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城有鄉有、錢往村流、人往鄉遊 “百村先行”激活沉睡鄉野
清晨的武漢市江夏區錦繡村,村支部書記劉兵站在正在興建的美食小鎮施工地,興奮地拍著逐漸成型的民房。這片曾撂荒多年的崗地,即將變身國風美食老碼頭向遊客開放。
“這個項目成了,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100余萬元。”他黝黑的臉上滿臉笑容。
這樣的“翻身仗”,在武漢近郊的田野間越來越多。作為常住人口超千萬的超大城市,武漢的版圖上70%是鄉村,210萬村民守著阡陌縱橫的土地,儘管與繁華城區僅“一步之遙”,許多村莊仍面臨産業薄弱、環境臟亂的困境。
如何讓黨建活水澆灌鄉土?今年,武漢市持續推進黨建促鄉村振興“百村先行、千村提升”計劃,以組織體系健全完善、骨幹隊伍素質過硬、人居環境品質較高、鄉村治理效能顯著、聯農帶農富農成效明顯為目標,預計每年建設100個、三年建設300個先行村,以點帶面提升全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水準。
當家20餘年 他讓家鄉從“負債村”到“富裕村”
“從負債30萬元的貧困村,到村集體資産超過2000萬元,年收入超400萬元。我回村的26年來,看著村民家家戶戶開上小轎車、住上小洋房,覺得一切努力都值了。”蔡甸區官塘村村支部書記周立新感慨萬千。
周立新本是官塘村人,90年代初離鄉去外地做生意。一次回家探親,村黨組織找上了他,講述了這些年村裏的困境,希望請他回來幫助建設家鄉。
那時,官塘村興建採石場、磚瓦廠,掠奪式開發導致村裏環境臟亂差、年輕人紛紛出走,村辦企業年年虧損,眼看走向沒落。
“看到村裏破敗的景象,我心裏很不是滋味。”經過激烈的思想鬥爭,周立新回到望不見“錢途”的村裏。
回村後,他不顧閒言碎語,關停採石場,修復烏梅山、黃花山生態環境,開闢生態農業,興建官塘村工業園。
逐漸轉好的生態,引得投資者主動上門。2020年12月,官塘村引進優質民企,投資15億元,建設武漢野生動物王國,累計接待遊客超300萬人次,帶動旅遊收入超10億元,迅速成為鄉村旅遊新地標,被評定為國家4A級景區。
動物園項目每年為村集體穩定增收80余萬元分紅,此外,村裏興建停車場、餐飲、民宿等配套,人均收入實現翻番。“今年還建設了142畝生態停車場,新增車位2000多個,既解決遊客停車難問題,又為村裏帶來42萬元的年租金收入。”周立新説。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今年,武漢市落實幹部素質提升年要求,著力培育一批能引領一方、帶動一片的鄉村振興“頭雁”隊伍,推動村幹部在鄉村振興主戰場真抓實幹、奮發有為。
村民變股東 “強村公司”盤活沉睡資源
“江夏裏·武漢老碼頭項目要趕在五一假期前開業,近幾個月,我們加班加點趕工期。人雖然累,但心裏樂呵。”3月以來,江夏區五里街錦繡村村支部書記劉兵每天紮在工地裏,看著從荒地中拔地而起的國風美食碼頭,心情大好。
錦繡村背靠水庫,山水資源豐富。因城市更新擴張,錦繡村拆遷徵地分得2000余萬,可這筆資金多年閒置在賬戶。“村民大多都搬進了還建房,一些民房和土地也荒置了。”劉兵説。
為了盤活閒置資産,找到轉型發展新路子,劉兵和村兩委成員多次赴外地調研項目,偶然一次,通過村裏能人,來到湖南省湘江裏·老漁村項目考察。
這裡鄉村資源景觀與錦繡村相似,假期單日穩定接待客流萬餘人次,營業額過億元。
看準項目,劉兵“三顧茅廬”,終於引進湘江裏項目運營方湖南省有裏文化旅遊發展有限責任公司來操刀運營,並取名江夏裏·武漢老碼頭。
江夏裏佔地面積達110畝,改造建設房屋30余棟,深入挖掘武漢碼頭文化,打造武漢特色國風美食碼頭,設計包括“三街、二碼、一演臺”“多宴、多宿、多美鋪”在內的綜合美食體驗場景。
“項目由村裏成立‘強村公司’,和街道共同出資建設,有裏文化團隊作為‘職業經理人’來運營,未來收入按利潤高低,階梯式分紅。”劉兵説,該項目投入運營後,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創收100余萬元。
加快推進鄉村振興,首先要有富民産業。目前,武漢立足農村資源稟賦,運用市場化方式發展特色産業,在全國首創“國企聯村”行動,引導24家國有企業、34家優質民企結對105個農村聯合黨委,形成一批特色種植、民宿旅遊等産業項目。鼓勵組建“強村公司”,引進鄉村運營師團隊、職業經理人等能人團隊,因地制宜找準鄉村富民産業發展方向。
治理有溫度 鄉村有熱度
“有困難不要怕,隨時給我們打電話。”這句承諾貼在黃陂區鳳凰寨村村委會大堂,成為村內黨員志願者的服務標識。
鳳凰寨村是曾經的重點貧困村。房子沒人住、田地沒人種、産業沒人來,是當時的真實寫照。為了照顧好村內留守老人和兒童,村黨組織召集在家黨員成立“鄰裡守望服務隊”。
服務隊成員有20余名黨員骨幹,分為矛盾協調組、關愛組等6個組,幫助村民解決生活中的大小事。
60余歲的老黨員郭望生是矛盾協調組的一員,為人豪爽正直。曾有兩戶村民,因家門口修路的問題出現矛盾,兩家用柵欄圍住自家門口,誰也不讓誰走,還經常吵鬧不休。
郭望生得知後,上門勸慰,拉著兩家坐下來,心平氣和地商量解決方案。最終,兩戶人家各退一步,撤掉柵欄,鋪建了公用小路。
“現在村裏涌現了很多黨員先鋒,成為調解鄰裡糾紛、協調村裏公共事務的主力軍。”鳳凰寨村村支部書記龔志軍説,“‘有事找黨員’的口號,把群眾緊緊團結在黨組織周圍,村裏説話有人聽,辦事有人跟。”
和諧淳樸的民風、乾淨整潔的村貌,吸引能人返鄉創業,先後創辦鳳凰寨農莊、夢裏水鄉等5家公司,形成油茶基地、太空蓮基地、茶葉種植深加工等6大産業。“今年村集體經濟收入有望突破80萬元,180余位村民實現就地務工,村裏常住人口由之前的130余人達到650余人。”龔志軍説。
治理有效是鄉村振興的重要保障。武漢市以保障和改善農村民生為優先方向,推行“五步議事工作法”,常態化組織灣場夜話、村民説事等活動,推行“時間銀行”“家庭積分”等措施,著力完善村黨組織領導基層治理機制和載體,構建起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嚴芳婷 通訊員 武組)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