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龍舟競渡 楚韻傳情 知音湖北端午文化煥發新活力
2025-06-04 10:28:02來源:楚天都市報編輯:王悅陽責編:魏寒冰

龍舟競渡 楚韻傳情 知音湖北端午文化煥發新活力_fororder_01

湖北黃梅端午龍船展演活動 通訊員供圖

龍舟競渡 楚韻傳情 知音湖北端午文化煥發新活力_fororder_02

武漢蔡甸花博匯景區舉辦機器人嘉年華活動

龍舟競渡 楚韻傳情 知音湖北端午文化煥發新活力_fororder_03

宜昌三峽千古情景區

  端午文化煥發新活力

  端午假期,湖北各地深入挖掘端午文化內涵,結合現代創意表達,讓傳統文化煥發出新活力。

  全國“我們的節日·端午”主題文化活動、“知音湖北 非遺煥新”——湖北2025年“文化和自然遺産日”非遺宣傳展示活動相繼在宜昌啟幕,以非遺保護傳承與現代生活融合發展為核心,為遊客打造出沉浸式的文化盛宴。宜昌、咸寧、隨州等地舉辦巴土風情·茶山飛歌——武陵山區(鄂西南)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民歌展演等系列非遺特色活動,進一步激發了文旅消費活力。武漢、襄陽、荊門等地組織非遺傳承人進景區內,與遊客進行漢繡、漆扇、簪花等非遺項目的現場互動。

  各級文藝院團開展“端午惠民文化進萬家”“文藝演出進景區”等主題演出,音樂劇《日落大道》等126場大型演出以高品質藝術盛宴吸引觀眾,全國戲曲會演名團名角齊聚武漢獻演。20余家國有公共美術館推出20余項專題展覽與公教活動,全省群藝(文化)館舉辦惠民展覽展演160余場。

  全省博物館推出多個臨展、新展和社教活動,持續推動“博物館熱”。湖北省博物館“從柯羅到印象派”畫展、武漢博物館“美石之語——天津博物館藏明清玉器展”等展覽,通過AR互動、虛擬導覽方式,展示了豐富的文物資源。全省各級公共圖書館以“童趣端午‘粽’樂雙節”為主題,策劃400余場閱讀推廣活動。

  親子遊成為市場主力

  端午假期恰逢“六一”兒童節,親子遊需求顯著增長。各地旅遊景區、商圈、文化場館紛紛推出親子主題活動。黃岡市開展“粽情詩賦·童探科學”奇幻雙劇節等親子體驗活動,十堰市創新推出“文化傳承+童趣體驗”等7場沉浸式親子文旅産品,荊州打造了“超級兒童節端午奇妙夜”等活動,吸引了大量親子家庭參與。

  端午期間,武漢、宜昌、荊州、黃岡、咸寧、恩施等多地舉辦了特色龍舟賽事,遊客冒雨參加,節日氣氛濃厚。襄陽“遇見諸葛亮·高粽”主題活動、黃石“粽情端午”系列活動,孝感“竹簡寄思·粽情博物”手工創作大賽、荊州“粽情紀南·情係端午”主題活動等,通過包粽子、製作香囊等傳統民俗活動和比賽,讓遊客沉浸式體驗端午文化的獨特魅力。

  數字技術讓傳統文旅項目煥發出新活力。武漢花博匯舉辦“世界機器人嘉年華”主題活動,近百項機器人前沿成果集體亮相。黃鶴樓公園舉辦端午主題燈光秀,十堰市南水北調號遊船以5D實景演藝和原創戲曲,荊門明顯陵文化旅遊區打造沉浸式夜遊盛宴,隨州白雲湖“一湖兩岸”夜遊體驗融合智慧光影技術和炎帝文化、曾隨文化等地域特色,恩施州無源洞景區舉辦巴山奇妙夜端午夜遊活動,通過全息投影等還原“巴山夜雨漲秋池”的詩意場景。

  全省各地採取“旅遊+文藝”“旅遊+賽事”“旅遊+商貿”等模式,推出多樣産品拉動消費。武漢、襄陽、荊州等地積極開展“城市劇場惠民演出”系列演出活動;十堰、孝感、黃石、隨州等地公共文體場館舉辦2025年十堰市足球協會城市聯賽等多項體育賽事,實現體育賽事與文旅消費深度融合;武漢、宜昌、襄陽、黃石、隨州等地各大商圈,融合端午節、兒童節元素,以多樣化沉浸式文旅項目承接雨天家庭出遊熱情,室內消費火爆。

  惠民措施釋放消費潛力

  湖北省文化和旅遊廳發佈“引客入鄂”政策,統籌全省270多家A級景區開展門票折扣、聯票優惠、親子家庭套票等惠民舉措,有效激發了端午文旅市場活力。

  十堰等市州針對兒童推出“階梯式”優惠票價和專屬活動,激發遊客消費熱情;宜昌市屈原故里文化旅遊區推出“時空穿梭”端午習俗沉浸體驗同時享受門票折扣優惠;荊州市楚王車馬陣景區推出《離騷》背誦免票,吸引大量遊客;咸寧市“大學生遊咸寧免票”“憑機票暢遊赤壁活動”,吸引大量年輕遊客和外地遊客,為文旅市場注入活力。

  各地在加強消費惠民的同時,注重提升旅遊服務品質,“用心”留客。如赤壁市政府針對兒童推出地方特色端午限定套餐,收到良好的社會反響。(記者 劉微 通訊員 鄂文旅)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