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瞄準國家重大需要 致力解決世界難題 2024年度湖北十大科技進展揭曉
北斗技術已成為湖北新質生産力的重要推動力量,今年全省北斗産業總規模力爭達1000億元。圖為武漢華測衛星技術有限公司員工在組裝測試北斗高精度水下測量無人船系統。(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魏錸 攝)
3月25日,湖北省科協發佈“2024年度湖北十大科技進展”,“北斗高精度增強定位技術及重大工程應用”等項目入選,涉及高端裝備製造、生命健康、農業科技、信息技術與材料科學、信息與通信技術、新能源等領域。
湖北十大科技進展由全省學會、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科協等推薦,經專家評審、院士投票評選而出,分別為:北斗高精度增強定位技術及重大工程應用、海上風電安全高效開發成套技術和裝備及産業化、新型細胞化人工心臟瓣膜研發與臨床轉化、新一代光纖傳感技術賦能湖北智慧交通全域信息感知及管理智慧化、異構融合存儲系統結構及加速技術、全降解無線微創顱內信號超聲頻移傳感原理、心臟不停跳心肌切除系統研發與肥厚型心肌病新型治療體系建立、千噸級高鐵箱梁多模式新能源架橋機、湖北高産優質抗逆水稻新品種E兩優2300實現畝産903.4公斤、合成電化學新技術。這些項目瞄準國家重大需要,在多個領域實現重大原始創新,有的提升了産業鏈自主可控能力,有的推動民生福祉,有的助力國家戰略。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的十大科技進展中,有三個都關注生命健康領域,解決世界性難題。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魏翔教授帶領團隊發明的“經心尖心臟不停跳室間隔心肌切除術”及“心臟不停跳心肌切除系統”為全球首創,可在不開胸、心臟不停跳、不輸血情況下完成手術,解決了肥厚型心肌病傳統外科治療創傷大、難度高等問題。協和醫院董念國團隊歷時20餘年,研發了全球首個生物力學性能優良、具備自我生長與重塑能力的新型細胞化人工瓣膜,並實現臨床轉化,突破現有技術易形成血栓、易鈣化衰敗、使用壽命有限等難題。華中科技大學積體電路學院臧劍鋒教授團隊針對顱內生理參數監測領域長期存在的技術瓶頸,在國際上首次實現全降解無線顱內多參數精準監測,為腦腫瘤、腦損傷等重大疾病的診療提供革新性技術。(記者陳熹、包東喜、通訊員祝建松)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