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勞動關係日趨複雜的當下,勞動者維權“舉證難、流程繁、成本高”等問題,一直是司法服務領域亟待破解的民生課題。近年來,湖北省洪湖市法律援助中心聚焦勞動者急難愁盼,以“減環節、優服務、提效能”為核心,創新推行“一次性告知”“上門服務”“線上援助”三大機制,構建起勞動者維權“最多跑一次”服務新模式,將法治溫暖精準送達每一位需要幫助的勞動者,為新時代法律援助便民服務提供了可複製、可推廣的“洪湖經驗”。
一次性告知——厘清維權路徑 讓“糊塗案”變“明白賬”
“以前聽説維權要跑好幾趟,沒想到律師一次就把該準備的材料、該走的流程講得清清楚楚,心裏一下子就有底了!”剛從洪湖市法律援助中心走出的勞動者張某感慨道。這一幕,正是洪湖市法律援助中心推行“一次性告知制度”的生動縮影。
針對勞動者維權時普遍存在的“不知如何啟動程式”“提交材料反復被退回”等痛點,洪湖市法律援助中心將“一次性告知”貫穿服務全流程。援助律師在接待勞動者諮詢的第一時間,便會結合初步掌握的案情,一次性明確告知維權辦理程式、法定時限、必備材料清單,同時精準梳理補充關鍵信息的方向及取證路徑——例如針對工資拖欠糾紛,明確告知需收集勞動合同、工資條、考勤記錄等核心證據;針對工傷賠償爭議,詳細説明工傷認定、勞動能力鑒定的辦理節點與注意事項。
為打破“一次性告知”後的服務斷層,中心還建立了“微信隨訪”機制,援助律師主動添加來訪勞動者微信,隨時在線解答證據補充、程式推進等後續問題,確保維權指引“不斷檔”。據統計,2025年以來,洪湖市法律援助中心已通過該制度為50余名勞動者厘清維權路徑,不僅使案件辦理效率提升40%以上,更讓勞動者平均減少跑腿次數2-3次,切實減輕了維權過程中的時間與經濟成本。
上門服務——聚焦特殊群體 把“辦公桌”搬到群眾家門口
“多虧了律師上門幫忙,不然我這腿不方便,真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拿到賠償款。”家住洪湖市燕窩鎮的高齡勞動者李某,因工致殘後行動不便,維權事宜一度陷入停滯。洪湖市法律援助中心得知情況後,立即啟動“上門服務機制”,援助律師帶著格式化的申請文書、授權委託書等材料,專程前往李某家中,現場完成案件受理、材料簽署、委託手續辦理等全流程工作,最終幫助李某順利拿到工傷賠償款。
聚焦因工致傷致殘勞動者、高齡勞動者、重度殘疾人等行動不便的特殊群體,洪湖市法律援助中心創新打造“預約—上門—辦結”閉環服務鏈條。勞動者或其家屬只需通過電話、微信等方式提出預約,中心便會根據案件類型和勞動者實際情況,指派專業對口的援助律師,攜帶全套標準化法律文書上門服務,現場完成身份核驗、案情核實、文書籤署等關鍵環節,實現“勞動者足不出戶,維權事項全辦結”。
此外,中心還針對特殊群體維權需求的特殊性,在上門服務中同步提供“定制化”法律講解,例如為高齡勞動者配備放大版文書、用方言通俗解讀法律條款;為工傷勞動者詳細説明賠償項目計算標準,確保其清晰知曉自身權益。今年以來,該機制已為31名行動不便的勞動者提供優質法律援助,將司法服務的“溫度”延伸至群眾最需要的地方。
線上援助——架起“雲橋梁” 破解跨省維權“千里難題”
“跨省維權不用來回跑,在手機上就能辦完所有手續,洪湖的法律援助太給力了!”遠在山東菏澤的農民工劉某,通過“洪湖掌上公共法律服務平臺”,成功拿回被洪湖籍包工頭拖欠的勞務報酬及孳息後,特意發來感謝信息。這起典型案例,正是洪湖市“線上法律援助機制”破解跨省維權困境的生動實踐。
為解決外出務工人員“案件在洪湖、人在外地”的維權難題,洪湖市法律援助中心依託“洪湖掌上公共法律服務平臺”和12348法律援助熱線,構建起“全流程線上化”維權服務體系。外地勞動者只需登錄平臺或撥打熱線,即可完成法律諮詢、案件申請、材料提交等事項;中心通過微信遠程身份核驗、電子材料加密傳輸、在線審批流轉等技術手段,實現“指尖立案”“雲端辦案”,徹底打破地域限制。
在劉某案件中,中心接到求助信息後,第一時間通過微信完成身份核驗與案件受理,指派律師線上指導其收集考勤記錄、工資結算單等證據,並同步調取包工頭戶籍信息,將關鍵錄音證據轉化為書面材料刻錄存檔,形成完整證據鏈。最終,劉某在無需返回洪湖的情況下,通過線上配合完成庭審相關程式,成功勝訴並拿回全部欠款。截至目前,該線上機制已為數十名跨省維權勞動者提供支持,平均縮短案件辦理週期5-10天,真正實現“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從“一次性告知”厘清路徑,到“上門服務”傳遞溫度,再到“線上援助”打破壁壘,洪湖市法律援助中心以制度創新破解勞動者維權難題,用高效便捷的服務踐行司法為民宗旨,為新時代法律援助工作高品質發展寫下了生動注腳。(文 張僚 劉曼)
1、“國際在線”由中國國際廣播電臺主辦。經中國國際廣播電臺授權,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獨家負責“國際在線”網站的市場經營。
2、凡本網註明“來源:國際在線”的所有信息內容,未經書面授權,任何單位及個人不得轉載、摘編、複製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國際在線”自有版權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國際在線專稿”、“國際在線消息”、“國際在線XX消息”“國際在線報道”“國際在線XX報道”等信息內容,但明確標注為第三方版權的內容除外)均由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統一管理和銷售。
已取得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權的被授權人,應嚴格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不得超範圍使用,使用時應註明“來源:國際在線”。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任何未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簽訂相關協議或未取得授權書的公司、媒體、網站和個人均無權銷售、使用“國際在線”網站的自有版權信息産品。否則,國廣國際在線網絡(北京)有限公司將採取法律手段維護合法權益,因此産生的損失及為此所花費的全部費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師費、訴訟費、差旅費、公證費等)全部由侵權方承擔。
4、凡本網註明“來源:XXX(非國際在線)”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豐富網絡文化,此類稿件並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5、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他問題需要與本網聯繫的,請在該事由發生之日起30日內進行。