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連心橋” 國內外專家共商峽區旅遊發展
2025-09-06 16:03:43來源:中央廣電總臺國際在線編輯:高鈺姍責編:薛陽

  國際在線湖北消息(記者 胡禮國):9月6日,聚焦全球峽區旅遊協作與創新發展的國際盛會“峽區旅遊嘉年華”(以下簡稱“嘉年華”),在長江之濱的湖北宜昌成功舉辦。來自中國、奧地利、意大利以及東非等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專家學者、行業領袖齊聚一堂,共同見證《世界峽區旅遊可持續發展宜昌宣言》發佈,共謀峽區旅遊的未來藍圖。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連心橋” 國內外專家共商峽區旅遊發展_fororder_22

“峽區旅遊嘉年華”在宜昌舉辦 供圖 宜昌市文旅局

  活動由國際旅遊學會(ITSA)指導,宜昌市人民政府和中國旅遊協會地學旅遊分會主辦,宜昌市文化和旅遊局承辦,中國旅遊協會智慧旅遊分會、大地風景文旅集團協辦。作為第十六屆中國長江三峽國際旅遊節的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是對宜昌文旅資源的一次全球推介,更是推動世界峽區旅遊邁向協同發展、綠色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標誌。

  活動通過主旨演講、案例分享、圓桌對話等多元形式,圍繞峽區生態保護、文化融合、品牌共建等關鍵議題展開深入研討,為推動全球峽區旅遊高品質發展貢獻智慧與方案。

  宜昌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黨組成員崔偉寧在致辭中表示,作為長江三峽的門戶,宜昌坐擁世界級的峽江資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蘊,擁有世界級工程、世界級文化與世界級山水三張熠熠生輝的城市名片。近年來,宜昌積極落實湖北省“文化創新戰略”,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錨定建設最具文化底蘊的世界峽區旅遊城市,全力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本次嘉年華正是宜昌攜手全球夥伴,共同探索峽區可持續發展路徑、推進更高水準國際協作的重要實踐。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連心橋” 國內外專家共商峽區旅遊發展_fororder_圖片13

來自國內外的200余名專家、行業代表參會 供圖 宜昌市文旅局

  在與會嘉賓的共同見證下,崔偉寧與國際旅遊業專家學者、有關旅遊組織負責人以及國內外峽區代表共同啟動“峽區旅遊合作共識行動”,標誌著全球峽區旅遊協作邁入機制化、平臺化的新階段。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連心橋” 國內外專家共商峽區旅遊發展_fororder_圖片14

“峽區旅遊合作共識行動”啟動 供圖 宜昌市文旅局

  此外,活動中還發佈了《世界峽區旅遊可持續發展宜昌宣言》。該《宣言》以“生態為基、永續發展,文化為魂、深度融合,發展為要、惠及民生”為核心理念,明確提出強化生態保護、促進文化傳承、推動低碳旅遊、加強國際協作等五大行動倡議,為世界峽區旅遊的可持續發展貢獻了行動指南和“宜昌智慧”。

  隨後,宜昌文旅推介官通過生動講述與精美視覺呈現,全面展示了宜昌作為“三峽門戶”和“世界水電之都”的獨特資源,向全球旅行商和遊客發出“來宜昌,遇見最美三峽”的誠摯邀約。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連心橋” 國內外專家共商峽區旅遊發展_fororder_33

宜昌向與會嘉賓作文旅資源推介 供圖 宜昌市文旅局

  本次大會匯聚了全球頂級專家的前沿洞察。國際旅遊研究院理事會主席Karl Wöber教授高度評價宜昌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稱讚其既是坐擁三峽大壩、清江畫廊等世界級奇觀的“山水之城”,也是屈原、昭君等歷史文化的故鄉。他特別指出,宜昌在旅遊基礎設施建設和創新實踐方面取得的成就,充分展現了其作為國際旅遊目的地的巨大潛力,並呼籲全球業界攜手合作,共同將宜昌峽區旅遊推向世界,為全球旅遊業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新動力。

  世界旅遊城市聯合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張輝教授提出,宜昌勾勒出從“三峽門戶”邁向“國際文旅樞紐”的轉型藍圖。他提出宜昌需構建“走起來、坐下來、躺下來”的多元業態,並重點提升國際交通樞紐地位與情感共鳴服務,才能真正建設成為國際旅遊消費中心。

  中國旅遊協會地學旅遊分會顧問吳殿廷教授深入分析了宜昌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的戰略與策略。他指出世界知名文化旅遊目的地需具備資源、形態與功能三大維度,並建議宜昌聯合重慶共同申報“三峽國家公園”,通過區域協同與國際品牌共建提升全球競爭力。

  國際旅遊學會創會主席、中國旅遊協會地學旅遊分會會長吳必虎教授以中國長江三峽深厚的文化積澱引入,精彩闡釋了“地方書寫”對於塑造峽區旅遊品牌的獨特價值,並首次提出的 "峽區旅遊"(GCF Tourism)這一創新概念。他呼籲科學理解“長江大保護”政策,避免一刀切,在恢復古縴道等沉浸式體驗中讓生態保護與旅遊發展和諧共生,讓世界“讀懂峽谷的神”。

  意大利戈羅普峽谷代表Professor Simone Bianco、東非大裂谷代表Dr.Amehon Essivi、宜昌三峽大學教授闞如良、河南林州太行大峽谷專家章秉辰分別分享了各自不同峽區在戰略定位、IP融合、遺産保護與文旅創新方面的實踐經驗。

  闞如良在分享宜昌峽區經驗時強調:宜昌創新提出“文化遺産、自然遺産、現代旅遊”三位一體融合發展模式,通過建立生態保護紅線制度、活化利用三峽文物資源、開發現代文旅産品,實現了保護與發展的有機統一。這一模式為世界峽谷型遺産地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宜昌方案”。

  “本次嘉年華活動不僅是學術與産業交流的高端平臺,更是全球峽區旅遊從鬆散走向聯合、從單一開發走向協同發展的重要里程碑。”宜昌市文化和旅遊局有關負責人表示,宜昌將以此次會議成果為新起點,持續發揮樞紐作用,與全球夥伴深化合作,共同推動峽區旅遊走向更具韌性、更富包容、更可持續的未來。

宜昌架起全球合作“連心橋” 國內外專家共商峽區旅遊發展_fororder_圖片16

宜昌文創産品、非遺技藝在現場展示 供圖 宜昌市文旅局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