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武漢濕地花城實踐獲國際盛讚
2025-08-07 09:32:28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千萬級人口大城可與自然共生共榮!”武漢濕地花城實踐獲國際盛讚 

  “千萬級人口大城可與自然共生共榮!我堅信,武漢必將以其‘國際濕地城市’的遠見卓識,持續為全球濕地保護貢獻更多積極範例。”8月6日,在武漢舉辦的“厚植支點建設的綠色底色”主題報告會上,《濕地公約》秘書處副秘書長傑伊·奧爾德斯通過視頻連線發出的讚嘆,贏得全場掌聲。他盛讚武漢作為全球首個人口超千萬國際濕地城市的範例價值,並堅信武漢將持續引領全球濕地保護。

“千萬級人口大城可與自然共生共榮!”武漢濕地花城實踐獲國際盛讚_fororder_11

  這份國際認可的範例,由一個個沾滿泥土氣息的生動實踐共同書寫。報告廳內,沉湖濕地自然保護區工程師馮江撫摸著展板上一張張鳥類照片,動情講述:“12年堅守,沉湖鳥類從169種增至301種,超10萬隻候鳥歸巢,‘百里荒湖’真正成了‘鳥類天堂’!”武漢市觀鳥協會會長明亮如數家珍地分享市民力量:“‘民間河湖長’‘城市觀鳥人’隊伍越來越壯大,成為守護濕地精靈的明亮眼睛。”武漢市春暉社會工作服務中心社工金珂伊則帶來社區綠色驛站的溫馨一幕,她展示著居民手繪的綠地圖:“500座驛站就是500個綠色客廳,大家共育花草、分享收穫,鄰裡情在綠意中升溫。”

“千萬級人口大城可與自然共生共榮!”武漢濕地花城實踐獲國際盛讚_fororder_12

  堅實的生態基底,孕育出令人矚目的“武漢答卷”。依託豐富濕地資源,武漢創新推出全國首個濕地生態補償制度,建成“空天水岸”智慧監測系統,打造50處小微濕地實現“濕地入城”。公園建設方面,全市公園1024座,成為中部首座“千園之城”;綠道總長2426公里,105公里東湖綠道榮獲“亞太區卓越獎”。綠色惠民深入人心,“公園+”文化活動年吸引遊客超1億人次,生態福祉惠及千家萬戶。“國家園林城市、國家森林城市、全球首個人口超千萬的國際濕地城市、中部地區首座‘千園之城’……一個個金字招牌,正是‘兩山’理論在武漢落地生根最有力的注解。”武漢市園林和林業局局長黃江波表示。

“千萬級人口大城可與自然共生共榮!”武漢濕地花城實踐獲國際盛讚_fororder_13

  “相信武漢有能力承擔起中國公園城市建設的示範!”中國工程院院士、城鄉規劃學家吳志強通過視頻寄語表示,武漢公園城市建設,從“300米見綠、500米入園”到“公園20分鐘效應”,一步一步從單點慢慢變成網絡,完成整體空間綠色佈局。

  在本次主題報告會上,面向未來的武漢綠色發展畫卷正徐徐展開新篇。“這份綠色答卷屬於全體市民。”黃江波展望道,“我們誠邀每一位熱愛這座城市的人加入‘綠色合夥人’行列,奮楫爭先,共同厚植支點建設的綠色底色,繪就更加絢麗的濕地花城新畫卷!”(記者楊文漪、通訊員孫姝、張虹)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