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     |     城市遠洋     |     老外在湖北     |     直觀中國     |     視頻     |     原創     |     熱點專題     |     文旅     
現代科技渲染大江風華 4000架無人機演繹“江豚逐浪來”
2025-09-11 11:00:06來源:湖北日報編輯:魏寒冰責編:魏寒冰

  原標題:開幕式聯排現場,現代科技渲染大江風華 4000架無人機演繹“江豚逐浪來”

現代科技渲染大江風華 4000架無人機演繹“江豚逐浪來”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11_094709_539

無人機調試待飛。(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薛婷 攝)

現代科技渲染大江風華 4000架無人機演繹“江豚逐浪來”_fororder_微信圖片_2025-09-11_094717_585

演員排演中。(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孫淩 攝)

  9月10日,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開幕式正在進行最後準備工作。在漢口江灘三陽廣場上,演職人員、舞臺舞美、節目編排與燈光效果等環節全面磨合,這場藝術盛會正蓄勢待發。

  演繹大江風華

  讓世界聽到荊楚聲音

  記者在聯排現場看到,電子編鐘與真人舞蹈交織,虛實相生;古琴、鷹笛、竹笛等傳統樂器與西洋樂器合奏,象徵文明交融。節目《長江四季》以古琴、編鐘、竹笛、簫等民族樂器與現代科技融合演繹,從青藏高原到蜿蜒入海,展現了長江流域的自然風貌與文化多樣性。

  據開幕式總導演朱新農介紹,本次開幕式以“藝術的盛會、人民的節日”為核心導向,深度挖掘長江文明與荊楚文化的內涵,精選歌曲、舞蹈、器樂、戲歌等多元藝術形式,將長江文化的千年風華轉化為大眾易懂、愛看的內容與作品。

  據介紹,開幕式上楚劇表演藝術家、梅花獎得主余維剛將以楚歌形式演唱毛澤東主席的《水調歌頭·游泳》。“作為家住長江邊的本土人,將毛主席在武漢創作的詩詞以楚歌的形式演繹出來,是非常榮幸的事情”,他表示,“想讓全國乃至全世界,都能聽到我們鏗鏘有力的荊楚之聲。”

  鷹笛演奏家多吉來自西藏自治區民族歌舞團,他是非遺項目藏族鷹笛藝術自治區級代表性傳承人。“這是用鷹的翅骨做的,屬於我們西藏的特色。這次我用它吹奏來自長江源頭的曲目。”多吉向記者展示了他吹奏十多年的鷹笛。

  來自武漢音樂學院的古琴老師丁霓裳,是武漢市非物質文化遺産古琴藝術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她介紹,古琴是中華民族最具代表性的傳統樂器,3000年的歷史未曾中斷,同時它也是唯一進入聯合國人類口頭及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中國樂器。“古琴藝術乃至知音文化,也是武漢的一張城市名片和文化符號。”談及古琴的歷史文化,丁霓裳非常熟悉和自豪,“它承載著中華幾千年來博大精深的歷史底蘊,我希望能用古琴這種來自遠古的聲音與大家一起分享長江之聲。”

  除舞臺節目外,科技與藝術的結合也成為本屆開幕式的一大亮點。4000架無人機與舞臺演出、江面焰火聯動,展演“江豚逐浪”“花開中華”等震撼畫面,既彰顯生態保護,又展現盛世華章。特別是無人機搭載冷煙火、爆閃燈等升級功能,將使夜空光影與舞臺演出相互輝映,營造出“江天一色”的壯麗景觀。

  演員排練月余

  “青力量”傾力奉獻精彩

  此前一日,記者看到,開幕式主舞臺就已搭建完畢,湖北廣播電視臺4K5G轉播車已經展開,各路信號測試正常。中國電信5G信號車也在為現場提供直播信號傳輸保障。開幕式導演組正組織各參演單位進行排演。

  在江灘看臺,參與本次開幕式的演出單位有序候場。湖北藝術職業學院中職教學部舞蹈教研室主任徐崢介紹,該校有百位學生參與開幕式演出,能參與長江文化藝術季,同學們都很珍惜,“排練期間,有學生崴腳受傷,我們也有後備的隊伍,但是輕傷不下火線,學生們對參與此次演出充滿熱情,大家的熱情也感染了老師們,我們爭取百名學生全員上陣,不落一人!”

  湖北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舞蹈教育專業學生胡靖琳談及即將參與的2025長江文化藝術季活動,難掩興奮之情。據悉,該校合唱團將與我國著名歌唱家殷秀梅聯袂壓軸演唱《壯麗航程》。活動籌備工作早在8月5日便啟動動員,經過兩輪嚴格選拔,最終確定參演陣容,並將歌曲分為男聲部與女聲部進行針對性排練。“雖然暑假的休息時間被壓縮了,但能站上這樣的大舞臺,所有付出都值得。”胡靖琳表示,全體團員都格外珍惜每一分鐘的練習時間,力爭以最佳狀態展現湖北青年學子的精神風貌。

  據悉,融合土家族特色元素的擺手舞也將在開幕式中精彩亮相,湖北省土家族(五峰)歌舞劇團田超在其中飾演土家阿哥。為了讓節目達到最佳呈現效果,劇團已集中排練一週左右。然而,排演過程中的考驗接踵而至。8日在漢口江邊的現場,白天烈日炎炎,夜幕降臨後,狂風暴雨突襲,惡劣天氣並未阻擋大家的排練熱情,全體成員咬牙堅持,直至淩晨才結束當日排演工作。

  “本來我們就是幹這行的,尊重這個行業。”田超的話語樸實卻堅定。據他介紹,女演員們因演出需要佩戴較重的配飾,排練時負擔更重,但所有人都毫無怨言,只想在長江文化藝術季的舞臺上展現最精彩的表演。(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孫淩 喻煜 李玉麟 張歆 通訊員 鄭軒)

國際在線版權與信息産品內容銷售的聲明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