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廉粽”與“竹扇”共舞 社區端午勁吹清廉風
2025-05-31 16:31:25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鈺姍責編:趙瀅溪

  當艾葉清香再次瀰漫街巷,武漢白玉山街道的端午佳節浸潤著別樣的“廉”味。近日,白玉山街道康美、康泰兩社區各自精心策劃廉潔主題活動,在粽香與竹韻的交織中,讓傳統節日煥發出崇廉尚潔的時代新彩。

武漢:“廉粽”與“竹扇”共舞 社區端午勁吹清廉風_fororder_圖片21

社區居民展示自己親手包的粽子 攝影 魯長娥

  在康美社區,“清風端午‘廉’粽飄香”活動在社區黨委書記郭萍莊重的《廉潔過節倡議書》宣讀中拉開帷幕。她以粽葉包裹的棱角為喻,巧妙闡釋黨員幹部堅守原則的凜然風骨,字字鏗鏘,如清泉直抵人心。隨後,飽含深情的《廉潔誦》在居民與志願者口中流淌,廉潔文化的種子隨聲入心,悄然播撒。

武漢:“廉粽”與“竹扇”共舞 社區端午勁吹清廉風_fororder_圖片22

社區居民手工編制竹扇 攝影 陳霂霖

  這邊誦聲余韻未絕,那邊粽香已裹著清官故事飄然而至。文藝匯演點燃節日氛圍後,居民們指尖翻飛,在緊張有趣的包粽子比賽中角逐巧手之名。社區黨委副書記楊麗講述包拯鐵面、海瑞剛直等故事時,歷史的清音與現代的粽香奇妙融合,廉潔的深意悄然滲入節慶的肌理。活動尾聲,社區工作者與志願者將飽含溫情的粽子等送至困難獨居的孤寡老人家中,讓清風正氣與節日暖流一同流入尋常巷陌。

  如果説康美社區以舌尖品廉,那麼康泰社區則以巧手傳廉。在“扇揚清風,粽寄廉情”主題活動上,社區工作人員從端午習俗溯源,著重剖析了“竹之七德”——正直、奮進、虛懷、質樸、卓爾、善群、擔當,賦予廉潔文化以竹般清雅堅韌的具象品格。

  “扇揚清風”環節成為居民巧思與廉潔共鳴的舞臺。竹片一挑一壓,緊密咬合為穩固扇骨,恰如廉潔防線的層層築牢;當“人字紋”技法在扇面延展,手中竹扇便成為“以竹為骨,以廉為魂”的獨特宣言。居民們欣賞自製竹扇,分享對清廉的理解,成就感與清風一同拂過心田。

武漢:“廉粽”與“竹扇”共舞 社區端午勁吹清廉風_fororder_圖片23

康泰社區黨委副書記楊麗為大家講述端午習俗和竹編文化歷史 攝影 陳霂霖

  一葉粽,裹緊千年氣節;一把扇,搖動兩袖清風。康美社區黨委書記郭萍同志表示,該活動實現了傳統文化與廉政教育的有機相融。康泰社區黨委翁漢芳同志亦深有感觸:“以扇為媒,以粽寄情,正是要讓居民在動手實踐中品咂節日深厚的文化意蘊與清正之氣。”兩個社區各美其美的端午活動,殊途同歸——讓這個端午“廉”味十足,清氣滿乾坤。(文 楊麗 曹應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