)

  紅安縣城關鎮陵園大道1號,黃麻起義和鄂豫皖蘇區革命烈士紀念碑巍然聳立。

  “走得再遠,也不可忘記來時路。”3月16日,全國人大代表、紀念園講解員程星動情講述,將遊客帶回烽火連天的革命歲月。

  98年前,這裡打響了黃麻起義第一槍,紅安14萬英雄兒女為革命獻出寶貴生命。

  如今,革命年代留下的紀念場館、革命遺址遍佈縣域。如何將其“串珠成線”,發展紅色旅遊?

  “紅安縣作為中國‘第一將軍縣’,有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潛力。要不斷探索活化紅色文化資源新路徑,推進重點項目,打造精品線路,開發紅色演藝,讓紅色資源‘活起來’、紅色旅遊‘火起來’。”紅安縣委書記劉堂軍説。

  持續釋放“紅色吸引力”——

  2024年遊客達1379萬人次

  3月的紅安,春光明媚,旅遊消費“熱辣滾燙”。

  “家人們,快來瞧瞧,‘紅安眉茶’、蜂蜜、山茶油可都是咱家鄉好物……”長勝街“芳草時光”小店內,“90後”紅安姑娘王琳正對著直播鏡頭吆喝本地特産。

  店內,不少客人正愜意品茶、暢談。“這幾年生意紅火,2024年銷售額達到200萬元!”她笑著説。

  紅色旅遊持續火爆,長勝街講解員蔡平陽感同身受:“我們一共有6名講解員,每人一天最多要帶10個團,全年接待參觀團1500個左右。”

  每逢節假日,黃麻紀念園、長勝街、董必武故居等紅色旅遊景點人氣旺,來自全國各地的遊客在紅色旅遊中厚植家國情懷。2024年,紅安縣接待遊客1379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72億元。

  新線路、新場景、新業態持續涌現,越來越多的遊客湧來暢遊紅色紅安。

  紅安主動“牽手”鄂豫皖三地縣市,推動大別山紅色旅遊線路互通、遊客互送、宣傳互推、資源共享。

  2024年,投資2.4億元的黃麻起義紀念園遊客中心綜合體投入使用,成為將軍故里“新地標”;八里影視基地、七里坪紅色文旅小鎮建設加速,紅安旅遊配套設施不斷完善……

  為留住遊客的“注意力”,紅安爆款紅色劇目、紅色IP不斷“上新”。“銅鑼小子”等120餘款産品,“圈粉”年輕遊客,男將女將聯名款食品包裝也即將上線……

  打造紅色研學“金招牌”——

  “行走的思政課”火爆大別山

  “八月桂花遍地開,鮮紅的旗幟迎風擺,敲鑼又打鼓呀張燈又結綵,紅色政權建起來……”

  2024年12月28日,列寧小學舊址,來自香港的34名中學生齊聲高唱《八月桂花遍地開》。

  遊紅色景點、唱紅歌、看紅色劇目……5天時間內,學生們在紅安共赴一場“行走的大課堂”。

  “大別山民歌朗朗上口,孩子們很感興趣,追問背後的故事。”紅安縣旅遊協會會長、紅安縣首家接待服務中心主任楊建文説,近年來,紅安“紅色研學熱”持續升溫。自2016年中心成立以來,接待了全國各地近30萬名遊客。

  今年春節過後,華中師範大學、華中農業大學等高校學子密集來到紅安,追尋荊楚紅色印記,感悟大別山精神,研學旅行正逐漸成為紅安縣文旅最新、最火爆的一張名片。

  圍繞打造“全國一流的紅色教育和旅遊目的地”,紅安與海軍工程大學、北京大學等高校合作共建軍政訓練基地、大思政校外實踐基地、紅色寫生基地。同時,與武漢市、宜昌市、余姚市等合作,研發7條精品線路,開展“萬名學生紅安行”活動,年接待紅色研學20萬人次。

  該縣文旅局相關負責人表示,2025年,紅安將力爭全年實現紅色研學超30萬人次。

  小戲小劇好戲連臺——

  唱“火”紅安紅色故事

  “孩子,就化作那一團火吧。”

  “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真。殺了夏明翰,還有後來人……”

  “刑場”上,一名身穿灰色長袍馬褂的年輕男子,戴著手銬握筆寫下就義詩。

  3月15日,在紅安影劇院楚韻·週末劇場內,原創文化小劇《燃燒的心——夏明翰和一把火》首演。

  在沉浸式布景下,觀眾“穿越”回到90多年前的荊楚大地,感受大歷史和小家庭、鐵血革命與人性溫情的交匯碰撞,以及仁人志士為革命拋頭顱灑熱血的愛國情懷。

  區別於傳統大舞臺模式,此類紅色“小劇”受到遊客熱捧。

  “銅鑼一響,不勝不休。”紅秀劇場內,《我和我的紅安》正在火熱上演。

  紅安是大別山精神的策源地。當地創新表達方式,持續推進紅色演藝和文化小劇相結合,賦能紅色旅遊。其中,沉浸式演藝《我和我的紅安》《紅安永遠紅》共接待遊客30萬人次。

  紅安縣楚劇團副團長吳娜介紹,劇團將重點打造《農民團長》《仁心與誓言》等多部紅色原創文化小劇,力爭全年演出場次突破1000場。(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曹雯 通訊員 黃髮成 方楊)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