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大學遙感解決豎井安全檢測國際性難題
2025-04-25 17:26:19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鈺姍責編:魏寒冰

  據湖北省科技廳消息,近日,武漢大學弘毅特聘教授、弘毅學堂副院長唐爐亮在2025低空經濟産業創新發展論壇上介紹,我國低空遙感技術已經有了多年的技術積累,目前廣泛應用於流域豎井檢測、流域大壩監測等領域。

  “目前所説的低空經濟是指3000米以下,尤其是1000米以下的空域。”唐爐亮介紹,低空作為人類賴以生存的空間,已成為國際學術研究的前沿課題。早在2008年,我國遭遇汶川地震和冰雪災害的雙重衝擊,武大遙感學院的專家團隊便開始思考,如何更好地發揮低空遙感技術的優勢,服務於應急救援。

  唐爐亮介紹,低空遙感技術具有作業靈活、成本低、高效率、低能耗、環境適應性強等優點,通過發揮多感測器、多極化、多角度、高空間解析度、高時間解析度、高光譜等技術特點,尤其適合小範圍小區域的監測要求,可廣泛應用到智慧流域、智慧城市、環境與應急響應等眾多領域。

  經過多年努力,武漢大學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發出低空遙感平臺,賦能我國重大工程和重大基礎設施的安全監測。比如在水電工程領域,大壩的豎井安全監測一直是世界難題,國際上缺乏相關的技術和裝備。武大科研團隊自行設計和研製無人飛艇,讓它飛入深井,通過攜帶的感測器進行監測獲取相關數據,並據此分析拿出智慧化的解決方案。

  “這是目前為止全球進行豎井檢測唯一的也是最有效的方案,已應用於黃登電站、糯扎渡電站等大型水電站的豎井安全檢測,解決了豎井檢測的國際性難題。”唐爐亮説。

  唐爐亮表示,低空遙感平臺還可賦能流域大壩的地震監測。他們讓無人機貼著大壩飛行,通過超解析度的手段獲得非常精準的數據,檢測出來的精度可以達到亞毫米級的列數。科研團隊根據無人機傳輸回來的數據構建模型,用人工智能的手段分析靜態和裂縫的位置、寬度以及它的發育態勢進行地震監測。

  據介紹,武大測繪遙感信息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相關成果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準,填補了國際空白,獲中國測繪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國電力創新技術一等獎等榮譽。(文 姜勝來)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